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很擅长玩政治,为什么越玩自己越弱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01:04 2

摘要:在威尔士乡村的酒吧里,用英语点单可能招致冷眼;苏格兰高地的风笛声中,始终回响着对南方统治的不满。这种割裂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帝国治理的底层逻辑:伦敦塔里的统治者们,始终将凯尔特人、爱尔兰人视为"需要教化的蛮族"。当帝国将印度纺织工的手指砍断,当南非矿坑里的黑人尸

这个自诩"最擅长玩政治"的帝国,在统治爱尔兰700年后遭遇独立浪潮,使北美十三州脱离掌控,令印度"皇冠上的宝石"最终滑落。

在威尔士乡村的酒吧里,用英语点单可能招致冷眼;苏格兰高地的风笛声中,始终回响着对南方统治的不满。这种割裂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帝国治理的底层逻辑:伦敦塔里的统治者们,始终将凯尔特人、爱尔兰人视为"需要教化的蛮族"。当帝国将印度纺织工的手指砍断,当南非矿坑里的黑人尸骨堆积如山,这种将臣民分为三六九等的治理术,早已在殖民者基因里刻下分离的诅咒。

反观中国云南的傣族竹楼与新疆的维吾尔庭院,高考加分政策背后是持续七十年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政府累计向西藏投入1.7万亿元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新疆实施15年免费教育。这种"差异中求统一"的治理智慧,与帝国"统一中制造差异"的统治术形成鲜明对比。

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期间,帝国政府仍坚持向美洲运输粮食,导致本土百万人死亡。这种"核心与边缘"的治理逻辑,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已显露致命缺陷:当十三州要求议会代表权时,帝国宁愿失去殖民地也不愿分享权力。相比之下,清朝入关后迅速迁都北京,通过满城驻防与科举取士构建多元一体的治理体系,展现出迥异的政治智慧。

在印度推行"分而治之",埋下印巴分治的祸根;在中东随意划界,制造库尔德问题等世纪难题。这种"制造矛盾以维持平衡"的统治艺术,最终在二十世纪迎来全面反噬——当殖民地独立浪潮席卷全球时,帝国本土的三岛也陷入分裂危机。

在帝国政治词典里,"胜利"被重新定义为"对手的延期失败":失去北美是"帮助美国提前衰落",苏格兰独立运动是"民主活力的体现"。

历史的天平正在倾斜:那个靠火枪与圣经征服世界的帝国,如今连本土的联合王国都难以维系;而曾被讥为"东亚病夫"的文明古国,用70年时间将56个民族熔铸成命运共同体。

来源:高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