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食闻】山东青岛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15:36 2

摘要:连日来,山东省青岛市乡村沃野处处涌动着春耕备耕的热潮,农资采购、农机检修等工作有序推进。目前,该市359.5万亩小麦已安全越冬进入返青期,为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全力以赴扎实推进春季田管、春耕备耕,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

连日来,山东省青岛市乡村沃野处处涌动着春耕备耕的热潮,农资采购、农机检修等工作有序推进。目前,该市359.5万亩小麦已安全越冬进入返青期,为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全力以赴扎实推进春季田管、春耕备耕,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青岛市预计投入北斗导航辅助驾驶拖拉机2500台、深松深耕整地机8957台、植保无人机2200台等各类农业机械共计5万余台,储备肥料 11.6万吨、种子4.2万吨,并组织培训农机手1000余人,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已经进入新一年农业生产“赛道”,奏响了备耕生产“进行曲”,持续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局。

在即墨区蓝村街道绿色增粮先行区小麦种植基地内,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与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张清明教授团队,查看小麦墒情、苗青,研判小麦管护措施。“你看,这是典型的一类苗,大分蘖有3—4个,次生根有6—8条,这个时候要以控旺促弱、保蘖成穗为主,实施分类管理。”顺着地垄往里走,张清明又拔出几棵麦苗,看到根部土质松散,抓起握不成团,张清明对身边的农户说:“这块地墒情不太好,要尽快安排浇返青水。”即墨区蓝村街道壮武村党委书记王德生介绍,当地修建了大型水库和智慧浇水系统,手机App一键操作或刷卡即可完成浇地,省时省力又省钱。

为了让更多农民掌握春季麦田管理技术,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了《2025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结合正在开展的“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麦田,指导种植主体以“壮株抗逆、控旺促弱、保蘖成穗”为主攻目标,抓好气象灾害预防、分类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夯实小麦丰产基础。据悉,去年青岛市粮食总产量达321.42万吨,同比增长0.9%,连续7年年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粮食播种总面积为724.97万亩,同比增长0.2%,粮食平均亩产443.36公斤,同比增长0.6%。较上一年实现了总产量、总面积、单产“三增”,其中单产为近十几年来最高,为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作出贡献。

“我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以春季生产中容易遇到的春旱和倒春寒为重点,明确工作措施和关键技术,坚持抢早、抓准、保稳、减损,因时因地因苗,分类指导农户合理灌溉,确保墒情充足,提高作物抗寒能力。”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宋辉介绍。当前全市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去年,小麦管理的关键是浇好返青水、施好拔节肥、防好病虫害,为全年粮食生产打好基础。

春季农业生产,种子、化肥、农药等是重要保障。农资的充足和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农民一年的收成,更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确保全市农资供应充足,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和市供销系统今年也早谋划、早行动,统筹协调全市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经销商,加紧春季大田管理用农资储备,加强供需调度,及时调剂余缺,确保各类农资及早下摆到村到店,确保供应量足价稳。

同时,全市农业执法机构开展“绿剑护粮安”行动,深入农资经营门店开展执法检查,毫不放松抓好农资打假,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当前,全市农资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牵引式精量播种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匀速前进,开沟、起垄、播种、施肥、撒药、铺设滴灌带及覆膜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与以往的人海战术相比,播种效率和质量都大幅提升,春耕春播变得更加省时省力。

“今年我种植了600亩土豆,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每台机器每天工作5—6小时,大概就能播种30亩地左右,采用机械化种植,株距和行距更标准,更利于土豆后期生长。”平度市明村镇前楼村土豆种植大户张加森说道。

春耕备耕,农机先行。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提早准备,全力备足春耕生产“动力源”,规范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今年全市已争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6015万元,对春耕生产所需大型高端智能农业机械实行“优机优补”,为116台大型农业机械办理农机购置补贴249.8万元。此外,智慧农机的应用进一步普及,无人机参数远程监控、AI病虫害识别等技术为农户提供精准支持,推动春耕从“看天吃饭”迈向“知天而作”。

(侯丹 韩萌 冯志)

来源:中国食品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