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草籽花“生态还田” 书写沃土丰产答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16:44 2

摘要:春耕时节,道县田间地头掀起一场“绿色革命”。全县大力推广草籽花生态还田技术,将盛开的草籽花翻耕入土,化作天然绿肥,为土地注入“元气”,既改良土壤结构,又助力农业降本增效。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尹俊和 何书梅)春耕时节,道县田间地头掀起一场“绿色革命”。全县大力推广草籽花生态还田技术,将盛开的草籽花翻耕入土,化作天然绿肥,为土地注入“元气”,既改良土壤结构,又助力农业降本增效。

在道县柑子园镇三海洞村连片农田里,成片的草籽花(紫云英)正值盛花期,紫色花浪随风起伏。大型旋耕机开足马力穿梭其间,将花瓣、茎叶打碎埋入地下。田间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与往日刺鼻的化肥味形成鲜明对比。

道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廖普祥说:“一亩紫云英还田后相当于增施300到500斤的有机肥,通过根系的固氮作用,可以减少20%的化肥用量,还能增加水稻产量10%左右。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升耕地的地力。”

去年秋冬播期间,道县推行“统一供种+技术托管”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草籽花种子统配、播种指导、田间管护及机械化翻压等全链条技术支持,引导农户在冬闲田规模化种植草籽花。经农业部门跟踪监测,连续两年实施还田的地块呈现显著效益: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传统耕作区提升18%,水稻亩均增产60余斤,化肥使用量每亩减少20-30斤,节约成本约150元。

“以前不种草籽,打田泡水泡很久地还很硬,现在种了草籽,不放水都打的很软。以前一亩田下底肥还要下70多斤,现在不要底肥,都还很好。”柑子园镇三海洞村种植户王焕波说。

近年来,道县将绿肥种植列为化肥减量增效核心举措,草籽花、油菜、萝卜等绿肥作物协同发力,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为“藏粮于地”战略注入绿色动能。去年,全县绿肥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预计减少化肥用量逾1500吨,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绿色高产田生态屏障加速成型。

来源:永州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