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死灰复燃?“眯眯眼、筷子插饭”,全国有名出版社惹争议

360影视 2024-12-02 18:03 4

摘要:教材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教材中的配图,对于孩子的三观和审美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教材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教材中的配图,对于孩子的三观和审美有着重大影响。

然而,毒教材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祖国的花朵。

毒教材插图

11月27欸,一位博主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给孩子购买的书籍。

里面的绘画风格令人不解,比如“眯眯眼、筷子插米饭”等。

这些画面引起了人们对文化传承和出版社审查重视。

儿童读物中出现“筷子插饭”

那么,在这起毒教材的背后又隐藏着那么隐患呢?

2024年11月27日,一则关于儿童读物插画的帖子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成为众矢之的。

帖子里的那些插图,都是从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的儿童读物里来的。

儿童读物中的“咪咪眼”

图片内容乍看之下似乎并无不妥,但一些细节却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并迅速蔓延成一场舆论风暴。

首先,争议的焦点之一是“筷子插米饭”的场景。

在一幅插图里,有个孩子把筷子插在了米饭上。

这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巨大的冲击。

图片来源网络

在传统文化中,这种行为通常只出现在祭祀场合,寓意着给逝者上香。

在日常生活中被视为大不敬,是绝对的禁忌。

插画里出现这样的场景,确实触动了大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敏感点,引发了担忧。

其次,另一个引发争议的点是插画中人物的形象设计,尤其是“眯眯眼”的中国儿童形象。

图片来源网络

图中的孩子眼睛眯成一条线,穿着有点西方刻板印象的服饰,感觉和中国孩子的实际形象不太一样。网友们觉得这是在丑化中国人,迎合西方的刻板印象。

更让人疑惑的是,同一本书里,日本小孩画的却是正常的眼皮。

这种对比让人对插画师的意图产生了更多疑问,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影响和价值观塑造的担忧。

这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毒教材”问题频发。

毒教材插画

之前有家长就因为某数学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怪异、表情扭曲而提出抗议。

教科书中还经常出现翻译错误和文化背景错位的情况,这些都让公众感到非常不满。

这些事件的反复出现,使得此次插画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而出版这个绘本的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还颇为有名。

图片来源网络

每当两种文化相遇,传统习俗往往会受到新的观念的影响,有时会产生冲突,但也可能带来新的启发。

这些碰撞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形态,也丰富了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方式。

要理解此次插画事件引发的强烈反响,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筷子插在米饭上”不仅仅是个餐桌上的小规矩,它其实跟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里面蕴含着不少象征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很多人觉得这种行为是对食物的不敬,甚至会让人联想到祭祀亡灵的仪式。

在一些地方的丧葬习俗里,人们会在逝者的灵位前放一碗米饭。

然后把筷子竖直插进去,这叫“倒头饭”,表示生命已经结束。

虽然这个习俗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少见了,但在传统里还是挺重要的。

另外,把筷子插在米饭里还和古代的“断头饭”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

在古代,死刑犯临刑前可以吃最后一顿饭。

为了方便他们吃,衙役会把筷子插在饭碗里。

这样做,让用筷子插米饭多了一分悲伤和庄重的感觉。

在儿童读物里看到这样的场景,不仅会误读中国的传统习俗,还可能被视为对文化的不尊重。

而“眯眯眼”的形象,则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只松鼠海报中的“眯眯眼”

这并非只是简单的审美差异,其背后承载着西方社会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和歧视。

在西方文化里,“眯眯眼”的形象经常被用来贬低东方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纪初电影里的“傅满洲”角色。

小说中的傅满洲形象

这种种族偏见的刻板印象,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慢慢渗透到全球文化中。

对东方人的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尽管在当今社会,一些人试图将眯眯眼的形象与高级脸等时尚标签联系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

但这并不能掩盖其背后根深蒂固的歧视含义。

事实上,在国际社会上,眯眯眼的动作已经被普遍视为带有歧视色彩的符号。

例如,在2021年的世界女排联赛上,一名塞尔维亚选手就因为对亚洲选手做出类似动作而受到国际排联的处罚。

世界女排联赛上,塞尔维亚选手做出拉眼角动作

将这两种元素同时呈现在儿童读物中,无疑会放大其负面影响。

特别是给孩子们看的书,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

此次事件,将儿童读物出版的审查机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前的审查机制可能过于注重形式审查,而忽视了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文化解读。

图片来源网络

插画师、编辑和审核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很关键。

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太了解,或者对文化禁忌不够敏感,就很容易出错。

这暴露出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体系的不足,以及文化素养教育的缺失。

“毒教材”事件频发,让人不得不担心背后可能存在的文化渗透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一些外部势力可能会通过书籍、杂志等渠道。

悄悄传播与我们文化相悖的思想和价值观,试图影响年轻人的文化认同。

这种文化渗透的危害性不容小觑,它可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侵蚀中华文化的根基,最终导致文化断层。

小孩子对世界的了解还在初步阶段,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如果教材里有很多错误的文化信息或扭曲的审美观念,就很容易误导孩子们的认知,甚至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这种带有歧视色彩的形象,很可能会将其内化为对自身形象的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筷子插米饭的场景,则可能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习俗产生误解,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形势这么严峻,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大家得齐心协力,建立一个健全的保障系统,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家长在儿童读物选择和监督中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高警惕,仔细甄别,避免孩子接触到有害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也要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让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学校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儿童读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窗口,也是塑造他们价值观、培养他们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图片来源网络

一本好书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正面的价值观,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儿童读物插画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文化安全不容忽视,出版审查机制亟待完善,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希望未来的中国儿童读物能更有文化味,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更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好老师、好朋友,引导他们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儿童读物出版行业一定能够克服挑战,不断进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

海外网2021-12-30《为啥要对“眯眯眼”说不?》

来源:麒阁史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