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快问快答,王昌龄擅长写哪类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2-19 20:00 3

摘要:第一个边塞诗肯定得选,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咱们现在脱口而出的边塞诗很多都是他写的。

前几天刷短视频,大数据给我推送了一道题,问王昌龄擅长写哪类诗?

A,边塞诗 B,送别诗 C,咏史诗 D,闺怨诗

多选题,请问选哪几个。

第一个边塞诗肯定得选,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咱们现在脱口而出的边塞诗很多都是他写的。

比如他写了很多首《从军行》,其中第四首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他写了两首《出塞》,第一首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首《出塞》没有被选入教材,我们不太熟悉,但只要读一下,马上就能感觉到大漠风沙,旌旗猎猎,冷兵器时代刀刀见血的肉搏战仿佛就在眼前: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这个大家都知道,毫无争议。

但这是多选题,咱们接着看第二个选项,送别诗。

这个记忆中挺模糊的,王昌龄写没写过第一时间想不起来,但是这个得选,因为古代盛产送别诗。

升迁、贬官、旅游、丁忧、回乡等等,只要离开京城,离开常住地,亲朋好友都是要送一下的。《别董大》、《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这类。

王昌龄是著名的大诗人,和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都是好朋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李白听说他被贬官了,马上写了一首。

所以推测,王昌龄肯定也给李白等人写过很多送别诗,只是我们读得少不知道,或者没有流传下来。

但是,王昌龄有一首送别诗很有名,《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时王昌龄被诋毁,他借助这首诗告诉大家,无论外界怎么说,我始终“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冰清玉洁志向远大,你们都不用担心了。

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很多人表明心志,用的还是王昌龄这句。

所以说,王昌龄也擅长写送别诗,第二个选项也得选。

第三个,咏史诗,这个也有。

咏史诗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杜甫的《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标准的咏史诗。

王昌龄也写过很多,之前说过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就是咏史。他还有一首诗题目就是《咏史》,很长,写的是十六国时的王猛。

所以说,咏史诗,王昌龄也擅长。

再回来看这道题,四个选项,边塞送别咏史闺怨,边塞、送别、咏史,王昌龄都很擅长,都有代表作。剩下最后一个闺怨,一时之间想不起来。

并且,你让一个写“匣里金刀血未干”的人写闺怨,整天缠缠绵绵的,你侬我侬的,太割裂了。

这么一想,一道题四个选项,前三个都选了,最后一个应该就是干扰项,不用管了,这道题选ABC。

一看答案,错了。ABCD,全选。

网上一搜才发现,王昌龄的闺怨诗,质量不输边塞。很多我们都很熟悉的诗,经常能看到的,听到上句能主动接下句的闺怨诗,都是王昌龄写的。

比如,他有首诗题目就叫《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是不是特别熟悉?没有缠绵悱恻胭脂水粉,边塞诗人写的闺怨诗也带有边塞色彩。

闺中少妇不知愁,大好春日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去游玩,忽然看到路边杨柳新绿,后悔让丈夫通过从军获取功名。

很简单的一件小事,但是王昌龄是男子,还是经常写边塞诗的,却能把闺中女子的细腻情感写出来,真是什么风格都能驾驭。

王昌龄还写过很多宫怨诗,《春宫曲》、《西宫春怨》、《西宫秋怨》,一听就是失宠宫妃和宫女的心事。还有一组《长信秋词》,写的全是失宠宫妃的幽怨心情: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长信宫通常指太后的居所,班婕妤失宠后,搬到长信宫照顾太后,这里用长信宫代指失宠的妃子。而昭阳殿是赵飞燕的住所,宠妃的宫殿自然夜夜笙歌。

来源:大力侃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