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暖意融,农人忙种盼丰收。近日,记者来到平定县岔口乡白瑶村,走在田间地头,机械运作声隆隆作响,村民正在开着农机翻地,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大爷,这是你家的地?地块可真不小啊。”“不是,这是我们村合作社向村民租赁的土地。”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郭卫卫 通讯员姜妍、陈光新)春回大地暖意融,农人忙种盼丰收。近日,记者来到平定县岔口乡白瑶村,走在田间地头,机械运作声隆隆作响,村民正在开着农机翻地,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大爷,这是你家的地?地块可真不小啊。”“不是,这是我们村合作社向村民租赁的土地。”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白瑶村很多村民外迁,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部分土地没人耕种,越来越多的耕地成为撂荒地。平定县岔口乡白瑶村党支部书记王鹏海向记者介绍,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现状,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村里决定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以白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向村民租赁土地的形式,将本村撂荒地进行统一开荒、耕种,并按地块等级支付村民租赁费,增加村民收入。除此之外,合作社还筹资购买了旋耕机、播种机和玉米收割机等,帮助村民高效种田。据统计,截至目前,白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开垦撂荒地550余亩,并整修耕地地堾1500余立方米。村民王雁兵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好啊。不仅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外出务工或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不种地也能挣钱,村里想干能干的村民通过转租撂荒地,扩大了种植规模,既有了活干,又增加了收入,真是一举多得!”
多年来,白瑶村通过垒堾填方等方式,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基础农田设施,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实施土地整合、土壤改良、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里老人仇海堂告诉记者:“以前去耕地的路都是人一步步走出来的,野草丛生、崎岖难行,后来村里开始修田间路,不仅我们去耕地更方便了,农机也能开到田里,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和农作物产量。而且,就算家里没有农机也没关系,可以去合作社租,不仅比外面市场价便宜,活也干得又快又好。”
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不仅平整、集中,土壤厚度也增加了,田间道路通畅无阻。王鹏海说:“今年过年后合作社就开始备耕了,主要是维修保养农机、购买肥料等,目前共准备了16吨复合肥、80多吨有机肥,希望通过一年的辛勤耕耘,村民都有不错的收成。”
除了种植传统农作物,白瑶村还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立足当地土地富硒的资源优势,种植了120亩玉露香梨和150亩连翘。随后,记者跟随王鹏海来到“玉露香梨”种植基地,只见900余棵梨树长势喜人,村民正在调配药水,准备为果树打药,确保果树茁壮成长。“咱也是种了果树才知道,这比种庄稼难得多,刚开始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怎么剪枝、打药,就请师傅来操作,我们跟在人家身后边看边学。后来,投资8万余元,给果树周围挂了网,防止鸟类啄食。去年,有20亩梨树挂果,结出的梨子又大又甜,村民可激动了。”王鹏海摸着梨树粗壮的树干乐呵呵地说:“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来赏花了,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海,风一吹就像下雪一样,特别美。”
来源:黄河新闻网阳泉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