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更是谋划的季节。今年一季度,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提出了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为国内稻米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报特约分析师郑红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更是谋划的季节。今年一季度,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提出了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为国内稻米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2025年经济和粮食生产发展的方针政策,为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稻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南。
今年一季度,由于中晚稻收购量同比大幅增加,加上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也大幅高于上年,农户余粮快速下降,国内稻米市场供应压力同比大幅减轻,局部供应有所偏紧,推动国内稻米市场稳中有升,优质稻价格涨势相对更强。
3月24日,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2640元/吨,长粒粳稻2840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40元/吨和120元/吨;绥化圆粒粳稻收购价2660元/吨,长粒粳稻2880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20元/吨和40元/吨;龙江圆粒粳稻收购价2640元/吨,长粒粳稻2920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20元/吨和100元/吨;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67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40元/吨和60元/吨。
吉林德惠大米加工企业超级稻收购价2940元/吨,较年初上涨2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360元/吨,持平。
河南中晚籼稻收购价2510元/吨,较年初上涨30元/吨。
江西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610元/吨,较年初上涨5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0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84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300元/吨,均持平。
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35元/吨,较年初上涨19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060元/吨,上涨2元/吨;“丰两优”中晚籼稻收购价2750元/吨,上涨11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800元/吨,上涨80元/吨;“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020元/吨,上涨2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400元/吨,持平。
湖南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660元/吨,较年初上涨4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880元/吨,上涨8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30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960元/吨,均上涨60元/吨。
浙江杭州市场黑龙江产优质晚粳米批发均价5780元/吨,安徽产晚粳米4360元/吨,均较年初上涨20元/吨;江苏产优质粳米4680元/吨,江西产晚籼米4720元/吨,均上涨40元/吨。
由于全球大米产量和库存增加,印度又全面放松大米出口限制,国际大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进口大米价格在上年大幅下降后,进入2025年继续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截至3月21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报价427美元/吨,较年初下跌96美元/吨;较2024年的最高点下跌242美元/吨,跌幅达36.2%。
越南大米出口FOB报价396美元/吨,较年初下跌89美元/吨;较2024年的最高点下跌259美元/吨,跌幅39.5%。
巴基斯坦大米出口FOB报价388美元/吨,较年初下跌68美元/吨;较2024年的最高点下跌251美元/吨,最大跌幅39.3%。印度大米出口FOB报价403美元/吨,较年初下跌49美元/吨(2023年7月至2024年9月因印度5%破碎率大米禁止出口,因此没有报价)。
一季度国际大米价格继续大幅下跌,而国内稻米价格却小幅上涨,国内外大米价差继续拉大。
3月21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为391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率)到港完税成本3568元/吨,国内外价差342元/吨,较年初扩大306元/吨,比上年同期扩大1395元/吨;越南大米到港理论完税成本3268元/吨,价差642元/吨,较年初扩大798元/吨,同比扩大1450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到港完税成本3212元/吨,价差698元/吨,较年初扩大425元/吨,同比扩大1585元/吨;印度大米到港完税成本3592元/吨,价差318元/吨,较年初扩大294元/吨,(上年同期无报价)。
国内外大米价差拉大,国内大米进口动力增强,后期我国大米进口增加的可能性较大。
2024年国内稻谷走势明显强于小麦、玉米,因此,稻谷对小麦、玉米的比价全面回升,种植效益相对较好,预计2025年农户种植稻谷的意愿将会有所提升,稻谷种植面积可能平稳增加。若年景正常,稻谷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大。
当前早稻收购价格处于三大主粮之首,加上早稻最低收购价连续6年上调,预计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可能小幅增加。其中,今年广东早稻意向种植面积1307万亩,较去年增加3.5万亩;江西早稻意向种植面积1810万亩,广西早稻面积1223万亩,均与上年基本持平;湖南早稻集中育秧达1350万亩以上,确保早稻播种1800万亩以上,力争全省专用型早稻面积达800万亩。
据3月21日农情调度,全国已春播粮食3500多万亩(大田播栽面积,不含育秧),完成意向面积4%左右,进度与上年基本持平。早稻育秧过半、栽插近一成,其中海南育秧过八成、栽插过七成,广东育秧过八成、栽插过两成,广西育秧过八成、栽插过一成。目前,江南早稻进入播种期,部分进入出苗期,华南处于出苗至三叶期,部分进入移栽期,海南处于分蘖至孕穗期。
展望后市,虽然稻米产量可能增加、需求疲软,大米进口有望增加,市场供应压力较大,但在政策的支撑下,预计稻米市场有能力保持稳健运行。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活跃,刺激物价温和上涨,为稻米市场的走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推动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为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及稻谷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为稻米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政策保障。
此外,近期公布的202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为稻米市场筑牢价格底线。虽然国际大米市场持续低迷,预计我国稻米市场仍将保持稳健运行的态势,波动幅度将小于国际市场。
来源: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