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碧成 随笔:电影《刮大风》观后感

摘要:自从11月10日在西安蓝溪国际洒店参加“看电影《刮大风》 陕北非遗我传承”专题研讨会以来,一股遮天蔽日的黄风一直在脑海中刮个不停,多么期待那股黄风把我刮到影院。

电影《刮大风》观后感

作者:惠碧成

自从11月10日在西安蓝溪国际洒店参加“看电影《刮大风》 陕北非遗我传承”专题研讨会以来,一股遮天蔽日的黄风一直在脑海中刮个不停,多么期待那股黄风把我刮到影院。

12月1日,这个期待终于在西安大悦城博纳影院如愿以偿。

多年没进电影院,这天,突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由横山商会精心组织的这场“留住陕北记忆,传承陕北非遗”电影专场分别在1号、10号厅播映,400多人观赏《刮大风》,并与主创团队分享他们的喜悦与快乐。

在一个半小时的播放过程,我紧盯银幕,生怕漏掉每一个镜头和每一行字幕。力求把影片中所描述的场景与遥远的儿时记忆和父辈的讲述进行无差别的精准对接。在边观赏边思索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十年磨一剑,真不易!《刮大风》主创团队在没有资金支持、没有政府背景、没有专职演员的“三无”情况下开启影片创作模式,这是一种追求艺术成功的原动力。他们通过“化缘”和演职人员的奉献精神,组建起这样一支业余队伍,其中的艰辛和无奈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执著的文化理念、坚定的创作信心和钟爱家乡的情怀,这部影片或许只能停留在剧本上睡大觉,甚至夭折。因此,从影片的策划到11月28日全国公演的艰难十年里,我们可以窥视出主创团队契而不舍的专注精神,领略陕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陕北人的犟劲和倔脾气。这是一个值得点赞和尊重的主创团队。

二、《刮大风》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创新。电影《刮大风》既不是故事片,也不同纪录片,而是对传统影视模式的探索与突破。影片还原再现了陕北文化和陕北风土人情的诸多原貌,可以俗称为记忆片。在一些人眼里或许是“另类”,不上档次。演员全部来自地道的横山当地普通人。影片通过祈雨贺牲拜跪牛菩萨,牧羊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热烈欢快的迎娶红事和悲凄哀伤的白事场面等零散片断,还原了渐行渐远,逐步被后人淡出遗忘的历史场景,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的祖辈与自然灾害抗争、与多舛命运抗争的顽强与无奈。虽然不具有电视剧、故事片的连续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但是,它的原生态表现手法,给观众留下古朴纯正、厚重真实的印象;让人有一种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感觉。

三、启迪后人,笑向人生。这部影片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必将勾起对那个苦难岁月的回忆与眷恋,而对于年轻人和走出黄土地的新生代来说,或许就是一个独撰的故事和传说。这部影片的立意和深远影响,正在于让人们了解陕北文化的根脉所在,感受黄土人所经受的艰难困苦与奋斗精神。从而引导后人了解先辈们的生存环境和乐观豁达的情绪;铭记先辈们融进黄土,在喜怒哀乐中坦然面对生活的态度。传承陕北文化,赓续黄土血脉,在奋进中书写精彩人生。

《刮大风》,刮走的是模糊不清的记忆与昔日苦难,留下的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基因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愿陕北大风 刮向大江南北,刮向长城内外。

作者简介:恵碧成,陕西清涧人,研究员职称。曾在西藏边防戍边卫国近20年。历任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副政委,中国航空工业西安远东公司宣传文化部部长、党委机关书记、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副秘书长、专家;中国航空作家协会会员、《商道》、《企业文化纵横》等杂志编辑。

先后出版《雪域梦痕》、《真情写碧空》、《雪山魂》、《往事归梦》等文学专著。他撰写的各类作品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航空报》《陕西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商道》《当代中国诗人诗选》等刊物和网络媒体登载。还先后参与了《陕西职工教育读本》、《中国9910在行动》、《陕西航空工业英模谱》《企业家列传》等专著的编纂工作。

来源:环球经典原创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