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其他国家能改时间,为什么到我们就不行?”** 一场原本普通的世预赛中澳之战,因开球时间争议引爆全网。中国足协多次申请将比赛从19点推迟至20点,却遭亚足联强硬回绝。这一决定不仅让7万球迷骂声一片,更揭开中国足球与亚足联的微妙博弈——是“规则”还是“针对”
“明明其他国家能改时间,为什么到我们就不行?”** 一场原本普通的世预赛中澳之战,因开球时间争议引爆全网。中国足协多次申请将比赛从19点推迟至20点,却遭亚足联强硬回绝。这一决定不仅让7万球迷骂声一片,更揭开中国足球与亚足联的微妙博弈——是“规则”还是“针对”?球迷怒斥背后,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原本中国足协为方便球迷观赛,将主场开球时间统一设定为20点,既符合下班通勤需求,又能提升上座率。但亚足联此次却强行将中澳战定在19点,即便足协多次交涉仍遭拒绝,理由是“通知已下发”。讽刺的是,乌兹别克斯坦同样申请调整开球时间,却轻松获批。
亚足联的“冷脸”早有伏笔?
回溯近年,中国足球与亚足联的关系可谓“如履薄冰”。2023年亚洲杯主办权临时放弃,令亚足联措手不及;中超俱乐部屡屡因欠薪、解散等问题登上国际足联黑名单;裁判争议、转播费矛盾(如央视曾停播国足比赛)等事件频发,导致亚足联对中国足球的信任度持续下滑。有分析认为,此次开球时间的强硬态度,或许是对过往矛盾的“秋后算账”。
球迷为何不买账?矛盾直指两大痛点
- “甩锅”还是“真委屈”?*部分球迷质疑足协“提前找借口”:“7万张票秒光,难道买票的人不看时间?”但也有声音力挺足协:“亚足联连解释都不给,分明是霸权!”
- 国际赛场“吃亏”成常态:从上海海港亚冠争议判罚到国足屡遭西亚裁判“特殊照顾”,球迷早已积怨。此次事件更被视作“中国足球国际话语权缺失”的缩影。
足协的“正确决定”能否破局?
尽管争议不断,亚足联秘书长近期却罕见肯定中国足球的青训改革,点名表扬U20国青球员刘诚宇、王钰栋等新星,称“从未见过这样的中国足球”。这或许暗示:与其纠结“开球时间”,不如专注长远——若青训成果未来转化为国家队成绩,中国足球的国际地位或能真正逆转。
“你认为亚足联的拒绝是‘规则优先’还是‘针对中国’?中国足球该如何夺回话语权?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自若白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