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唤醒灵魂的艺术,更是滋养生命的土壤。在苏北这片浸润红色基因的热土上,东海县白塔埠中心小学历经百年淬炼,将"适性教育"理念化作润物无声的实践。从1926年石峰小学的琅琅书声,到新时代五育并举的育人探索,这所百年老校始终以"让每颗种子找到最适合的土壤"为使命
教育是唤醒灵魂的艺术,更是滋养生命的土壤。在苏北这片浸润红色基因的热土上,东海县白塔埠中心小学历经百年淬炼,将"适性教育"理念化作润物无声的实践。从1926年石峰小学的琅琅书声,到新时代五育并举的育人探索,这所百年老校始终以"让每颗种子找到最适合的土壤"为使命,在传承与创新中谱写着教育诗篇。
东海县白塔埠中心小学始建于1926年,原名石峰小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百年来,赓续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先后培养出雨花英烈冯菊芬等一批仁人志士。
学校现辖中埠、城后、徐圩、前滩四所完全小学,现有在校生4216名,教职工248名,其中高级教师19名。学校秉持“适性教育”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做适合儿童生长的教育。
在“适性教育”理念指引下,学校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课堂教学,全力推进 “适性课堂” 教学改革,引领教师朝着 “立身、教书、育人” 的方向发展,积极做好“适性养正”四有好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积极搭建教师成长的多元平台,大力鼓励教师以项目作为重要切入点,踊跃投身课题研究之中。引导教师养成阅读、研究、写作的良好习惯,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助力教师实现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在不懈努力下,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征程中收获累累硕果,先后获连云港市小学语文“新教学”课改实验工作合格校、连云港市评价改革试点校、连云港市教学质量奖。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实践心育为基,五育并举。以省内涵建设项目“玩科学”为抓手,以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目标,开展了“创玩科学嘉年华”“畅玩科学欢乐行”主题科创节等科技教育活动,多次获得青少年科技类比赛全国、省级大奖。
其中研究成果《基于'做思共生'的小学'玩科学'实践研究》入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共建示范校、第二批连云港市科学教育综合示范校。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组建篮球队起,学校便踏上了篮球特色建设之路。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坚持不懈。学校坚持以点带面,通过比赛促进训练,以社团活动为突破口,逐步在全校推广篮球运动,形成了 “人手一球,一班一景” 的篮球特色。学校也因此荣获 “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省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 等荣誉称号。
此外,学校还通过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教育,让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多样的艺术社团活动,助力一大批才艺小达人崭露头角,其中作品《西游擂台赛》荣获江苏省学生艺术作品类特等奖 。
在新时期,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党建带队建。学校党总支开展了 “颂建党百年、做时代新人” 等主题教育活动,“三讲三创争先锋” 成功获评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文化品牌。少先队以 “学英雄、做先锋” 文化品牌建设为着力点,开展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等主题活动,传承英雄精神与红色基因,培养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努力培育拥有 “四个自信” 的新时代好队员。
冯菊芬中队拍摄的《菊芬香如故》主题班队会,在 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学校先后被授予 “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 等荣誉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站在新百年的起点,白塔埠中心小学正以"适性教育"为舟,以红色基因为舵,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当篮球撞击地板的节奏与琅琅书声共鸣,当科学创客工坊的灯光照亮求知眼眸,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所乡村学校的突围之路,更是中国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真的生动实践。这里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从不是削足适履的模具,而是让每株幼苗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向着太阳的方向自由生长。
- E N D -
作者 | 吴立向(东海县白塔埠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
责编 | 万明 排版 | 小鸿
初审 | 曹敏 终审 | 邱伟
来源:鸿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