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外长到联合国大会主席,贝尔伯克的野心为什么总惹争议?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7 20:17 3

摘要:这位即将卸任,有着诸多争议的外长,真的要代表德国在联合国亮相吗?她又会如何塑造德国的国家形象?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德国联邦政府提名现任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担任2025/2026年度的联合国大会主席。

原本被视为最佳人选的德国高级外交官海尔加·施密德(Helga Schmid)被撤回提名。

此消息一出,德国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引发了对其资历,提名内幕以及德国外交策略的诸多争议。

众多媒体纷纷猜测和分析,这是基民盟为了获得绿党投票而做出的妥协,是政客肮脏的交易。

这位即将卸任,有着诸多争议的外长,真的要代表德国在联合国亮相吗?她又会如何塑造德国的国家形象?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八零后的小镇姑娘,顶呱呱的蹦床运动员

贝尔伯克出生于1980年12月15日,成长于德国汉诺威南部小镇帕藤森(Pattensen)的乡村农场。

她性格要强,雄心勃勃。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热衷于跳蹦床,每周训练多达五次,曾在德国锦标赛中获得铜牌。

网络上流传着一段拍摄于勒沃库森一体育馆的小视频。

穿着红色运动服的德国外长在蹦床上腾空而起,然后毫不费力地在空中连续完成了多个360度的前空翻和后空翻,最后稳稳落下,充满自信地朝着观众微笑。

谈及她挚爱的蹦床运动,贝尔伯克的脸上浮现出难得一见的轻松和满足,目光中充满了自信和热爱,好像回到那个充满激情的少年时代。

可德国网友纷纷表示,人应该发展自己的长处。去做自己真正擅长和理解的事。

所以,建议贝尔伯克重返体育界,去做蹦床教练。或许还能为德国培养几个世界冠军,顺便圆了自己年轻时的冠军梦。

绿党生涯,一路高歌猛进

高中毕业后,贝尔伯克在汉堡大学攻读政治学和公法。后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获得国际公法硕士学位(Master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这也是她学历中不多的亮点。可惜只有短短一年,以至于没有时间好好打磨英语。她蹩脚的德式英语始终被大众诟病。

贝尔伯克积极参与政治, 二十五岁加入绿党,二十九岁当选勃兰登堡州绿党联合主席,三十三岁就成功进入德国联邦议会。开启了“政治新秀”的快速上位。

让我们看看贝尔伯克在绿党(Die Grüne)中的高光时刻:

2018年:绿党全国联合主席之一,德国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2021年:联邦大选的总理候选人。在没有任何政府实务经验的情况下敢直接竞选总理,未免过于急功近利。2021年12月:进入联合政府,出任德国外长,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德国外长。

外交生涯也由此拉开大幕…

贡献无数段子,沦为最尴尬外长

虽然贝尔伯克在蹦床上能精准控制腾跳,在外交生涯中却常常凌空翻滚失控,频频上演让人哭笑不得的外交“名场面”。

让我们回顾一下她的经典搞笑瞬间。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贝尔伯克曾一本正经地对外宣称:“我们站在对方的错误一边。”(Wir stehen auf der falschen Seite des Gegners.)

这句话成功让现场翻译员大脑宕机,也让德国网友集体沉默三秒后爆笑出声。

大家举手提问:“到底是站在哪边?左边还是右边?” 精准答案: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还有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贝尔伯克本想强调,俄罗斯试图抹杀乌克兰的存在。

结果说成:“我们正与一个不存在的国家进行斗争。”(Wir kämpfen gegen ein Land, das es nicht gibt.)这句话又让全场一脸问号:到底是谁不存在?德国?还是乌克兰?

英语口音大挑战,坦克变谢谢和黄瓜政策贝尔伯克的德式英语经常制造外交事故,她浓重的口音给口译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在演讲时说德国将向乌克兰提供“坦克”(Tanks),但因为口音问题,听起来更像是“Thanks”(感谢)。于是,德国的对乌政策瞬间变成了——“德国向乌克兰提供感谢!” 乌克兰官员估计着急了:“不要提供感谢,要提供坦克啊!”她在谈到欧洲农业政策时,硬生生把“Common Policy”(共同政策)念成了“Cucumber Policy”,于是德国制定了一项“黄瓜政策”。“ 我不在乎选民怎么想!”

贝尔伯克的言论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情绪色彩。

比如,她在一个公开场合激情澎湃地宣称:“无论德国选民怎么想,我们都会支持乌克兰!”(Egal, was meine Wähler denken!)

这句话瞬间让德国老百姓炸了锅,纷纷表示:“原来我们的意见真的不重要?”网友们调侃:“终于有个政客敢说大实话了!”,“民主的尽头是‘不在乎’!”

而她自己也因此被政敌攻击,“贝尔伯克,乌克兰有史以来最好的外长”。

▲图片是Kaufmann教授(AfD)颇具讽刺意味地对贝尔伯克竖起大拇指

她在欧洲委员会的一次演讲中声称“我们正在与俄罗斯开战”("We are fighting a war against Russia"),

这句话立即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甚至被俄方用作宣传工具。造成了俄乌战争中的一次外交失误。

贝尔伯克在地理方位和概念上经常混淆表达。在一次外交会议上,贝尔伯克一本正经地说:“德国和澳大利亚是近邻。”(Deutschland und Australien sind Nachbarn.)现场空气瞬间凝固。

她还深情表示:“我们要和北冰洋沿岸国家加强合作,比如……哥伦比亚!”

360度的大转变

当然,贝尔伯克最经典的翻车场面,还是她接受采访时提到,德国的外交政策需要360度的转变,(Wir brauchen eine 360-Grad-Wende!)

这个小小的口误成了政治上的经典笑话,让人记忆犹新。

当她在蹦床上空做着高难度的360度后空翻的时候,网友依然打趣道,看吧,看吧,这才是我们360度外长。她会翻跟头,人嘛,总不可能一无是处。

贝尔伯克为啥打不好外长这份工

贝尔伯克在担任外长期间,始终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原因涉及方方面面,简单归纳,就是野心和实力不相配。

1. 外交经验不足,缺乏专业背景,任职之前无任何国际关系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外交培训。2. 语言能力欠佳,沟通能力不足,表达生硬,不够流畅和精准。3. 处理外交危机能力欠缺,立场强硬,又过于意识形态化。推行价值外交,却又不够务实,未能结合德国的经济现状进行平衡。激进的立场反而削弱了德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4. 党派因素影响,缺乏独立外交影响力,受社民党和自民党的制约,外交政策缺乏连贯性和执行力。5. 过于情绪化,在某些场合表现出急躁甚至敷衍。这在国际外交中被视为极不专业。

总之,任职期间,外交官应该避免的“红线”通通被她踩了个遍。这也是民众对她继续谋求联大主席一职,普遍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的原因。

还有一个额外的原因也大大影响了贝尔伯克的口碑—— 据德国《图片报》(Bild)报道,自2021年12月上任以来,她的服装、造型等费用高达4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10万元),其中27万欧元用于聘请专业造型师,其余用于购置服装、配饰等。

作为外交部长,代表国家形象,得体的着装是标配。但作为倡导环保与节俭的绿党领导人,这笔支出挥洒得相当豪迈,和绿党的理念“可持续性”背道而驰。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笔置装费似乎发挥的作用不大,因为很多时候贝尔伯克的着装并不得体。

▲2023年4月,贝尔伯克访华时的着装

政治转型,想在世界舞台上继续蹦跶

绿党在大选失利后,贝尔伯克野心依旧,嘴上说要回归家庭,但依然不肯轻易退出政坛。

于是转战联合国,力争联大主席职位,要在世界舞台上继续寻求存在感,证明自己仍然有影响力。

她试图给大众传递坚定和自信。希望塑造一种果敢,精练的领导风格。

然而,大众看到的却是:尴尬,矛盾,焦虑,生硬和刻意。

贝尔伯克展现出极强的自信和勇气。无论是年少时在蹦床上的奋力拼搏,还是在竞选、外交场合,亦或是面对批评时,她始终坚韧不拔,毫不退缩。

她的心理素质可谓异常强大,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受外界舆论左右。毕竟,只要自己不感到尴尬,尴尬的就是旁观者。

如果顺利的话,贝尔伯克将在九月前往纽约履职。到时候又会带来怎样的故事和“惊喜”?大戏还未还开始,让我们先搬好小板凳,拭目以待。

来源:德国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