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视”界,光塑“睛”彩!关于全光塑近视手术的那些事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8 10:59 2

摘要:近日,株洲爱尔眼科医院开展“呵护‘视’界,光塑‘睛’彩”眼健康科普活动。眼科医生系统讲解了屈光不正病理机制及现代屈光手术技术进展,介绍全光塑技术在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中的临床应用。

近日,株洲爱尔眼科医院开展“呵护‘视’界,光塑‘睛’彩”眼健康科普活动。眼科医生系统讲解了屈光不正病理机制及现代屈光手术技术进展,介绍全光塑技术在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中的临床应用。

(“AI算法+3D建模+光迹追踪”全光塑近视手术个性化方案设计)

一、屈光手术为何要个性化设计?

1. 眼部参数的个体差异

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状体密度等参数的细微差异(标准差范围0.2-0.5D),可影响光线折射路径。传统屈光手术主要基于球镜与柱镜度数设计标准化方案,难以综合考量角膜高阶像差(HOA)、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等复杂光学参数,术后视觉质量优化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2. 视觉功能需求的场景化特征

数字视觉时代对视觉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动态视觉切换、夜间驾驶等场景,对眩光控制、对比敏感度、立体视觉等功能指标提出挑战。

例如,一位经常夜间开车的司机,若术后眩光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驾驶。个性化手术方案通过光学路径优化,可提升复杂视觉场景下的功能表现。

二、全光塑如何实现“一人一方案”?

【术前全眼光学建模】

传统屈光手术在术前检查中获取的眼部参数相对有限,全光塑技术通过光迹追踪实现全眼多维度数据采集(包括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厚度、眼轴长度等多项参数),并基于AI算法构建3D数字模型,完成角膜形态与像差分布等光学特征的标准化映射。

例如,针对暗瞳直径≥6.5mm患者,传统手术可能难以较好优化光学区设计以降低眩光,而全光塑技术可优化提高患者术后夜间视觉质量。

术中双激光协同系统

1、飞秒激光制瓣

飞秒激光像一把高度精密的外科手术刀,能够实现个性化角膜瓣制作,有助于降低术后干眼症发生率。

2、准分子激光消融

基于术前3D模型生成个体化切削方案,采用变能量密度分布技术,配合智能眼球追踪系统,实时补偿眼球运动导致的切削偏差。

全光塑技术可优化术后角膜形态,提升视觉清晰度与对比敏感度。

三、全光塑适应症说明及流程规范

全光塑手术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近视患者:

1、有明确的摘镜需求,且年龄18周岁及以上的近视散光患者(特殊情况除外,如择业需求、考学要求、高度屈光参差等);

2、对术后效果持有客观、合理的心理预期;

3、屈光状态基本稳定,具体参数要求:球镜度在0至-11.0D区间,近视散光不超过4.5D;

4、通过InnovEyes SightMap眼科综合测量仪检查,所有指标符合手术标准;

5、LASIK术后角膜参数要求:

● 角膜瓣下临界厚度位置 ≥250μm(建议≥280μm)

● 角膜总厚度 ≥400μm

全光塑技术具备全眼定制的特性,在改善视觉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于因职业或生活需求对夜间视觉清晰度、敏锐度有较高要求的群体,如驾驶员、夜间作业人员,以及对视觉精细度有较高要求的医疗、科研、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工作者,全光塑技术可作为一种可选的屈光手术方案。

在进行全光塑手术前,需要进行多项术前检查,以此评估角膜形态、暗瞳直径、泪膜稳定性等指标,确认眼部状况符合屈光手术的质量控制要求。

不同的近视手术方式各有其优势。由于每个人的眼部条件存在差异,具体是否适合选择全光塑手术,需要经过严谨的术前检查,并由眼科医生综合评估眼部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手术指标。

来源:湖南医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