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里的资本战争:在深度内卷的中国奶茶圈,赚钱的秘诀是什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7 16:45 2

摘要:风投圈每年至少有两个年度大戏,一个是奶茶争霸,另一个是咖啡战争。对比奶茶和咖啡这两个行业,你会发现奶茶的全民属性更高,在中国,大部分消费者都消费过奶茶,而咖啡相对更受白领精英青睐,在下沉市场的覆盖面远不如奶茶。

风投圈每年至少有两个年度大戏,一个是奶茶争霸,另一个是咖啡战争。对比奶茶和咖啡这两个行业,你会发现奶茶的全民属性更高,在中国,大部分消费者都消费过奶茶,而咖啡相对更受白领精英青睐,在下沉市场的覆盖面远不如奶茶。

所以,奶茶行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但你知道吗?在过去,奶茶行业上市并不受投资人待见。很多人觉得奶茶品牌自己赚钱就好,没必要上市,因为一旦上市,股价表现也不会好。看看奶茶行业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后业绩惨不忍睹,一路亏损,市值暴跌90%以上。

茶百道作为奶茶行业第二股,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股价一度下滑,虽说它是盈利公司,比奈雪好点,但也没能改变大众对奶茶行业上市的悲观看法。

然而,2025年开年,蜜雪冰城的上市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蜜雪冰城上市时,那场面堪称港股有史以来最欢乐的敲钟仪式,一排雪王在那里敲钟跳舞,播放着“你爱我我爱你”的可爱音乐,创始人不见踪影,全是IP形象敲钟,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连很少发朋友圈的人都专门为此发圈。

雪王的上市非常成功,借助25年春节后香港股票市场的回暖,表现格外出彩。上市第一天就涨了40%,上市第一周涨幅最高时股价达389一股,市值将近1500亿港币,相比发行价直接上涨75%,成为中国餐饮第一股,市值超过海底捞和瑞幸。

雪王的上市,也终结了茶饮行业上市的魔咒,此前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等,上市当天就破发,而雪王不仅没破发,还持续上涨。

在雪王之前一两周上市的茶饮行业第二名股民,表现也很有意思。上市第一天股价下滑,但在雪王上市前后,股民的股价被拉升。

从公司业务健康程度来看,雪王和股民比之前上市的两家更优秀,这也说明不是奶茶行业不适合上市,而是之前上市的并非最好的公司。

雪王当之无愧是全球连锁品牌排名第一,全球共有45000家门店,中国有小4万家,海外大几千家,主要在东南亚,门店数量超过麦当劳和星巴克。

不过从市值来看,雪王离麦当劳和星巴克这些全球化顶级餐饮品牌还有差距,它们市值超1000亿美金,雪王是1000亿港币,但雪王的发展势头很猛。

从价格切入分析奶茶行业是最容易理解的角度。奶茶行业大概分为三个价格带:

低价(10元以内一杯):这是蜜雪冰城的垄断位置。就拿蜜雪冰城的柠檬水来说,在广大二线城市以下都是4块钱,最近在一线城市涨到了5块钱。别小看这涨价,这意味着蜜雪冰城拥有定价权。

在消费行业,拥有定价权可是很厉害的,提价空间基本就是利润空间。从2007年到现在,国内一线城市房价涨了10到20倍,猪肉涨价约四倍,而蜜雪冰城柠檬水从3块涨到4-5块,冰淇淋从1块涨到3块,涨幅相比之下很小。

在消费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像蜜雪冰城这样有定价权的企业不多,类似的有老干妈,它的辣椒酱涨价大家也能接受,还有茅台,作为高端品牌也有定价权,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屈指可数。

蜜雪冰城之所以有定价权,竞争对手少,是因为它做到了性价比极致,在郑州郊区开了很多工厂,生产吸管、纸杯、食材等,供应链垂直整合,现在还和君乐宝合作养牛,确保牛奶供给。

中端(11-16元):这个价格带头部玩家是股民,股民招股书称自己是中国主流价格带奶茶品牌第一名。这个价格带的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更高,比如股民产品里有较多新鲜水果,而蜜雪冰城水果茶用的是果酱。

以在广东四线城市揭阳为例,股民的芝士葡萄最高能卖到20块钱,生意还挺好。股民创始人称雪王做的是工业品,自己做的是农产品,农产品未来降本空间更大。

虽然中国农业效率不高,但如果股民在提升农业效率方面持续发力,还是能产生竞争优势,不过这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头部茶饮企业都在思考往上游发展,自己种水果,股民也是如此。

高端(17元以上):这个区间有业绩惨淡的奈雪的茶,还有老牌高端品牌喜茶以及后起之秀霸王茶姬。

喜茶在过去两三年为了下沉,开放加盟、降低客单价,但从24年开始,尤其是最近半年,加盟商赚钱速度变慢甚至亏损,于是2025年开年喜茶停止加盟,希望在一二线城市加码开旗舰型、高调性的店,还通过出新品拉高价格,与艺术家搞联名提升品牌段位。

目前喜茶平均杯单价在17-18之间,它若想重新往20以上拉客单价,一旦成功,主流价格带的股民、茶百道等会很开心,因为之前喜茶下沉打价格战,让它们日子不好过。

股民24年上市后单店营收下滑,若今年业绩提升,得感谢喜茶重新高端化。喜茶创始人对上市不太感兴趣,因为最后一轮融资估值高达600亿人民币,如今上市可能支撑不起这个估值。

说完大品牌,我们再来看看小众赛道。去比如“上山喝茶”,主打纯茶和茶拿铁,口感类似咖啡拿铁,突出云南各种茶底,门店装修有云南文化特色,水果茶用云南特产水果。

背后企业本是茶叶企业,从茶叶视角做茶饮。它在昆明业绩不错,还在上海法租界附近开出走出云南的第一家店。还有贵州的“去茶山”,主打带有酸味的食材特色,产品有地域特色,比如用刺梨、铜仁抹茶等。

它走出贵州后,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很受欢迎,在广州过年时,点餐小程序显示前方500杯,预计等候两小时零3分钟。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小众品牌是一阵风的网红品牌,还是未来行业趋势呢?从中国人追求新鲜口味的天性来看,小众品牌有存在空间。但它们能否持久,还不确定。

也许在大城市热门地区开几家旗舰店,能满足大家尝鲜需求。若想成功,除了产品新奇,还可加入文化元素,比如绑定少数民族文化、非遗元素等。

奶茶行业每年都有新趋势,25-26年也不例外。喜茶重新高端化、雪王国际化、霸王茶姬美国上市、股民能否开到黄河以北……这些都是行业值得关注但还未解决的问题。

今年的奶茶争霸就先到这里,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奶茶行业还会带来哪些惊喜!

来源:美食黑本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