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实验室—企业—农田”全链条科研育人模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12:18 2

摘要:河北北方学院春玉米抗逆丰产岗位专家创新团队依托“科技小院+”育人平台,组建“专家+研究生”创新团队,通过田间即课堂、生产即教材、农民即考官的模式,实现了“实验室—企业—农田”全链条科研育人目标

河北北方学院春玉米抗逆丰产岗位专家创新团队依托“科技小院+”育人平台,组建“专家+研究生”创新团队,通过田间即课堂、生产即教材、农民即考官的模式,实现了“实验室—企业—农田”全链条科研育人目标

河北北方学院春玉米抗逆丰产岗位专家创新团队,以河北省春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抗逆丰产岗位专家黄智鸿研究员为带头人,坚持教学与科研并进,教书与育人并重,依托张家口桥东玉米科技小院,组建“专家+研究生”创新团队,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从播种到收获全程参与玉米种植关键生产环节,通过田间即课堂、生产即教材、农民即考官的模式,实现了“实验室—企业—农田”全链条科研育人目标,培养了一批批懂理论、会操作、能推广的复合型人才。

该团队深入蔚县春玉米基地开展耕播实践教学,通过田间取样、技术研发、方案制定的完整流程,将农田转化为活态教学场景。这种问题导向结合实践验证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生产情境中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知农爱农情怀。

在玉米苗情观测教学中,团队构建“观察-解析-预测”认知培养链条。带领学生建立叶片生长数字档案,通过观察玉米叶片的田间表现,延伸讲解玉米根系相关知识,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视化生长图谱,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现象、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探究内在机理的科学认知路径。

在玉米生长中期,团队实施“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与禾美公司共建通过观察发现玉米生产中的问题,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实施田间管理,最后进行应用反馈的教学闭环。通过企业命题、师生解题、田间验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解决玉米生长中的干旱、病虫害等实际问题中提升综合素养。在收获期教学中,该团队学生到怀来示范基地进行测产实践,打造“产量构成-品质评价-效益分析”价值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完整产业链思维,强化学生知农兴农使命担当。

该团队构建生态、经济、技术三位一体实践教育平台,在籽粒直收与残膜回收观摩会中深化学生责任教育。通过装备认知、技术解析、效益核算,将50亩示范田转化为绿色技术研习场。指导学生对比分析滚筒式残膜回收机与双侧八盘搂草机的作业原理,观察两种地膜回收机现场作业,引导学生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创新思维。在玉米单价下行背景下,开展节本增效途径讨论,学生分组完成农机作业成本核算、直收籽粒仓储方案优化、技术推广效益预测等实战任务,训练学生将专业技术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强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该团队将持续完善“科技小院+”育人平台建设,在残膜资源化利用、智慧农业技术研发等领域深化产学研融合,为农业现代化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兴农的新型农业人才。(陈韶旭 刘松涛 王志清)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