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糖酒会诞生!TA是成都第一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07:00 3

摘要:有着中国食品行业“晴雨表”之称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始于1955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专业展会之一。1987年的春天,成都首次与糖酒会“牵手”;2010年,成都成为春季糖酒会永久举办地;2025年3月25日—27日,第112届全国糖

“过完春节过春糖”

专属成都人的春天故事

糖酒会算得上全国独一份

有着中国食品行业“晴雨表”之称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始于1955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专业展会之一。1987年的春天,成都首次与糖酒会“牵手”;2010年,成都成为春季糖酒会永久举办地;2025年3月25日—27日,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举行。关于糖酒会,成都创造了很多“最”:举办次数最多的城市,最早突破交易额100亿的城市……

而成都与糖酒会

还有一段关于交通的独特回忆

▲成都第一次举办全国春季糖酒会的公交车专线图 (此图由傅天斌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成都首次发行公交车广告车票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全国春季糖酒会上,成都公交车发售了两套广告车票,一套为深圳“怡宝”品牌,另一套为杭州“娃哈哈”品牌,这是成都交通历史上第一次发售公交车广告车票

“怡宝”广告车票共设计了一套3款,分别为“陆角”“柒角”“壹元”,每款又分五色,即浅灰色、浅黄色、浅绿色、浅红色和浅蓝色,该套票共计有15枚,可谓“财大气粗”。

▲“怡宝”广告车票“陆角”套票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而“娃哈哈”广告车票也设计了一套3款,即为“陆角”“柒角”“壹元”,但无识别色之分,套票仅有3枚。

▲“娃哈哈”广告车票“陆角”“柒角”“壹元”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怡宝”和“娃哈哈”早已是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品牌,但想要找齐这两个品牌的成都公交车套票非常困难,大多都已流失或被独家收藏。

成都公交把不起眼的小小车票,演变成为了“商贸之舟”,此后又陆续推出了系列广告车票,票体设计版幅比原来的普通车票增加了6至10倍,纸张甚至还有铜版纸,全彩印刷,被誉为“高端车票,全国第一”

1993年成都公交车发售的“第一套广告车票”,成为了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的交通创新。

开门办公交,品牌“心头爱”

20世纪90年代,为什么国产知名品牌“怡宝”和“娃哈哈”都要不遗余力地在成都打广告呢?因为宣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远远超出了预期。

1991年到2006年的15年间,除了2002年,其余每年的春季糖酒会都在成都举办,各省市的生产商、经销商,以及海外商家纷纷在成都“扎起”,各种品牌的广告也是“满天飞”。

除了传统的街面招牌,如何让品牌广告深入人心,“润物细无声”地潜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公交车广告当然是最佳选择之一,公交车车票更是每个人离不开的。

▲20世纪90年代,成都公交广告公司的站点广告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其时,每一枚广告车票就是一艘船,船上载着品牌商,行驶进了群众的心。

有了怡宝和娃哈哈“走在前列”,各类品牌也纷纷与成都公交合作,推出了“联名”广告车票,如泸州特曲、全兴大曲、剑南春、沱牌曲酒等酒类品牌,雅新床垫、八一床垫、长城床垫等家私品牌,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还有房地产和超市类等各行各业的品牌,也纷纷“挤”上了公交车。成都公交车的广告车票称得上“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成都公交与手机、家电、超市等品牌合作的公交车车票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仅国产品牌争先恐后与成都公交合作,国际品牌的目光也聚焦到了成都公交。国际知名饮料品牌“百事可乐”,联合成都公交广告公司推出了一套“百事可乐公交车票”。

▲20世纪90年代,“百事可乐”与成都公交公司合作推出的广告车票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当时的成都公交公司总经理李祥生认为,推出“广告车票”是一次公交车经营模式的创新,既是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丰收,更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一场变革。

▲20世纪90年代,中巴公交车专线开线剪彩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李祥生常说,“我们要开门办公交,一是要把新思想新理念吸纳进来,二是把企业的创新创造推向市场,只有改革开放,才会有我们企业的春天。”

▲20世纪90年代,著名作家流沙河受邀到成都公交公司授课新闻传播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成都公交车“第一支笔”

“怡宝”和“娃哈哈”与成都公交车广告车票的合作长达10年之久,直至2003年,成都公交车全面实施“IC卡”刷卡乘车,终结了车票的纸质时代,两大品牌才遗憾放弃广告车票。

▲“娃哈哈”品牌纯净水广告车票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但是,“怡宝”和“娃哈哈”仍放不下成都市场和成都公交的宣传影响力,没有了广告车票,其品牌广告就“爬”上了成都公交的车身,随着公交车满街跑。车身广告的设计也没有很大变化,仿佛是把广告车票等比例放大贴上了公交车。

▲“怡宝”品牌公交车身广告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其实,在成都公交广告车票兴起之前,成都公交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尝试开发公交车身广告,随后还延伸至站牌广告,也积累了一些开发公交广告的经验,尤其是车身广告。当时,公交车身广告全是人工手绘的,一辆车的广告绘画周期要七八天,绘制人员是公司内部宣传部或工会的干事,以及美术爱好者。

▲手绘成都公交车身广告。(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在这个“白手起家”的手绘队伍里,许长德是骨干人物。1941年,许长德在成都出生,20世纪60至70年代,他先后在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业务科和工会担任干事,当时成都公交的对外宣传,公共汽车各线路的安民告示大多出自许长德之手,公司内部也称他为“第一支笔”

20世纪80年代初,公共汽车的站桩改造为站棚时,站棚顶上的站牌名也均出自许长德的手笔,醒目大方,别具一格,堪称为成都市街面一景。

▲1984年,在四川美术学院进修的许长德。(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984年,许长德被公司送往四川美术学院进修了两年,他学习成绩优秀,毕业时国画人物、素描、水粉中有两科都得到了90分以上的高分。

许长德回到公司时,原来的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已与成都市电车公司合并为成都市公共交通公司了,他也被正式调到成都公交广告公司工作。公司壮大发展,许长德也成为了“美术高材生”,他在退休前一直从事成都公交广告开发与制作,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的专家。其间,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类书画展获奖,还加入了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和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被聘为成都市诗书画院院士。

成都公交广告的光辉岁月

公交车身广告在广告媒体中具有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优势,车身广告随着车辆运行而往复传播,形成了无数个广告的“点与面”,流动性强、接收率高,提高了大众对品牌的认知度。

▲20世纪90年代的成都公交车身广告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据统计,在大型城市中,一幅车身广告,每天至少有20万人次的观看率。

▲20世纪90年代,在双流机场的成都公交车身广告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世纪90年代,成都16路公交车身“柯达胶卷”广告 。(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生产的红光牌新型17寸黑白电视机面世后,曾在公交车身上投入了50余幅广告,不到半年,其知名度大大提升,称得上妇孺皆知。

成都起重运输机械厂也曾说过:“成华叉车行销全国,走向世界,与成都公交广告是分不开的。”

广州品牌“珠江音响”在一封感谢信中写到:“我们在成都公交公司刊登广告以来,知名度与经济效益同步起飞,已深入万户千家。”

成都佳佳化妆品商店给成都公交致信说:“我们自从在车上刊出广告后,经济效益和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愿我们今后更加密切合作。”

《中国市容报》曾写到:“公交车身广告是广告中的一颗明珠,使人耳目一新,不由得为之叫绝。”

如今,回望广告车票,它已然成为了一张张印照历史的档案,记录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糖酒会而诞生的成都第一套广告车票,是公交车身广告的一次升华,它做到了“人人一枚,人人读之”,也是成都公交敢为创新的生动实践,在成都交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世纪90年代,成都举办糖酒会期间,成都公交与酒类品牌合作推出的公交车车票。(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00年,成都举办糖酒会期间,贴满“奥妙”洗衣液广告的公交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此图由张建独家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成都方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