聚焦科技前沿、赋能千行百业, 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11:44 2

摘要:在今天召开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现场,10项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密集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在今天召开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现场,10项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密集发布。

3月27日,媒体记者在新闻中心观看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重大科技成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10项成果分别为: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据论坛政策成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往届,今年的重大成果发布实现了三个“首次”:在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20周年之际,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次在论坛开幕式环节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首次面向全国范围进行成果征集;首次由人工智能全流程参与发布视频制作,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展现北京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

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的成果聚焦科技前沿,也关注到赋能千行百业的新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布首次展示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

去年以来,小米汽车受到广泛关注。本次发布会上提及的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中,“AI+新材料”应用场景就有小米的身影。

据了解,小米与国家级材料重点实验室合作,基于AI仿真系统研发出高强高韧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泰坦合金”。该系统利用大模型,从1016万种配方中筛选出最优解。小米经过1550次实验样件打样后,成功研发出兼顾强度、韧性和稳定性的泰坦合金材料。

泰坦合金中加入30%的循环铝,每个零件可实现碳减排352.53千克,峰值产能相当于每年多种植488万棵树。

此外,AI技术还赋能质检环节,小米搭建的视觉大模型质量判定系统,能够检测毫米级缺陷,准确率超过99.9%,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记者还关注到,“AI+医疗”应用场景推出了AI儿科医生产品。这一产品由百川智能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联合研发,整合了医院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与百川智能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实现图文问诊、语音问诊、视频诊断/问诊、医疗信号分析及健康管理等核心应用模式。

2024年11月,根据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在线医生评测,109位医生及AI儿科医生同时回答11道儿科常见病问题,在7成的比赛中,AI儿科医生追平三甲医院主治医生。2025年1月15日,北京儿童医院组织12位主治医师及住院医生,对60例儿童门诊病历进行了诊断,医生诊断率达78%,AI儿科医生准确率达到82%。

在“AI+零售”方面,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以下简称“银河通用”)与合作伙伴联合推出首个具身智能智慧药房解决方案,由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负责24小时无人值守运营。

银河通用相关负责人介绍,Galbot凭借具身大模型、端到端导航等先进技术,解决了传统药房人力不足、服务时段受限、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实现了从补货到取货的全链条无人化运营,达到了24小时无人值守、精准库存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和优化用户体验的成效。

北京信息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吴珺介绍,此次系统展示了在AI的深度赋能下,材料、医药、金融等领域产出的前沿创新成果,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强大驱动作用;以及人工智能在医疗、生活、教育、零售、内容创作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北京重大开源成果也是首次集中展示。吴珺说,此次按照“开源开放为本色、创新引领为特征、共治共享为要义、构建生态为根本”的思路,系统展示北京开源成果矩阵。

其中,北京开源成果包括“香山”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开源计划、中国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理想汽车自研操作系统等等。

理想汽车整车操作系统架构负责人黄震介绍,理想汽车自研车用操作系统结合高算力芯片与国产芯片替代,实现算力高效共享和利用。此外,该系统通过全域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可有效防止安全攻击,保证信息安全。

“最核心的就是减少‘轮子’的重复建设。”黄震说,理想汽车自研操作系统开源后,开发者可深度参与架构优化与功能定制,彻底打破“黑盒化”技术壁垒,填补智能汽车全场景操作系统开源市场的空白,保障产业链安全可控。

3月27日,新闻中心内大屏显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在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