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从年初开始,全国铁路建设便以昂扬之势有序推进,成为稳增长的有力支撑、调结构的关键抓手、惠民生的暖心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从年初开始,全国铁路建设便以昂扬之势有序推进,成为稳增长的有力支撑、调结构的关键抓手、惠民生的暖心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稳增长: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今年1至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5.4 亿元,同比增长5.1%。进入2月份,重庆东站进入静态验收阶段,西安至延安高铁全线隧道贯通,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铁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立竿见影。在投资端,铁路建设涉及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多个上游产业。以衢丽铁路跨320国道大桥建设为例,其施工过程中对钢材、水泥的大量需求,直接带动相关企业的订单增长,促使工厂加大生产力度,拉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在消费端,铁路建设项目汇聚大量施工人员,他们在当地的衣食住行等消费,刺激了周边商业的繁荣。此外,铁路建成通车后,运输成本降低,物流效率提升,进一步激发沿线地区的商业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稳增长的强大助推器。
调结构:推动运输格局优化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公路运输在货物运输中占比较大,带来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随着铁路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高铁网络的加密以及货运专线的建设,更多货物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例如,陕西在推动西延、西康等高铁项目建设的同时,谋划铁路专用线项目,释放既有铁路通道货运潜能,促进大宗物资运输 “公转铁”。通过这种运输结构的优化调整,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碳排放,助力产业结构向绿色、高效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整个交通运输格局朝着更加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惠民生:铺就百姓幸福出行路
铁轨延伸,惠泽民生。对于百姓出行而言,新铁路线路的开通极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让出行更加便捷。像池黄高铁开通后,串联起长江经济带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让“上午玄武湖赏湖景,下午迎客松下品毛峰”成为现实。在货物运输方面,铁路部门对电煤、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的精准保供,保障了民生需求。在煤炭运输上,充分发挥大秦、唐包等煤运大通道作用,确保冬季供暖等能源供应;在粮食运输中,科学制订方案,加强运力保障,为端稳 “中国饭碗” 提供坚实支撑。此外,铁路部门还不断提升客运服务品质,优化餐饮、供水等旅途服务,推出学生票优惠资质在线核验等创新举措,让百姓出行体验更加美好。
在未来,随着铁路建设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继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贡献磅礴力量。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