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幅治愈人心的佛家楹联! 句句禅意,领悟人生大智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18:10 2

摘要:简说:故,人只有不执着于外在的表象,学会洞察事务其背后之真相,方能达到内心真正的自在与解脱。

01

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有一楹联禅意十足的诠释了这条真理:

野鹤闲云,何非法相。

清风明月,亦是色尘。

简译:野鹤翱翔、闲云飘荡,看似超脱尘俗可何尝不是一种法相的显现又能是什么呢?

夜晚清风吹拂、明月高悬,此番美景还不是“色尘”之一部分罢了。

简说:故,人只有不执着于外在的表象,学会洞察事务其背后之真相,方能达到内心真正的自在与解脱。

备注:法相---指一切事物之本质与真实相貌,直指事物的内在规律与本质;色尘---我们所能感知到的物质世界,尽管绚丽多彩终会归于无常与空性。

宇宙一切所有,实乃是无尽时空中一个个长短不同的音、光现象之显现,故而历来圣者敬告别被梦境般虚幻误导了(惜,醒来者寥寥无几)。佛家称这种种现象为“法相”,亦是“色尘。”(“色”指的是物质世界和所有科学认为的物理形态现象的存在。)故而,《金刚经》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被广为传播了两千多年。

02

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

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

——出自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一副对联。

大意是佛主面带微笑手指做拈花样,说这两种世界,看见什么内心就是什么(相由心生),但是只有我的内心却是一片空灵,不受外物影响只有本心了。 佛家楹联如清泉般涤净心灵,微笑拈花,是心灵的一种慈悲与释怀;拨观照影,是对内心的深刻洞察。生活中的烦恼如同水面的涟漪,终将归于平静。若能常怀冰心,不被外界纷扰所动,内心便能如莲花般洁净,于浊世绽放智慧与光明。#宗银贵诗词对联[超话]#

03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冷泉亭(左宗棠)

【简注】

冷泉亭:在浙江杭州西湖飞来峰下面。亭旧悬有董其昌的“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一联,曾引起墨客骚人的极大兴趣,纷纷作答。清时学者俞樾一日携家人游冷泉亭,曾回答说:“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其夫人答曰:“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其女儿答曰:“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等等。后该联毁于兵燹。同治三年(1864),左氏游冷泉亭,山僧乞补书之,左遂题此联作答。在山本清:化用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天外飞来:化自佛家故事。东晋咸和初年,印度高僧慧理至杭州灵隐寺,见寺前山峰叹道:“此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因名其峰为“飞来峰”。联语别辟蹊径,从禅理上回答了“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又切山僧乞书联语之意,亦隐含作者清励的情怀。见《左宗棠楹联辑注》

04

莲座庄严,来护天龙八部;

慈云叆叇,虔闻钟呗千年。

——杭州玉皇山景区楹联,《题弥陀龛香亭》

【解析】莲座:佛家语。指诸佛的莲花座位。 庄严:佛家语。指佛菩萨塑像、座台等端庄威严。 天龙八部:佛教分诸天、龙及鬼神为八部。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曰天龙八部。《卢至长者因缘经》:“尔时世尊,天龙八部,四众围遶,王及大众,五体投地,为佛作礼。” 慈云: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 叆叇:云盛貌。晋•潘尼《逸民吟》:“朝云靉靆,行露未晞。” 虔闻:虔诚地听闻。 钟呗:指寺庙里的撞钟和诵经之声。

05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大门两侧有一副石刻楹联。

“晨钟暮鼓”的声音警醒着我们,

这里,不仅道出了佛家“觉者为佛”和“明心见性”的理念,更成了劝世谏言:你看那滚滚红尘,有多少人追逐名利、醉生梦死。 ​

06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西轴清颂堂一副楹联

这是一副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旧联,它糅合了传统耕读文化与佛家果报思想,总结家族成败兴衰的经验,提出了家族存续中“读书与积善”的核心命题,因此成为中国家族的经典规训。

07

归云寺里有这样一尊菩萨,名“韦陀”,它面向如来,倒坐于殿中,

有楹联如是:

问菩萨为何倒坐,

叹众生不肯回头。

横批:回头是岸。

佛家拥有的大智慧,看清世人皆为执念所苦,劝解众生回头是岸。 放下执念。让时间这样过去就很好。 ​

08

广西桂平西山洗石庵:

天竺俯江流,到眼睛岚归爽气;

云山经雨洗,点头奇石也思灵。

----佚名题庵门廊柱。

石抚旧因缘,重洗如来新面目; 尘藏今世界,永留不朽占鬃眉。---佚名题。 洗石庵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576年)。佛家认为,西山之石,身居瘴乡,需雨露洗刷,因名洗石庵。

09

杭州西湖畔南屏山慧日峰下净慈寺: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声百道飞。

——乾隆题。

宗镜圆照,万善同归,本教义而续慧命;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振大机以警愚顽。----印光法师题。

净慈寺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

10

​上联为:立极同天,德合乾坤,万世文祖。

下联为:开物成务,道传今古,百王仪则。

——楹联出自于集胡缵宗《伏羲赞》

诗句,上联大意是:伏羲秉承天意、登临帝位后,为了让民众认识、尊重自然规律,过上远离灾难的生活,就仰观俯察,象天法地,创立八卦,所以,伏羲是千秋万代为人们敬仰、崇拜、歌颂的人类文明奠基者、开创者、领路人。下联大意是:伏羲教民认识万事万物生灭的道理,并让人们按照这个规律去做而得到成功,伏羲总结和揭示的原理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历代帝王都把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行为准则。

“立极同天,德合乾坤,万世文祖; 开物成务,道传今古,百王仪则”联语是对伏羲伟大创造和杰出贡献的赞美,是对伏羲八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肯定。微山两城伏羲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庙宇与陵墓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高台式建筑形式。这种建制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后续的陵庙建制大多采用庙在前、陵在后的布局,这进一步证明了伏羲陵庙的悠久历史。

来源:静墨守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