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至22日,第六届“世界绿色行动日”庆典暨2025生态文明学校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以道法自然、达天人合一;创绿色世界、望生态文明”为主题,围绕“世界绿色行动321:贯通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迈向生态文明”主
3月21日至22日,第六届“世界绿色行动日”庆典暨2025生态文明学校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以道法自然、达天人合一;创绿色世界、望生态文明”为主题,围绕“世界绿色行动321:贯通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迈向生态文明”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转型与绿色发展。
“世界绿色行动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绿色世界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绿史中心”)与马来西亚《环环相扣》生态文明传播中心于2019年3月21日发起,旨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挑战,凝聚国际力量,推动生态文明转型,催生生态文明学校,孵化未来绿色公民,造福社会与环境。弘扬环境优先、生命第一、生态和谐、资源共享与持续发展等五大绿色行动观。
本次论坛线下会场在马来亚大学举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卢风教授、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长顾问拿督陈耀宗博士、绿史中心联合创始人马来西亚著名企业家拿督钟岩般先生和《环环相扣》会长李达华博士、马来西亚绿色校园建设联盟-水滴课堂发起人陈美仪女士、深圳零废弃中心主任毛达博士、绿史中心的清华师生、《环环相扣》的顾问和理事,以及各界专家学者围绕“推广生态教育、传播绿色文化、培养绿色公民、构建生态机制、 联合全球力量”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绿史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的校风“行胜于言”反映了清华人的实干精神,在环保运动史上,人们也非常重视行动。1969年,著名历史学家罗德里克·纳什就发表了《圣巴巴拉环境权利宣言》,在宣言结尾他倡导发起一场针对环境的行为革命,要求人们发自内心地去改变由来已久的对自然、对环境的种种不当行为。次年,美国就有大规模的群众发起地球日运动。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形成并发布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6月5日由此成为“世界环境日”。“诸多历史实践表明,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付诸行动,生态文明才有可能实现。”
“世界绿色行动日”重视公民行动的力量。梅雪芹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六年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绿史中心与马来西亚的各界的朋友携手,影响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绿色行动当中,来自中国、马来西亚以及世界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加入到了绿色行动军的队伍。“‘321’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条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线图。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行动起来,将知识和理念付诸行动,呵护地球呵护环境,力求带来更大的改变!”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