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妇女儿童工作十大特色品牌系列展播⑨丨恩施州司法局“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8 03:54 3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省委关于推动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意见精神,展示恩施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恩施州妇联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5周年大会上发布全州妇女儿童工作十大特色品牌及创新典型案例。即日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省委关于推动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意见精神,展示恩施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恩施州妇联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5周年大会上发布全州妇女儿童工作十大特色品牌及创新典型案例。即日起,恩施女性之声将推出系列展播,供大家交流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恩施州司法局“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

★ 恩施州司法局 ★

汇聚法治之光 照亮关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恩施州司法局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为目标,创新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聚焦关爱妇女儿童群体,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为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提供法治保障。

主要做法及成效

01

加强顶层设计,三个聚焦落实精准普法新任务

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州法治宣传教育2023年度“一月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六条措施》,精准推进“滴灌普法”工程实施。聚焦“向谁普”“谁来普”“怎么普”,坚持分类施策,围绕“维护妇女权益”“法护成长”等宣传主题,把妇女儿童作为普法重点群体,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普法。由州妇联牵头“维护妇女权益”主题活动,建立“一月一提示一总结”跟踪调度机制,项目化、清单式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地。全州坚持以“一月一主题”活动为切入点,推动普法、执法两张皮为普法与执法相融合,变司法行政部门“独唱”为各职能机关“合唱”,形成了全员参与普法、全民共享成果的妇女维权普法新格局。

02

突出方式创新,四个着力开辟法治宣传新途径

一是着力于特色化定制。根据妇女儿童的法律需求,编制普法菜单,并制定宣传标语、主题海报、一图读懂等普法产品,全州实现上下联动、内容共享。

二是着力于全媒体联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维护妇女权益”“法护成长”等主题为宣传内容,在全州八县(市)实现同步推送,实现法治宣传电视上有影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公共区域有阵地。全媒体多样化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视频达30万次,州、县、乡、村四级联动,925个微信公众号同步转发达3万余次。

三是着力于全方位参与。充分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百合花”妇女儿童维权宣讲队、普法志愿者、法律顾问和“尖刀班”的力量,开展互助式、服务式和场景式宣传。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深入农村,为留守妇女开展“订单式”法治宣讲,进一步深化妇女法治宣传教育,强化妇女维权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共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等122场次,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589次。

四是着力于本土化特色。结合州情民情和乡风民俗,探索创新本土特色普法模式,打造“山民歌、微喜剧、夜话会”普法“三板斧”,以“接地气”“够有趣”“更精准”的普法方式,为广大妇女群众输出喜闻乐见的普法产品。

03

立足实践惠民,两种模式回应法治服务新需求

一是积极推行“以案释法”模式。围绕“维护妇女权益”“法护成长”普法主题征集发布38则典型案例,让群众在生动有趣的案例中提升法律意识。

二是持续推进“普法+”模式。推行“普法+服务”“普法+调解”“普法+N”工作模式,推动法治宣传与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对接、法治供给与妇女群众需求有效衔接。组织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妇女权益保障纳入其重要内容;借助“枫桥经验”,融合乡村振兴,有效推进基层治理和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截至目前,全州共调解矛盾纠纷4350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219件,调处成功率达97%),助推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经验启示

1

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维护妇女权益”“法护成长”等宣传主题,以《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着力构建妇女儿童维权“大普法”工作格局。

2

深化恩施普法新实践

以强化普法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为目标,开启妇女儿童维权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恩施实践。坚持“以案释法”“院落普法”“评理说事”“漫画普法”,通过读书分享会、法治游园会、法治体检、法治情景剧等,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升法治惠民温度、增强法治素养厚度,营造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浓厚法治氛围。

3

满足群众法治新需求

以满足妇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导向,通过“普法+维权服务”“普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普法+法律援助”“普法+N”等形式,将普法工作贯彻落实到妇女儿童维权立法、执法、司法、公共法律服务全过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妇女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来源:恩施州妇女联合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