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营销开始「娱乐至死」,魏建军决定走向台前「说人话」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4:45 3

摘要:没有高喊“遥遥领先”,也没有把友商拉到台前对比,魏建军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架构进行了系统性讲解。

头图来源 | 网络

没有高喊“遥遥领先”,也没有把友商拉到台前对比,魏建军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架构进行了系统性讲解。 “不是什么灵光一现,也不是做了一个什么梦,我就觉得两个电机在前边,总有一个电机不工作,......。所以说是不是在后桥加一个电机。”谈及Hi4的设计初衷,魏建军如是说道。 Hi4是长城汽车在2023年推出的一套混动四驱架构,并率先搭载到枭龙MAX身上。这套技术架构解决了四驱的成本、操控、性能、节能等所有问题,旨在“两驱价格实现四驱体验”。 ‌但在市场前期,Hi4一度败给了市场营销。并导致枭龙MAX上市之后销量反向平平。 虽然Hi4技术败给了市场营销,但其却用市场口碑力挽狂澜。 随着Hi4在后续不断裂变出Hi4-Z(泛越野四驱架构)、Hi4-T(强越野四驱架构),这套技术打动了消费市场最懂技术的一批人——越野用户。借助越野用户的口碑效应,坦克Hi4-T、坦克500 Hi4-Z、哈弗猛龙Hi4开始发力,先后在细分市场占据头部位置。 经过时间的淬炼,消费市场的胜利天平还是落在技术党身上。 或许是认为迟来的胜利仍会显得对技术党不够公平。对此,年逾六旬的魏建军再次走向台前,在第二代Hi4架构发布会上,他将这套技术掰开揉碎了进行讲解,用“说人话”的方式向营销党发起反击。 第二代Hi4会首发搭载到全新哈弗枭龙MAX上,而一切的升级点,主要集中于安全可靠性和能耗经济性上。

“有了两驱,为什么还要四驱?”

魏建军在发布会上提出“每个家庭都需要四驱”的概念。 消费市场已经用明晃晃的案例论证出四驱比两驱安全。在发布会上,魏建军引用了北美交通局和保险业数据,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普通品牌,同等里程下四驱车事故死亡人数仅为两驱车的一半。 比如在雨雪天气,地库变得湿滑结冰时,两驱车往往容易打滑,而四驱车则能确保平稳上下坡。在湿滑的高速公路上,四驱车因其更好地抓地力和操控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刹车失控和转向不足的情况发生 这是由于四驱车比两驱车的抓地力更强。 不同于简单的四驱结构,第二代Hi4采用“前轴发电驱动+后桥独立电机”布局,可实现50:50轴荷分配,这种布局解决了传统混动车型前轴过重导致的操控失衡问题。 并且通过前后轴间扭矩0-100的全范围自由转移,当两轮顶在障碍无法越障时,可以用其余的驱动轮驱动车辆,完成越障和脱困,这样的越障高度优于传统双电机车型。 Hi4搭载1.5L混动专用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85kW,峰值扭矩140N·m)与150kW后桥电机(峰值扭矩350N·m)。并智能扭矩矢量控制(iTVC),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分析驾驶者动力需求、车速、驾驶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盘转角等信息,通过摄像头、雷达等路况信息作为补充,智能识别不同的用车场景,进行每10毫秒实时监测路况,动态调整前后轴扭矩分配。 以爬坡场景为例,Hi4调节前后轴的扭矩输出,将打滑轴扭矩分配至非打滑轴,增大非打滑轮的扭矩输出,从而减少打滑发生,提升车辆的爬坡性能。 官方实测显示,搭载第二代Hi4技术的全新枭龙MAX最大爬坡度≥60%。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第二代Hi4还具备节能特性。 节能通过软件和硬件两个策略实现。 软件方面,第二代Hi4采用了智能断开系统,当车速大于63km/h即可实现后桥半轴断开,减少后电机拖拽损耗,高速油耗降低0.4—0.7L/100km。 再比如前后双轴能量回收,相比于传统双电机特定工况下60Kph电机回收功,第二代Hi4回收功率极限为110kph,是传统功率的一倍。 硬件方面,第二代Hi4还对包括电池包、发动机、传动系统进行了优化,以降低传动损耗的策略提高经济性。 在发布会上,第三方公证机构公证显示,搭载第二代Hi4的全新枭龙MAX ,全程馈电状态下,油耗为4.6L/100km;从100%电池电量降到12%,平均油耗为3.7L/100km。

魏建军反击营销玄学

在营销占据舆论高地的行业竞争,对不会讲故事的车企并不友好。 小米SU7发布会上,雷军对SU7的车漆工艺大书特书。在后续周鸿祎探访哪吒工厂的直播中,周鸿祎问张勇,“哪吒的车漆工艺与小米比如何?” “我们工艺甚至比SU7还要好。”周鸿祎显然不满意张勇的回答。“那我们为什么不主动对外讲呢?” 一时间,张勇语塞。 “营销系统对不起研发团队的努力”“我们的传播做得确实很烂”,张勇不止一次对营销团队表达不满。 最终不会营销的哪吒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场中,暗自挣扎。 被车企营销所左右的舆论场,乱象频出。这也激起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 比如,部分车企为博取关注,频繁使用“全球首搭”“超越百万豪车”“500万内最好”等夸张表述‌。 长安汽车董事长公开批评此类行为,认为“广告无底线”损害行业公信力。 有的车企为了凸显自身产品力的强悍,公开拿友商做对比,并引发争议。 中汽协也指出,部分企业通过发布销量周榜、月榜等碎片化数据制造“内卷”,甚至通过操控水军或虚假宣传扰乱市场‌。 也有行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车企宣称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欧盟五星安全认证”等荣誉,“但实际仅购买奖项衍生服务(如参展资格),或使用过期、非权威机构认证误导消费者。”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在吉利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谈到智能驾驶相关问题时表示,近年来汇总国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百花齐放,但有很多车企一推出智驾就号称“遥遥领先”;更有企业一年前还说“智驾是一场骗局”,一年后又说自己是“智驾的引领者”。 桂生悦认为,这些企业发出的声量之大,让许多消费者或是兴奋,或是疑惑,影响了人的判断。但他认为,只有把智驾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企业,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这也是魏建军在发布会上倡导车企“说人话”的初衷。其希望用平等的营销理念助推市场趋于理性,以“产品竞争”为导向进行良性竞争。 他痛批行业惯用“吊打”“遥遥领先”等表述实为“技术自卑”的表现。据悉,2023年车企发布会中“重新定义”一词被滥用293次,但78%的“创新”实为行业通用技术。 魏建军认为,此类包装手法掩盖了技术同质化问题,加剧消费者认知混乱。 痛批车企营销的同时,魏建军也在反思车企“技术传播脱离用户认知”。 他指出,车企发布会普遍滥用技术术语,例如长城内部在Hi4技术传播中累计使用超过800句技术参数,甚至他自己作为技术发明人也难以理解。 “当(发布会)PPT念完了,台下的媒体老师也醒了。”魏建军说。

来源:帮田讲心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