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全链监控!济南水务集团临空水厂3月31日并网,打造东北部供水“新动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10:10 2

摘要:目前,济南水务集团建设的临空水厂所有机组已调试完毕,具备通水条件,3月31日将正式并入市政管网,供水范围主要是小清河以北临空经济区及机场片区。3月25日,在临空经济区,济南水务集团临空水厂建设项目部工程管理科科长李敏向记者介绍,随着设备终端最后一项水质检测数据

春风送暖、万物焕新之际,济南东北部一座新水厂顺利如期建成。

目前,济南水务集团建设的临空水厂所有机组已调试完毕,具备通水条件,3月31日将正式并入市政管网,供水范围主要是小清河以北临空经济区及机场片区。3月25日,在临空经济区,济南水务集团临空水厂建设项目部工程管理科科长李敏向记者介绍,随着设备终端最后一项水质检测数据合格,这座日处理能力达9.5万立方米的智慧化水厂已做好通水准备,即将成为保障东部城区用水安全的新引擎。

全工艺链数字孪生,

构建供水“最强大脑”

走进临空水厂中央控制室,映入眼帘的是巨型屏幕上跳动的三维水厂模型,它实时显示着沉淀池浊度、滤池水位、阀门运行状态等几十余项关键参数。李敏指着智慧化控制平台界面介绍:“我们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打造了这座智慧、节能、高效的现代化水厂。通过传感器与实体设备实现毫秒级数据同步,前端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水厂运行数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预测与优化,进而实现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控制。”

数字孪生技术如同水厂的“最强大脑”,让水厂的每一个运行环节都尽在掌握。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水厂运营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厂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实现设备状态评估和预测性维护。

三重水质屏障守护,

打造“泉城标准”新标杆

针对南水北调原水特性,临空水厂采用"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工艺。采用“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池+次氯酸钠消毒”的工艺路线,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微生物和有害物质。针对原水水质情况,适时启动超滤膜处理工艺,多屏障、多措施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在出水口检测站,记者看到在线仪表显示浊度值稳定在0.2NTU以下。"我们执行的是严于国标的内控标准。"水质化验人员出示了检测记录,水厂配备了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对原水、过程水和出厂水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保障市民喝上“放心水”“优质水”。

优质服务运维升级,

编织供水安全立体网

为积极践行济南水务集团"慧行化清流、润物细无声"的核心理念,济南临空水厂在建设之初就一直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推进。水厂不仅承担着供应生活用水的重任,其服务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临空水厂构建了"端-边-云"协同体系。

李敏展示移动终端:"从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查看水厂各工艺设备运行数据,如有异常,将会启动应急预警,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将给出解决问题方案并启用应急处置装置。这种实时决策支持,极大提升了水厂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避免了突发故障带来的水质影响或其它损失。”

近年来,临空经济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特别是像济南综合保税区、中欧产业中心、比亚迪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进驻,用水需求量增长迅速,随着临空水厂正式通水日期临近,济南东部供水格局将迎来全新升级,及时解决了这一片区的供水需求。

这座集智能监测、动态优化、预测运维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厂,不仅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更成为济南水务集团智慧化升级的示范样本,引领泉城供水事业迈向新的高度。(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李少庆 通讯员:张昊哲)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