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地球上空接连上演两大天文奇观——云南丽江的-5等超亮火流星划破长空,欧洲多地的神秘蓝色螺旋光晕引发全网猜测。究竟是宇宙来信,还是人类科技产物?中科院与欧洲航天局同步揭晓答案。
3月25日,地球上空接连上演两大天文奇观——云南丽江的-5等超亮火流星划破长空,欧洲多地的神秘蓝色螺旋光晕引发全网猜测。究竟是宇宙来信,还是人类科技产物?中科院与欧洲航天局同步揭晓答案。
3月25日凌晨2时17分,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的监控画面突然被一道刺目强光照亮——一颗亮度达-5等的火流星(相当于金星最亮时1.5倍)自西北向东南疾驰,持续17秒后消散。据《中国陨石光谱数据库》显示,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境内记录到的最明亮火流星事件。
关键数据揭秘:
1. 成分突破认知:通过高精度光谱仪分析,其光谱特征显示为铁镍合金(占比62%)与含碳有机化合物(12%)的罕见混合体。中科院行星科学专家李默教授指出:"这种组合在地球陨石样本中仅占0.3%,可能来自一颗经历过熔融分异的小行星内核。"
2. 生命起源线索:检测到的有机分子包含羧酸类化合物,与NASA在"贝努"小样本中发现的有机物类型高度相似。李教授补充:"这类分子能在星际介质中合成,或为地球生命前体物质来源提供新证据。"
历史对照: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陨石事件中,火流星成分为普通球粒陨石,未检出复杂有机物,本次发现实属罕见。
几乎同一时段,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挪威特罗姆瑟等地夜空中突然浮现巨大蓝色螺旋,目击者拍摄视频在TikTok播放量破亿。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EUMETSAT)通过轨道反演,锁定源头为3月24日SpaceX从佛罗里达发射的猎鹰9号火箭。
科学拆解:
·现象原理:火箭二级发动机在200公里高空释放的剩余肼燃料(约300kg),在电离层超低温环境下形成六水合肼晶体。
·光学魔术:晶体群以7.8km/s速度旋转扩散,与晨昏线区域的太阳风粒子碰撞,引发布拉格衍射效应,形成直径超100公里的蓝色漩涡。
数据佐证:
1. 挪威特罗姆瑟高空雷达测得电离层电子密度异常区,与螺旋出现坐标完全吻合。
2. SpaceX官方确认当日执行Starlink Group 6-43发射任务,二级火箭关机高度恰为198公里。
历史回眸:类似现象曾于2009年挪威上空出现,后被证实为俄罗斯"布拉瓦"导弹试射所致,此次则是商业航天活动首次引发大规模光学现象。
尽管时间相近,但二者实属"宇宙级巧合":
·空间维度:火流星位于地表80-40公里大气层,螺旋光发生在200公里电离层,垂直距离超12个珠峰高度。
·时间差:云南火流星发生于UTC时间18:17,欧洲螺旋光出现在UTC 20:43,实际间隔2.5小时。
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刘伟研究员强调:"这恰反映出人类观测技术的飞跃——20年前,我们可能完全错过这两起事件。"
·火流星观测:4月天琴座流星雨极大期(4月22日),我国西北部或再现负等火流星。
·人造螺旋光:SpaceX计划4月执行12次发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居民可重点关注日出/日落前后1小时。
当自然的宇宙奇迹与人造的科技光华同现夜空,这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注脚——人类在用火箭探索星海时,也在不经意间创造了新的星空诗篇。
来源:遇见H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