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上午,“党员读党报·先锋谈治理”重庆日报名编名记党员走进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微宣讲活动举行。重庆日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理论评论中心评论员面向城市管理者,分享了党报记者在城管领域报道的经验、心得,以及新媒体时代党报如何发挥一锤定音作用的探索与思考。市城市管
3月27日,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党员读党报 先锋谈治理”——重庆日报名编名记走进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微宣讲活动现场。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3月27日上午,“党员读党报·先锋谈治理”重庆日报名编名记党员走进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微宣讲活动举行。重庆日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理论评论中心评论员面向城市管理者,分享了党报记者在城管领域报道的经验、心得,以及新媒体时代党报如何发挥一锤定音作用的探索与思考。市城市管理局先锋党员也结合自身工作,分享党建引领下的城市治理实践经验以及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孙永胜在微宣讲活动上致辞。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城市管理系统是党报的新闻富矿,更是大城治理的中枢与支撑。”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孙永胜表示,去年以来,重庆日报紧紧围绕市城市管理局的工作精心谋划,推出相关主题报道上百篇,未来重庆日报将继续加强与市城市管理局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党报党端在城市管理系统的传播与普及。
重庆日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分享了以人为本讲好城管故事的经验与思考。“城市的美好,离不开城市管理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大家的努力应该被看见,一个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城市,能够让市民感受到生活的便捷和舒适,激发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他建议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白描式的自然流露、故事化的叙事风格,将原汁原味城市管理工作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重庆日报名编名记走进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微宣讲活动现场。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我们同样看到一个井盖,你是任由抖音推送你‘河南人偷井盖的滑稽故事’还是了解下大足区‘数治窨井盖’到底好在哪?”“我们同样讨论一座城市,你是任由社交媒体告诉你‘为什么我们都要逃离拥堵的大城市’,还是去理解大数据如何让潮汐车道变得可行?”重庆日报首席评论员张燕以《走到“最后一公里”的人》为题,讲述了党报如何走到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读党报,是给你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城市管理这一‘最琐碎的工作’,让大城治理走进市民内心的‘最后一公里’。”张燕表示。
重庆日报理论评论中心副主任侯金亮在微宣讲活动上进行分享。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是广大市民选出来的、是广大网民投出来的、是深入研究提炼出来的,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来之不易。重庆日报理论评论中心副主任侯金亮阐述了如何全面理解重庆城市精神的深刻内涵。如何用好重庆城市精神?侯金亮建议,将重庆城市精神转化为鲜活可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转化为各行各业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平凡岗位上的学雷锋标兵。
雷旭东在微宣讲活动上致辞。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读党报,能让我们党员紧跟党的步伐,在思想上筑牢根基,在政治上保持敏锐,在行动上明确方向。”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旭东表示,这次活动正是将党报理论与城市治理实践深度融合的契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树牢先锋意识,发挥先锋作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投身超大城市治理新实践。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