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胡适、莫言、董明珠,皆善待“骂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05:35 2

摘要:所以,面对“骂声”,现代又有一句名言:“经得起多大的掌声,就经得起多大的骂声;经得起多大的赞美,就经得起多大的诋毁。”这是面对“骂声”应有的胸襟和正确态度。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被骂”,千古以来就是如此。尤其在现代网络社会里,网上的“骂声”无处不在,肆意抹黑、诋毁、贬损、攻击他人的言论泛滥成灾。

所以,面对“骂声”,现代又有一句名言:“经得起多大的掌声,就经得起多大的骂声;经得起多大的赞美,就经得起多大的诋毁。”这是面对“骂声”应有的胸襟和正确态度。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名人大家是如何善待“骂声”的:

2500多年前,当孔子听到有人骂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时候,他立刻前去请教,并做出了周游列国的重要决定,尔后写就了《论语》,成为了千古圣人。

100年前,当胡适遭遇他人长达十多年的讥讽和谩骂时,他从不回骂,从来不怨恨骂他的人,相反还能替骂人者着想,胡适说:“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善待“骂声”的胡适不仅成为民国文化圈里很多人的良师益友,还终成一代国学大师。

10年以来,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便遭遇质疑声和骂声不断,但莫言不惧毁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言做到了风雨无阻“定风波”,顶住骂声完成了自己从“小说家”到“剧作家”的华丽转身,推出了划时代的剧作《鳄鱼》等,相继出版了《晚熟的人》《不被大风吹倒》等畅销书,也彻底打破了多数作家获得诺奖后再也写不出大作的“诺奖魔咒”!

面对那些毫无新意、老生常谈的“骂声”,莫言还公开“求骂”:“要骂我的话,请找点新鲜的词,好好骂。”莫言还说:“一个人,如果到了70岁,还顶不住骂,那就白活了!”

如今的莫言依旧红红火火,生气勃勃,不仅没有被“大风”吹倒,反而越发受到世人的尊崇和敬仰!

近年来,董明珠也遭遇一些负面舆论和骂声,有人问董明珠:“网络上的一些评论,比如说骂你的,你会在乎吗?”董明珠说:“网络上的评论我都不看,骂我,他就天天骂呗,反正他没事干才会骂,他自己要是工作忙,他还有心思去骂吗?”

从孔子到胡适,从莫言到董明珠,他们无不有一颗“包容”的心,既不会恼羞成怒,也不会兴师问罪。如果你也遭遇他人骂声,你会如何处之呢?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有人骂是幸福。任何人都是因为挨骂,才能向上进步。挨骂的人,应有雅量把别人的责骂当作自己追求上进的依据,如果对挨骂反感,表示不愉快的态度,就失去了进步的机会。能挨骂是宝贵的,应当以感谢的心接受。”

也正如莫言所说;“有人批评能进步,骂声如肥催大树。”

俗话说:“不挨骂,长不大,不挨批,长得低。”善待“骂声”,成就自己,有更大作为,是对“骂声”的最好回答和反击!

做一个“骂”不倒、“骂”不怕的人,要习惯活在骂声中和敌意里,要习惯在骂声中成长壮大自己。人生之大境界皆在于此,事业之大成功皆在于此!

来源:幽默妙语解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