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0年10月,舒同因领导不力,导致灾情蔓延,死人过多,受到严厉处分,从省委一把手贬谪为章丘县的书记。舒同为此非常委屈,不止一次对女儿说,爸爸被人骗了。
胡耀邦怒斥舒同不够朋友
© 徐敏|文
1960年10月,舒同因领导不力,导致灾情蔓延,死人过多,受到严厉处分,从省委一把手贬谪为章丘县的书记。舒同为此非常委屈,不止一次对女儿说,爸爸被人骗了。
舒同是搞政工出身的干部,他的书法堪称一流,现在电脑中的中文字体“舒体”,就取自他的书法。但他对农业却是完全外行,大跃进时浮夸风盛行,有人欺骗他说,小麦亩产3000多斤,他居然毫不怀疑地相信了,然后按照这个产量数字,下达征粮指标,把农民家的口粮、生产队的种子粮全部征收光了。许多人家只能靠树皮野菜度日,结果饿死了太多的人。到后来,上面追究责任,舒同作为一把手,自然首当其冲。
1962年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上面主动承担了部分责任,重新审查了舒同的问题,觉得处理重了,就把他调到陕西担任省委书记,负责分管文化宣传。
1964年11月,胡耀邦从中央调地方工作,出任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在陕西,胡耀邦和舒同久别重逢,两个昔日的老朋友又走到了一起。
胡、舒二人早在1940年代就是老相识了。1940年,舒同赴延安参加七大,因会议延期,留在延安担任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胡耀邦则同为总政治部组织部长。两个人住的窑洞相距不远,随时可以见面,两人相处融洽,彼此称兄道弟。据舒同女儿舒均均回忆,有时候胡耀邦来找父亲,母亲一定会从院子里摘两个自己种的西红柿,拌酱油辣子待客,再来点花生米,两人吃着喝着能聊一个晚上。
胡耀邦是一个很念旧情的人,他一到陕西,就对陕西省委的人说:“舒同是老同志,不要把他当一般的副书记看待,我是什么待遇他就是什么待遇。”在胡耀邦心里,舒同比他资历老,又是执行上面命令所犯的错误,所以很同情他,也很照顾他。胡耀邦来陕西时,没带家属,舒同是有家属的,所以胡耀邦常常会在星期天到舒同家做客,顺便就吃上一顿。
胡耀邦到陕西后,发现陕西省的粮食总产量一连几年都停留在80多亿斤,单产量是全国最低的一个省,比西藏还低。甚至总产量比1956年还减少了23%,社员的口粮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要靠自留地。棉花单产停留在40斤的水平。
胡耀邦还发现,社教运动中发生了许多左的做法,大批干部、群众、学生被当成敌对分子遭到抓捕或惩办,包括所谓男女关系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胡耀邦提出了“两手抓,双丰收”的口号。在关中地区一手抓粮食,一手抓棉花;在陕南则一手抓粮食,一手抓山货土特产;在陕北是一手抓粮食,一手抓造林畜牧业。对此,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批判他说:“一个人只有两只手,你一手抓粮食,一手抓棉花,哪只手抓阶级斗争?”
西北局在“四清运动”中比较“左”。胡耀邦主政陕西后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予以纠正,并在西北局会议上提出了不同看法。刘澜涛因此和胡耀邦产生了矛盾。胡耀邦怎么也没想到,老朋友舒同竟然站在刘澜涛一边,支持所谓西北局的观点,令胡耀邦感到痛心疾首,气愤地指着舒同说:“你不够朋友!”
在刘澜涛的布置下,西北局对胡耀邦的主张进行了严厉批判,先后批判了101天。胡耀邦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以后睡觉,长期处于超强度工作状态。现在又受到强力批判,思想压力过大,心情郁闷,到1965年3月下旬终于承受不住而病倒了,经医生诊断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有生命危险。
然而西北局和陕西省对耀邦的处境非但不予关心,反而变本加厉,加大了批判力度,胡耀邦被迫检讨了六次都不能过关。直到第十三次批判会后,胡耀邦病倒住院,才暂时停了下来。
对胡耀邦的这场批斗,毛泽东是支持西北局意见的,甚至还说:“胡耀邦要是不革命,就叫他走嘛!”恰好叶剑英来陕西视察工作,看到胡耀邦两头受气,处境艰难,才把胡耀邦带回了北京。舒同在这件事上,不惜得罪老朋友,也要紧跟西北局,令胡耀邦怎么也无法释怀。临走时,舒同在机场想要与胡耀邦握手道别,被胡耀邦拒绝了。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舒同被造反派关押批斗。当时,胡耀邦也被拉回陕西,与舒同等省委领导一起同台批斗。
两人在批斗现场又见面了。舒同已经60多岁,胡耀邦刚50出头。批斗时间长了,身体柔弱的舒同就有点吃不消了。胡耀邦不顾自己也在挨斗,竟挺身而出,冒着激怒造反派的风险对批斗者说:“你们照顾一下舒同,他年纪大了,都站不稳了。”闻听此话,舒同倍受感动,那一刻,他知道耀邦已经原谅他了。
1967年夏天,山东造反派拿着革委会介绍信,把舒同从陕西揪回山东批斗了好几个月。后来,是纪登奎说了一句“舒同还是到陕西接受批斗吧,你们山东就不用管了”,舒同才得以回到陕西。
因为舒同在山东主政时,执行极左路线,整了很多人,被害者在批斗他时,会动手打他。但他在陕西不是一把手,伤害的人不多,加上回到陕西后,对他采取军管措施,“虽然待遇上很糟,但是客观上起了保护的作用”,不再挨打。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专案组发现他有历史问题,逼迫他承认自己是暗藏的“间谍”。
这件事涉及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舒同走投无路,被迫在国民党军校隐蔽了下来。直到从报纸上看到江西红军的消息,才立刻前往投奔。不料刚到苏区,就赶上正在肃反杀AB团,舒同不敢说自己在国民党军校的历史,怕被当作AB成员遭到处决。
1940年在延安那段时间,舒同和胡耀邦成了知己,交谈中,他曾经向组织部长的胡耀邦汇报过自己在国民党军校的情况。文革中,专案组查出了这段历史,认为舒同有叛变行为。舒同坚决否认。后来专案组松口说可以不算你叛变,但起码也是脱党性质!你只要同意减少两年党龄就放你出来。舒同仍然拒不承认自己有脱党问题。
1978年,舒同找到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胡耀邦,希望能回部队工作。胡耀邦不计前嫌,先安排他到中央党校学习,再调他到北京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与此同时,还主持撤销了舒同在山东受到的处分。
晚年的舒同安享家庭生活,从官场人物回归到最适合他个性的书法家。平淡冲和的人生态度,使他的书法艺术日臻完善,并成为中华字库中的“舒体”。1998年舒同去世,享年93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胡耀邦》《舒同》
舒均均口述、程诉整理《马背书法家的从政之路》
来源:阿亮历史OP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