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蜜雪冰城:你说我柠檬隔夜,我就24小时营业 | 谈钱说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15:18 3

摘要: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谈钱说事】,我是没喝过蜜雪冰城但想去喝一杯的姜姜。

02、蜜雪冰城:你说我柠檬隔夜,我就24小时营业来自:新闻晨报00:0012:46

姜姜: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谈钱说事】,我是没喝过蜜雪冰城但想去喝一杯的姜姜。

橙子:

大家好,我是喝过蜜雪冰城但是不能只喝蜜雪冰城的橙子。你怎么回事?居然没喝过雪王!

姜姜:

以前我还对它不削一顾,没想到它现在那么火。

橙子:

是的,这两天我老在热搜上看到蜜雪冰城,而且这次还挺有意思的,说是蜜雪冰城开始24小时营业了

姜姜:

我第一反应就是,奶茶店这么卷的嘛,半夜喝奶茶不会睡不着嘛!

橙子:

可不是嘛,我第一反应也是“卷疯了!” 不过,这次热搜的时间点也挺微妙的,正好是315刚过没几天。

姜姜:

是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到315被曝光的蜜雪冰城隔夜柠檬事件。最离谱的是,这事还不是在央视315晚会上曝的,是湖北经视“3·15特别报道”暗访发现。

橙子:

说明大家真的都很关注蜜雪冰城啊,直接通过社交媒体就传播了。

姜姜:

我们先短暂的回顾一下这件事情。大致是,记者在暗访时发现,蜜雪冰城宜昌市的一家门店,存在使用常温隔夜柠檬片和橙子切片制作饮品的问题。店员未按总部规定丢弃未用完的鲜果切片,而是常温存放后次日继续使用。

橙子: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隔夜柠檬”事件的舆论走向好像跟以往不太一样。一般品牌被曝光食品安全问题,舆论肯定是负面居多,但蜜雪冰城这次,消费者好像挺宽容的,甚至有不少人表示理解和支持。

姜姜:

我也看到了!好多网友,尤其是年轻群体,都在帮蜜雪冰城说话。什么“4块钱的柠檬水要啥自行车啊”。

橙子:

还有人说 “蜜雪冰城都没有嫌我穷,我有什么理由嫌它是隔夜的呢”。甚至有人说,“那是隔夜的柠檬吗?那只是一颗熬夜加班的柠檬啊”“我都后悔前天晚上没多买一杯柠檬水,让它熬夜了,对不住。"

姜姜:

太搞笑了,但这种“反向舆论却是”挺少见的。这可能跟蜜雪冰城的“价格敏感型”消费群体有关。大家觉得它价格够低,性价比高,所以对于一些小瑕疵,容忍度也更高。

橙子:

感觉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衡量了价格和品质之后,觉得蜜雪冰城还是“真香”,起码它用的还是真柠檬片。

姜姜:

更直观的是,事件曝光后,蜜雪冰城的港股股价竟然还涨了,这说明资本市场也挺认可这种“草根”模式的韧性。

橙子:

不过这也不是蜜雪冰城第一次探索24小时营业了。表面上看,好像是为了应对“隔夜柠檬”的舆情,但深究一下,这个模式可能早就已经在蜜雪冰城的战略布局里了。

姜姜:

是的,我查了查资料,蜜雪冰城早在2022年就有门店开始探索24小时运营模式了,据职业餐饮网报道,到去年底的不完全统计,蜜雪冰城已经有83家24小时门店了。

橙子:

哇,这么多,这一定和近几年推崇的夜经济有关。现在年轻人夜生活丰富,蜜雪冰城抓住这个趋势,延长营业时间,就能覆盖更多客群。

姜姜:

是的,另外这也跟加盟商的自主经营策略有关。蜜雪冰城允许加盟商根据当地市场情况灵活调整营业时间。有些门店可能发现夜间订单量不错,就主动延长营业时间,慢慢就形成了24小时营业的模式。

橙子:

这确实挺灵活的,这两年,像喜茶、霸王茶姬、古茗这些头部茶饮品牌也都开始尝试24小时营业了。蜜雪冰城作为行业龙头,也需要通过这种全时段的服务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姜姜:

是的。蜜雪冰城上一个爆了的热搜,是因为3月初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了。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3.21%。目前是港股2025年开年最大规模IPO。

橙子:

确实厉害!它的财务数据也不错。我看了它的招股书和一些研报,2024年前9个月,营收就达到187亿,净利润35亿元,毛利率也很高。国内65万家奶茶店里头,它的数量几乎是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

姜姜:

有证券机构预测它的目标估值要上1500亿港元,现在买点它的股票还来得及吗哈哈哈。

橙子:

哈哈哈,你冷静点。不过确实蜜雪冰城现在发展迅猛,根据2024年全球连锁餐饮门店数量排行榜,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已达到4.6万家,排行第一。姜姜,你好奇排第二和第三的是哪个品牌吗?

姜姜:

哦,我还真不太清楚,你来说道说道。

橙子:

排第二的是麦当劳,约4.3万家门店,排第三的是星巴克,约4万家门店。那第四第五的就是3.7万家门店的赛百味和超1万家门店的肯德基。

姜姜:

像麦当劳、星巴克都是老牌餐饮品牌了,我记得蜜雪冰城是1997年问世的,我们的雪王能打败这些老牌餐饮品牌还是有点东西的。

橙子:

没错,蜜雪冰城涨势这么好,和它主打一个“下沉市场”策略有关,你看啊它现在有4.6万家门店,但有超过一半的门店都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姜姜:

这个扩张速度和蜜雪冰城的加盟店模式也有关系,整个就是一裂变。但加盟店太多,也会有管理层次不齐的问题,比如今年315这种,有点难避免。

橙子:

是的。还有就是,它一直深耕10元以下饮品市场,什么1元的冰激凌,4块钱的柠檬水,他们家的柠檬水一年能卖出10亿杯。我也去查了资料,2024年,蜜雪冰城全年共卖出超过70亿杯饮品。这都不知道要绕地球多少圈了。

姜姜:

咱们单位附近有吗,我等会就去买一杯。

橙子:

哈哈,你是不是没发现,咱们这附近的地铁站里就有一家。蜜雪冰城虽然便宜,但它供应链很强,蜜雪在12年的时候就在河南自建工厂,直接加工原材料卖给供应商。后来他们又去和柠檬的原产地合作,直接从果农那收柠檬。再加上物流效率极其高,可以说,雪王真的把供应链这条路打通了。保证了它产品的性价比。

姜姜:

对,供应链是支撑它低价模式的关键。

橙子:

除了修炼“内功”,蜜雪冰城还在不断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那个雪王IP越来越火了。你说没喝过蜜雪冰城,但总见过雪王的各种视频吧,像不记住都难啊。

姜姜:

是的,我经常玩的一款经营类手游,之前就蜜雪冰城有过联动,加入了很多冰天雪地的元素和雪王的皮肤。

橙子:

蜜雪冰城的目标肯定不止是卖奶茶,2023年还推出首部动画片《雪王驾到》,目前在B站的播放量已达1700多万。2024年推出的第二季《雪王之奇幻沙州》的播放量也达到了900多万。再加上他们一系列的雪王周边,马克杯、手机支架、盲盒等,不断地植入消费者的心智。

姜姜:

我都看到它有淘宝店了,叫“雪王魔法铺”,销量还不低呢。

橙子:

虽然看起来像是不务正业,但本质上都是为了服务“雪王集团”。

姜姜:

我之前看伯虎财经的一篇文章,作者有个比喻很形象,说产品是“钉子”,IP是“锤子”,IP可以把品牌更深入地打入消费者心中。

橙子:

这个比喻确实很妙!感觉蜜雪冰城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茶饮品牌了,更像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姜姜:

是的,从“隔夜柠檬”事件的舆论反转,到24小时营业的热搜,再到“雪王”IP的打造,都展现了蜜雪冰城强大的品牌生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橙子:

当然了,隔夜柠檬这件事吧,也不是说完全没错,蜜雪冰城还是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低价也不是逃避责任的挡箭牌,毕竟做餐饮的,食品安全很重要。

姜姜:

没错。 那今天的【谈钱说事】就到这里啦! 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你也喜欢雪王, 或者对今天的节目有什么想法要分享,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互动! 也欢迎大家分享你和蜜雪冰城的故事!

橙子:

来源:周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