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讨论再次聚焦于其维修成本上。尽管这些车辆以节能环保著称,但高昂的维修费用却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针对那些价格不菲且市场占比较小的新能源车型。
近期,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讨论再次聚焦于其维修成本上。尽管这些车辆以节能环保著称,但高昂的维修费用却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针对那些价格不菲且市场占比较小的新能源车型。
一位网络博主近日分享了自己驾驶的阿维塔11被追尾的维修账单,其中高达1.45万元的定损金额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账单显示,后防撞梁因采用特殊的一体化铝合金压铸工艺,一旦变形便无法修复,仅此一项费用就高达4280元。而后组合灯总成由于集成了先进的ADAS校准模块,一旦拆卸即告报废,进一步推高了维修成本。喷漆工时费也高达每平方米780元,远超过传统燃油车的标准。
博主幽默地表示,宁愿撞奔驰也不愿撞阿维塔,因为撞阿维塔的经济损失甚至超过了撞奔驰。这一言论背后,反映出的是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普遍偏高的现状,尤其是对于高端车型而言。
高端新能源汽车之所以维修费用高昂,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搭载了更多的高科技设备,如摄像头、雷达和传感器等,遍布车身四周,一旦发生碰撞,损失自然不小。另一方面,这些车型的制造工艺也更为复杂,如一体压铸工艺、胶粘工艺和模块化设计等,使得维修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
然而,阿维塔的维修费用并非行业最高。一些已经破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高合、极越、恒大等,由于品牌不复存在,售后配件难以获取,维修成本可能更高。同时,一些高价新能源汽车,如小米SU7 ultra(售价超过50万元)以及售价超过100万元的车型,由于科技含量高且产量稀少,维修成本同样居高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阿维塔11的起步价格仅为27.99万元,并不算特别昂贵。其维修费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销量较低。2024年全年,阿维塔销量仅为73606辆,未能突破10万辆大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所面临的挑战。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和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有望得到有效控制。以比亚迪为例,随着其旗下车型全面搭载智能驾驶技术,并且年销量达到数百万辆级别,这些车型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维修成本将大幅降低。
因此,对于现阶段的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需要权衡利弊。如果对高价维修费用有所顾虑,那么在选择科技感较强的新能源汽车时应保持谨慎态度。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