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新技术浪潮下,以开放创新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可持续发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21:04 2

摘要: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1+1+6+N”模式,即1场闭门会议,1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6个主题分会场和其他相

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1+1+6+N”模式,即1场闭门会议,1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6个主题分会场和其他相关对接、展示等活动,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讨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其中,在3月27日下午举办的“主题分会场二:新能源商用车可持续发展”上,重庆长安凯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智发表精彩演讲。

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何毅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所有关注商用车领域的各位伙伴,大家下午好!

我是长安凯程黄智,一个商用车的新人,我是去年从长安的乘用车领域调到商用车,来实现长安商乘并举的策略。刚才一汽、东风相关领导关于商用车领域的发展看法应该是非常专业的,那我从不同的视角,以科技的视角来看一下现在咱们商用车领域里面还有哪些机会或挑战,以及基于假设和验证这一套科学理论来看一看我们长安凯程的探索和实践,也希望同时能给行业提一点建议。

我们觉得现在商用车领域里面,有三个结构性的机会。

第一个是电动化。其实商用车的电动化渗透率目前只有18%到19%,远远没有乘用车这么火热。但是现在进入商用车领域的新能源玩家已经在大批量的涌入,这个“卷”应该是已经,我们希望不卷,但是热闹已经到我们商用车领域了。

我们看一下当前电动化的一个进展趋势,左边这张图是创新曲线,现在商用车已经进入到要突破与不突破的临界点。我们从用户的心理来看新能源,用户为什么买新能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能是我们主机厂说新能源好,但用户不在乎,各说各的。进入第二个阶段,用户认为新能源贵了不买,所以我们提出了油电同价的概念。用户认为贵了不买,说明用户已认可新能源的价值—TCO,新能源的这种节能,经济的适用性还是很好的。同时,以新能源技术为底座这一轮的体验,给用户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另外再基于功能性和性能满足的情况下,新能源带给用户的颜值也是不一样的,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商用车周期很长,一般一个商用车的平台使用8到10年,也该给我们用户换换“衣服”,让他也觉得这个时代也有一些新的东西,在商用车领域里面也可以有一些变化。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油车再便宜也不买,这是我们认为的一个创新的过程,当前在我们认为商用车进入第二个阶段了,贵了不买。所以我们从能源形势来看,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它的能源形式是多样性的,现在汽油、柴油、CNG、甲醇、纯电、燃料电池都是能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需求的技术路线。

目前来看,在新能源商用车这个领域里面,因为目前我们长安凯程主要面向轻型商用车,所以我就轻型商用车一个点,就是载体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90%以上的,就是几个要点。第一在城市配送领域里面,确实给到用户的价值就是让他赚更多的钱,因为商用车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的客户,让我们的用户赚更多钱。第二个产品价格,从原来的10万到现在已经8万左右,例如我们长安的新一代睿行系列干到7.5万元,这就是提到的油电同价或者电比油低。第三个是城市路权,路权在国家层面是做了引导的,包括我们增值税的一些变化是给到新能源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预测2025年客系领域会面临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在现在还没有增量起来的轻客领域,将会迎来一轮新的增长。前期这个领域应该有很多玩家在做,核心的价值用户在慢慢确认,但是价格确实离用户的预期太远,所以我们要在这个价格线上往用户靠近一点,但是往用户靠得太近也可能让我们亏钱,所以这是一个平衡。我们认为2025年宽体轻客会迎来一个爆发期,会快速拓到15%到20%,2026年微卡、轻卡、皮卡会进入一个爆发期,这是我们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是智慧化。我们叫智慧化不叫智能化,这个理论的基础也是之前我在在西北工业大学学习了解到,行业的理论是2016年提出来的体系工程,一个V字模型的系统工程,从需求到需求分解,整车系统、零部件、工艺逐步的验证,但是现在已经不满足这个了,我们是基于模块的系统的工程,它的目标已经不是在做一个大飞机,做一个车,而是为满足一个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所以我觉得商用车也来到这个阶段,要做体系工程,满足以货为核心的运营效率。从货到货的点,我们跟京东、顺丰交流过,现在我们的仓、储的自动化已经基本上实现标准化、结构化,基本上已经是机器人了,但是却在运输过程中是没有实现自动化的。因为道路条件不一样,货物属性不一样,有一定的非结构化的东西存在,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有人和无人会同步存在。虽然需求和场景不一样,但是最终的变化点是满足用户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叫载具也好,运力工具也罢,第一要满足是一个智能终端,至少得联网,得让我们的客户、车主、货源单位或者运营方要能调度这个车。第二是这个平台得可靠,逐步往自动驾驶走。第三是以平台为核心的金融保险得接入,因为现在新能源保险是一个问题,对用户来讲很高,费用高只是反映的结果,那过程是什么?过程需要数据驱动和技术驱动来改变,所以我们认为这一轮竞争里面以运营效率为关键,加速以货为核心的人、车、货、场、仓的多维的创新是关键。

第三个是全球化。昨天刚从泰国回来参加今天这个会议,一个是希望长安凯程要发声,第二个确实希望听到更多同行的心声以及一些好的建议。从全球化来讲,不同地区在商用车这个领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用户认知和政府的认知,会带来不同的新能源的发展结果。在越南、印尼、菲律宾、巴基斯坦等有可能我们的产品是畅销的。但是我们若要坚持长期主义,需要回到这个国家的用户认知去思考怎么投入产品。至少我从泰国的调研来看,当地主要还是以日系车为主,朴素的说法就是五到十年前的产品他们还是接受的。在国外我们产品的第一个是功能性属性,第二个是性能属性,第三个才谈新技术,所以我们先得满足功能和性能。只有把动力、可靠、安全、这些基础满足,才能谈技术。这个时候技术越多越好,造型越好看越好,这就是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和机会。同时还有属地效应,在当地为当地,以差异化的价值加速海外市场的拓展。

所以我们凯程认为目前在商用车整体平稳增长的这个阶段里面,中国的汽车应该是有这三大结构性机会:一个是电动化,一个是智慧化,一个是我们的全球化。

所以基于这样的理解或者叫洞察,我们长安凯程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也给各位领导报告一下。

第一,品牌。大家应该知道我们长安凯程原来的那个品牌标识叫“草帽标”,现在改成数智立方标,它反映在这一轮变革,我们希望成为数字新能源商用车的科技型平台,致力于成为低碳智慧物流价值创新的引领者。长安商用车没有一汽和东风这么长的历史底蕴,我们只有40年,但是我们也希望结合我们乘用车的一些科技创新,以及用户的体验和场景的验证,做一些我们的变化。

第二,技术升级。我们叫商乘并举,因为商用车只能叫大同小异,大的方面都一样,技术底座是一样,但是用户需求是有差异,今天上午主论坛的一些专家也表达了这个观点,多快好省。所以我们基于这样的理解,这几年我们研发了原生数智商用车架构-K01架构,这个架构的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解耦,因为它是非承载形式,所以车体可以多种形变,包括我们的第一个产品V919,同时包括我们后续产品都可以延展成面向电动化智慧物流的产品,既可以面向无人物流的线控底盘产品,也可以面向全球皮卡的不同级别的产品。这上下解耦是全解耦,实现了跟原来有带变速器的优点不一样的价值。但是这里面遇到一个痛点是越野能力,基于这个点上做一些新的功能来满足我们的越野老炮喜欢的攀岩、攀爬、涉水的需求。第二个是软硬分离,我们复用整个长安的SDA架构,所以我们现在以软件定义皮卡,软件定义商用车,这样来实现我们控制器和软件分离,控制器与硬件分离,实现软硬分离,以此实现商用车的多场景定义,无论是物流场景、配送场景、还是自动驾驶的场景,或者皮卡越野场景、户外场景,它可以定义和满足很多不一样的用户需求。最后一个是车云一体,我们希望我们车未来都是联网和互联。我们会把网络按照安全协议和隐私协议让步给我们的物流方,参与方,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数智架构,快速缩短研发周期,减少投入,在商用车小批量,多品种的环境下打造爆品,所以这里面我们也将这个平台共享,包括里面的电池、电驱、底盘、SDA的软件架构等,我们欢迎用户和行业伙伴参与。

第三,产品升级。基于品牌和技术底座,我们已经推出了两个全新产品,一个是对长安来讲是一个新领域的轻客市场,它是基于KO1架构的产品,预计会在今年4月份来与我们消费者见面,希望得到行业和大家的支持,以及媒体的支持。另一个是皮卡领域,我们做了全球首款超级大增程皮卡,虽然现在皮卡领域新能源渗透率不足4%,但是我觉得这种渗透只是一个开始。增程的动力在纯电和燃油领域里面有它的特点的,我们国内用户包含泰国用户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变化,包括驾乘感受和对很多不同场景的拓展,满足用户需求,这也是我们在皮卡领域非常大的尝试,当然后续还会推出系列产品,包括探索版、运动版等。此外还有第三个产品线—无人驾驶物流车,当然现在行业里面有很多玩家已经在做,但我们也希望在这个领域里面通过我们在乘用车领域端到端大模型自动驾驶的技术以及新能源电驱的优势特点,为行业、为客户、为我们的消费者做出一个更好的选择。

第四,服务升级。长安一直以用户为中心,客户就是我们一号工程,所以我们在商用车领域里面也是一样的拥有五大承诺,包括智慧悦心,主动暖心,专业安心,便捷舒心和透明省心。

第五,加速“海纳百川”计划。去年我们的出口量达到了6万到7万的规模,今年将会更多,出口业务里面不仅有我们自己的出口,还有与我们同合作伙伴一起的出口,总体来讲海外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长安凯程按照东南亚,中南美,欧洲,独联体和中东非这五大市场,建立当地的KD工厂、生产基地、以及布局4S店和代理商,一起在当地为当地,同时也希望这一轮中国品牌出海是高品质出海,是新质生产力的出海。

最后对行业也进行几个呼吁,希望一起来探讨。

第一个,标准共建。有三个点,第一是建立适用于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的工况标准。长安的新能源商用车在上市之前都要做大量实际测试,商用车跟乘用车标准存在差异,我们建立了适用于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的工况标准,我们用户有满载,有超重,有各种不一样的情况,所以基于法规的续航与用户的实际运行之间存在15%到20%差距,并不是我们续航是假的,我们都是以国家规定进行测试,所以我们希望把这个平衡起来,以一个更加可行,更加稳健方式表达我们续航。第二个是建立及规范无人智能网联商用车产品准入及路权通行规则。第三个是建议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共享,解决商用车“保费贵、投保难”现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希望行业一起来解决新能源保费高的问题。

第二个,行业共享。第一点我们敞开K01数智架构,邀请行业共同打造。第二点共同开发应用新能源商用车专属电芯,一起研发长续航高于4千到6千次的循环次数的电芯。第三点是海外数据库共建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长安汽车董事长在今年两会提的建议,希望在这一轮大量全球化进程中,建立海外出海的一个共享的信息通道。

第三个,政企共促。我们建议乘用车搞以旧换新,商用车也可以搞,建议将4.5吨以下轻型商用车、皮卡车纳入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提振轻型商用车市场信心。建议加速皮卡扩大全国解禁城市范围,年检标准与乘用车一致,实现“商乘同权”。

以上是我的分享。

智慧伙伴,一路凯程。谢谢大家!

来源:卓众商用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