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乘风2025》的初舞台,51岁的曹颖一亮相,没等来多少惊叹,反倒是造型先引发了满屏的问号和吐槽。尤其是那顶被指“贴头皮”的假发和一身粉嫩超短裙的搭配,瞬间将这位昔日的“国民女神”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网友直呼“看不懂”,“审美还停留在20年前”。
《乘风2025》的初舞台,51岁的曹颖一亮相,没等来多少惊叹,反倒是造型先引发了满屏的问号和吐槽。尤其是那顶被指“贴头皮”的假发和一身粉嫩超短裙的搭配,瞬间将这位昔日的“国民女神”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网友直呼“看不懂”,“审美还停留在20年前”。
想当年,《乌龙闯情关》里的霍水仙,那可是多少人心尖尖上的白月光,灵动自然的气质独树一帜,无论是做主持还是演戏,都透着一股让人舒服的清新劲儿。这份“少女感”曾是她的金字招牌,也是无数观众喜爱她的原因。可时间不饶人,曾经的“白月光”也难免染上岁月的痕迹,脸上的细纹、皮肤不再那么紧致,这些都是自然规律。
问题在于,当这些自然的变化遇上似乎刻意追求“年轻态”的造型时,视觉上的冲突感就来了。如今活跃在镜头前的她,却被一部分观众贴上了“强行扮嫩”、“精致土味”的标签。看看同台竞技的陈德容、叶童等同龄女星,各有各的韵味,而曹颖似乎格外执着于高马尾、亮片短裙这类带有明显时代印记的元素,仿佛直接从二十年前的港风杂志里抠出来的。更尴尬的是,那顶引发争议的假发,边缘处理似乎不够完美,意外暴露了发际线后移的“小秘密”,让“显老”、“状态不佳”的讨论更加甚嚣尘上。
网络上的声音五花八门,批评的声音相当尖锐。有人毫不客气地指出:“她这不是输给了年龄,是输给了那份硬要装嫩的心。是不是直播带货赚快钱久了,审美也跟着网红化,真当网友还吃20年前那一套?”这话虽然扎心,却也点出了不少人的观感——认为她的风格与当下的审美趋势脱节,甚至带有一种不合时宜的“土气”。这种评价,对于曾经引领过一代人审美的曹颖来说,无疑是残酷的。
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比较温和的网友表示理解,认为曹颖的审美可能与她本身热情开朗、积极阳光的性格有关。她就是喜欢明亮的色彩,喜欢充满活力的打扮,这或许是她表达对生活热爱的方式。还有人提出建议,觉得如果曹颖尝试换个风格,比如剪个利落的短发,穿上剪裁合体的西装,说不定能展现出又帅又飒的另一面,反而更显气质。
曹颖这次的造型争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乃至整个社会对中年女明星那套拧巴又苛刻的“双重标准”。嘴上喊着“拒绝年龄焦虑”,鼓励女性拥抱每个阶段的美,可转头看到50+的女星穿上超短裙、扎起高马尾,键盘就忍不住噼里啪啦敲出“违和”、“装嫩”、“辣眼睛”;这边刚赞美完某位女星“优雅老去”真女神,那边又可能把另一位脸上自然出现的皱纹、略显疲惫的状态骂上热搜,嫌弃“美人迟暮”、“状态不好”。这种矛盾的态度,让身处其中的女明星们左右为难。
是迎合所谓的“少女感”标准,冒着被嘲“装嫩”的风险?还是选择所谓的“优雅老去”,又可能被嫌弃“不够精致”、“放弃管理”?似乎怎么做都难以让所有人满意。曹颖的选择,或许在她看来是最能展现自我活力的方式,但在部分观众眼中,却成了“审美掉线”的证据。
审美这东西,本就带有极强的主观性,不同年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与其一味纠结于曹颖的穿着打扮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大众期待,不如看看这背后折射出的,对于女性,特别是身处聚光灯下的中年女性,我们这个时代复杂而矛盾的目光。时间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止容颜的变化,如何在岁月的淘洗中找到与自己和解、并被大众接受的风格,对每一位曾经辉煌过的女明星而言,都是一道不小的难题。而对于我们这些看客,或许少一些“指点江山”的苛责,多一份对个体选择的尊重和理解,相关的讨论才能更有建设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吐槽”和“站队”的层面。毕竟,能再次站上舞台本身,对曹颖而言,已是一种勇气和对演艺事业的热爱。
来源:潮流荣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