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所没有“围墙”的民营经济学院学什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8 09:54 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今年全国两会,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等内容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2月,重庆召开深入推动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今年全国两会,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等内容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2月,重庆召开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要任务。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在重庆,有一座以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命名的学院,致力于用好用活本地特色资源,打造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培育具有重庆特色的爱国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企业家走向新时代舞台中央一显身手——

去年10月,辽宁锦州宏创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寇丽丽跨越2500多公里,来到重庆参加了一场为期5天的脱产培训。

市场瞬息万变,5天时间对于企业家来说异常宝贵。寇丽丽却觉得这5天特别值:“我学到的不是赚钱的技巧,而是爱国实业家的情怀和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品质。这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像寇丽丽一样暂时放下手中的生意,选择来重庆“充电”的辽宁企业家有50多位,另外还有很多学员分别来自上海、山东、安徽、广东……是什么吸引他们来重庆?

寇丽丽提到的这位爱国实业家,就是重庆人卢作孚先生。他被毛主席评价为“中国近代史上万万不可忘记的人”,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他在抗战时期为中国工业保存了珍贵火种,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

而让他的名字更加熠熠生辉的,是他的爱国情怀。

为纪念卢作孚在运输航运业的突出贡献,西南大学教师创作雕塑作品《伟大的民族之船》。

长江奔涌处,实业报国的精神血脉始终激荡。在卢作孚先生创办民生公司的发源地重庆,有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民营经济学院。寇丽丽等各地企业家正是在这所学校接受培训、开展学习。

“从2019年培养首批1600余名学员,到2024年培养3000多名民企管理者,无论课程版本如何迭代完善,教学的核心始终以卢作孚先生创办的民生公司为样本。”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负责人指着学院墙上的办学历程图说,如今,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的课堂已延伸进智能工厂的车间、红色革命的展馆、生机勃勃的田野……五年时间,这所没有“围墙”的学院正一点一点将卢作孚的爱国情怀,像种子一样播进一批又一批受训民营企业家的心田。

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北碚校区。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初心

用好本地特色资源,让爱国企业家精神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涉及民营经济的内容要及时更新到课件里。”

“要把总书记的讲话和卢作孚先生的爱国企业家精神内涵相结合,补充一些实际案例,让学员更好理解。”

……

近段时间,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教师杜林和同事正在对《卢作孚爱国企业家精神的当代启示》这门课程进行完善更新。

“我们的课件更新速度很快,有时候一年要更新四五次。”作为学院主讲卢作孚精神的教师之一,杜林的任务是结合最新的时代背景,让企业家们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到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卢作孚先生的爱国企业家精神。

和其他民营经济学院不一样的是,卢作孚的爱国企业家精神正是这所学院要广泛播撒的种子。

“卢作孚先生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充分彰显出一名优秀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人格、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负责人用“三个契合”概括卢作孚爱国企业家精神的现实意义:卢作孚先生的崇高风范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论述高度契合,与企业家带领企业攻坚克难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高度契合,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高度契合,“他的事迹是加强对民营企业家思想政治引领的一部鲜活教材。”

2019年4月,在卢作孚先生成就一番事业的北碚区,该区联合市工商联、西南大学创办了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2022年3月,在市委统战部协调推动下,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增设卢作孚研究中心,加挂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牌子,形成了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重庆社院校区和北碚校区“一院两区”的办学格局。此后,这所全国首个以爱国企业家之名命名的省级民营经济学院一直在发挥其独特价值。

“我们建设国家,就要从立脚处起,立脚在什么地方,就从什么地方建设起。”“人生的快慰不是享受幸福,而是创造幸福,不在创造个人的幸福,供给个人欣赏,而是创造公众幸福,与公众一同欣赏。”……在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北碚校区213教室,这个能容纳100人上课的教室墙上,挂着6幅卢作孚的名言,卢作孚铿锵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在这个充满实业救国强国精神的空间里,学习卢作孚精神,更能让企业经营管理者体会到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

“讲好讲透讲活卢作孚爱国企业家精神。”杜林说,这是学院成立5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为此,学院组织教师钻研,邀请专家开展研讨,开发并实时更新《中华商道与卢作孚企业家精神》《卢作孚企业经营管理之道》等特色课程,不断挖掘、深化、拓展对卢作孚爱国企业家精神的认识,持续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无可替代的精彩内容吸引着众多企业家学员。据统计,去年该学院仅是承接来自北京、上海、辽宁等10个省(市)的市外培训班就有45个,占比达81.8%。

独特的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吸引了更多关注目光。2021年4月,全国工商联授予学院“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025年1月,学院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启动共建“优秀企业家精神学习基地”。

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民营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助力川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开展理论教学。

探索

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一流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基地

“我没想到,这个培训有一半课都不是在教室上。”去年7月,重庆德凯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飞龙参加了市经济信息委和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共同组织的“2024年重庆市制造业领军企业家培训班”。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几乎一半的课程是在教室以外开展的,晚上还特意安排了学员们非常喜欢的内容——观看纪录片《卢作孚》。

“不知不觉5天就过去了,意犹未尽。”叶飞龙至今仍然能够清楚地记起,在卢作孚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宜昌大撤退时,对卢作孚先生舍身救国的敬佩之情。在观看《卢作孚》纪录片时,他又和同学一起讨论卢作孚传奇一生的场景,耳畔时时响起老师讲述的当代企业家应该将企业责任与家国相连的道理。

“课堂内外相结合,让我不仅学得懂、记得牢,还对自己的事业有所思考。”叶飞龙在结业心得中写道:几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一位民族企业家的非凡智慧与家国情怀。特别是卢作孚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给我很大启发。我将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下功夫,积极倡导发扬企业家爱国精神,把企业发展得更好。

“学院的一大特色是没有‘围墙’。”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积极将课堂从室内向户外延展。依托卢作孚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红岩革命纪念馆等40余处现场教学基地,形成体系化的教学点和现场教学线路。

“船王故事,万万千千;选说一段,民生之帆。那是1938年秋天,侵华日寇鲸吞华北、占领上海、攻破南京、兵逼武汉。国破家亡之秋,人民受难之时,卢作孚等人撤离武汉来到宜昌。宜昌什么景象?嚯,弹丸之地,聚集数万难民……”

前不久,在卢作孚纪念馆空坝上,一场极具感染力的评书表演吸引了培训班学员的目光。一张桌子、一块醒木、一把折扇,还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将学员拉回到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讲评书的是北碚区文化馆副馆长刘晓山,他还有一个身份: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的兼职教师。他表演的这段评书名为《宜昌大撤退》,是专门为学院开展培训“定制”的,如今已成为每次培训的“保留节目”,深受学员欢迎。

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培训生动化、具象化、可视化,学院专门创作了《梧桐树下》《卢作孚》《民生之帆》等情景教学、评书、影视教学作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我们抓住‘卢作孚企业家精神’这个牛鼻子,在打造特色班次、特色课程上同步发力。”他介绍,在开设特色班次上,以“问题导向+分层分类”打破传统教育“大锅饭”模式,结合民营企业家实际需求和文化能力结构,打造了“政治铸魂”领航班、“行业龙头”精英班、“创新渝商”提升班、“创业新星”培育班等品牌班次。

在打造特色课程上,围绕“历史基因+现实痛点”创新推出评书、舞台剧等多项情景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多种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据统计,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目前的经典课程达到近200门,卢作孚企业家精神相关的特色课程达21门,组建起“党政领导+业界精英+专家学者+企业典范”的百人师资队伍,跨市合作单位达到21家。

刘晓山用评书的形式为学员讲述宜昌大撤退的故事。(本版除署名外均由受访单位供图)

传承

学员停下生意参与山火救援,要做社会进步的贡献者

“肉,多装点,装满!”

“让消防队员及志愿抢险人员吃饱饭,才能有力气战胜山火。”

2023年夏天,重庆遭遇了极度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气温一个多月都在40℃徘徊,北碚缙云山发生了大面积山火。面对肆虐的山火,在北碚经营餐饮门店的金泉第一时间关闭自己的门店,停止对外营业,组织全体员工为现场抢险人员供应盒饭。

“步行街的各位商家,缙云山山火形势严峻,现需要大量灭火器,请大家积极捐出,两点前送到饭店门口,我们统一送往救火现场。”准备完盒饭,金泉又在微信群号召大家捐消防物资,筹集灭火器。

在与时间的赛跑中,金泉及时将2600份盒饭和330个灭火器送到救火现场的消防人员和志愿者手中。

“这样的企业家真是好样的!给你点赞!”面对社会各界的夸奖,金泉想起了自己之前在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学习时深深印刻在脑中的那句话——人不是为己的,人是为社会的。

这句话是卢作孚说的,后来也成为了金泉的座右铭。

这一年,金泉参加了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举办的北碚区餐饮协会专题培训班,被卢作孚为救国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所震撼。她认为,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像卢作孚先生一样,将企业发展与爱国情怀紧密相连,“只有这样,企业未来发展步伐才会更加稳健。”

金泉说,从那以后,卢作孚的爱国企业家精神就是鼓舞她的精神力量。停下生意参与山火救援就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这样的精神。

在重庆,像金泉一样的学员还不少。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正是当代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生动缩影,也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家精神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如今,民营经济发展再次迎来春天,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怎么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增强吸引力?

“我们将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一流的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基地。”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负责人表示。

阳光照在北碚校区213教室的墙上,卢作孚先生的名言“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闪着光亮。这座没有“围墙”的学院,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卢作孚“天下事都难。我们若能战胜艰难,天下便无难事”的商道哲学和爱国情怀在新时代迸发澎湃动能,为打造民营企业家心之所向的精神家园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周尤)

数读>>>

200 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经典课程达到近200门

21 卢作孚企业家精神相关特色课程达21门

100 组建起“党政领导+业界精英+专家学者+企业典范”的百人师资队伍

1000 成功打造全市“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 推动‘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精品线路,开展现场教学数千人次,跨市合作单位达到21家

13万 已累计开展来自北京、上海、辽宁、四川、山东、广东、安徽、陕西、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市外培训班185期,培训学员超13万人次

记者手记>>>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谈企业家爱国

周尤

近日,谈起“为什么要创办一所非营利性的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创办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话振聋发聩——教育是事业,不是产业,企业家应为社会做贡献。

回溯中国近现代历史,张謇“实业救国”的壮志、卢作孚“宜昌大撤退”的壮举、荣氏家族“以商养学”的胸襟,都在用行动诠释着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企业家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强调企业家精神,强调企业家爱国,绝非简单的情感号召,而是关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

真正的企业家从来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他们深谙“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企业的基业长青”的道理,在民族危难时毁家纾难,在百废待兴时实业报国,用行动定义了企业家的精神海拔。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这组数据背后,是企业家群体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现实图景。从“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到涉农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再到制造业龙头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正在转化为突破增长瓶颈、重塑竞争优势的实践力量。

民营企业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家是全市宝贵财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既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面向未来的选择。期待更多企业家把个人理想、企业愿景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书写商业文明与家国情怀交相辉映的时代华章。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