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同时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环保产业肩负着重要使命。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那么,南海环保产业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南海环保企业如何用科技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南海环保产业协会如何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就上述问题,南海融媒记者专访了南海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斌。
朱斌接受南海融媒记者采访
携手多方力量
探索“存量市场”时代下产业发展“路径图”
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现场展示了两块从北京市的大气环境监测仪上取下的滤膜,他表示,十年间,北京的PM2.5浓度从80.6降到了30.5,下降幅度达到62%,滤膜也从黑变到了白。和北京一样,这十年全国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的变化。
深耕环境保护行业20多年的朱斌,在看到这些变化时,不禁感慨:“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但也从侧面说明,环保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未来会慢慢进入到‘存量市场’时代。”
如何理解“存量市场”时代?“原来只要成立一家环保公司,就会有活干,有饭吃,因为入行门槛低,客户需求大,现在转入‘存量市场’,就意味着有核心竞争力、有前瞻性的企业,才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资源。”朱斌说,这就要求环保企业要重构增长方式,包括改变商业模式、重视技术储备工作等,而协会也会携手会员企业、友好商协会等多方力量,一起探索“存量市场”时代下产业发展“路径图”,推动环保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朱斌接受采访
朱斌介绍,2025年,协会主要聚焦“链接”来开展工作。一方面,设立南海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镇街办事处,让会员企业能通过协会这座“桥梁”,直接链接镇街环保办等一线的需求。另一方面,链接多方资源,持续举办环境治理技术、清洁生产等专业技术对接会,让供需双方互相加深了解,形成共识,从而促进项目快速落地。此外,协会还将为会员企业和新技术建立链接,例如邀请在“存量市场”环境下仍然有增长的企业分享增长“秘诀”,包括推介新技术、推荐新商业模式等。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链接’工作,在助力会员企业实现新增长的同时,能进一步为南海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保障防线,为南海的经济发展贡献环保产业的力量。”朱斌说。
站在更高的高度看未来
用科技力量守护青山绿水
在访谈中,朱斌还反复提及,环保企业要在“存量时代”重构增长方式,就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要跟多学科的技术进行融合。因为在他看来,环保产业虽然是一个传统行业,但是能用新技术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利用新的技术来提升竞争力。
“老板们要勇敢站出来,积极拥抱数字化带来的产业发展机会。”朱斌连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环保企业是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以前我认为环保设备是冷冰冰的机器,很难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传播,但是在协会里,已经有会员企业尝试着通过视频、网络,把设备、生产环节展示给客户甚至是潜在客户,传播效果很好。”
朱斌介绍柯内特数字化生产情况
“原来,设备供应商把设备一卖,后面跟客户就只保持着叫做售后服务的‘粘度’,但是现在卖的是数字化设备,客户在使用设备后,数据就会通过设备源源不断地传回给设备供应商,那供应商就能洞察到设备在现场运行的情况,甚至可以做到有问题,业主单位不一定知道,设备供应商却会知道,这非常有利设备供应商靠前服务,增加与客户的粘度。”朱斌说。
朱斌也强调说,企业要打破思维的天花板,要用系统性的思维来推动数字化落地,要尽可能地去寻找技术之间的关联性、因果关系,甚至要考虑是不是能够互相赋能。
“数据要素+科技服务”的新环责险模式供需对接会
以朱斌所创办的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柯内特”)为例,回顾其过去的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关键词就只有两个,分别是“环保”和“数字化”。
早在2012年,柯内特敏锐地意识到,大数据大有可为,于是率先将大数据分析模型和算法应用在污染源监管、水环境监测和管控、大气环境监测和管控领域,持续发布并迭代升级一系列数据驱动型产品-猫头鹰排污企业智能监管系统、白海豚河道水质监管系统以及巡城马移动大气监管系统。
不仅如此,柯内特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敢饮“头啖汤”,2023年在广州数据交易所上架“企业环保宝”数据产品,是第一个广东省环保公共数据产品,并实现交易。
企业环保宝数据产品上架
“柯内特把自己定义为行业的先行者及探索者,所以我们一直沿着一条链在探索。”朱斌说,柯内特已经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应用——数据资产——数据流通和交易”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但是作为会长单位,未来还是要带领大家去站在更高的高度看未来,所以正在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去了解新技术的应用,“这是协会当仁不让的责任,也是协会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关注行业“腰部企业”
共同领跑数字经济时代
“柯内特很多创新技术都是在南海落地应用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南海实现0到1,就等于有了根基,就可以更好地在全国复制推广,从而实现从1到N的累加。”提起南海的营商环境,朱斌赞赏有加,同时他也呼吁南海要更加关注营收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的“腰部企业”,“这个群体里未来会诞生一批国家级、省级的专精特新企业,所以当政府主动靠前服务时,这批‘腰部企业’的发展想象力跟依赖度,一定会得到提升。”
“腰部企业”由中小企业成长而来,也是龙头企业的后备队,在企业生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何呼吁关注行业“腰部企业”?“原来行业里的‘腰部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话题很抗拒、畏惧,也很犹豫,因为这个转型就是重塑企业的管理流程,所以实施起来,会受到多方的阻力,而实施周期和效果都有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失败后承受的压力会更大。但是现在DeepSeek的出现,让他们觉得数字化转型是可行的。”朱斌解释说,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开源等特点,已经让很多“腰部企业”主动敞开怀抱拥抱数字化转型。
例如,在不久前,协会在举办“DeepSeek技术实践与创新应用”交流活动时,只预计了50人规模,最后吸引了100多人报名。又如,在日常交流中,不少企业家都表示,希望能够在企业里快速用上DeepSeek,为企业实现新增长助力。
Deedseek交流会
“但是在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基础数据都没有整理好,这时候要借助DeepSeek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实是个伪命题,所以当企业没具备数据治理基础的时候,只能将DeepSeek当成简单的工具来用,不能将其放到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位置。”朱斌说,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中,大部分“腰部企业”还需要政府部门去引导,甚至是助其快速用上DeepSeek大模型。
“我们期待政府能够帮助‘腰部企业’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同时也能从中选育出更多‘科技企业种子苗’。”朱斌说,“很多行业这几年都在经历变化,但是我认为,不管怎么变,只要我们的企业依然扎根在南海这块土地上,我们就一定会有饱满的信心,去面对所有的可能性跟未来。我们也坚信,在南海一定会可以让我们的企业得到成长和发展。”
策划/南海融媒记者 李丹丹
文/南海融媒记者 李春妹
出镜/南海融媒记者 拥忠拉姆
视频拍摄/制作 南海融媒记者 张子健 张志成 范仕杰 廖焜 李丹丹
往期链接:
拉姆有约 | 活力南商,2025如何破局? ——专访南海区总商会会长张伟明
拉姆有约|积极拥抱AI时代 共谱南商发展新篇章——专访西樵总商会会长萧礼标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