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佛经记载及传统典籍文献,目的在于进行人文历史科普,增进文化认知,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存其理性。
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佛经记载及传统典籍文献,目的在于进行人文历史科普,增进文化认知,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存其理性。
世人皆知白玉蟾是南宗五祖,精通丹道,著有《海琼玉净集》《和月轩集》等道门经典。
相传他在武夷山修行时,得到太上老君亲授秘法,参透了长生不老的奥秘。
可这三九秘法为何能助人长生?
末重玄机又藏着什么样的天机?
原来,这里面还有一番不为人知的故事。
南宋宁宗开禧年间,武夷山上云雾缭绕。白玉蟾正在洞府中打坐,夜色已深,一轮明月高悬。他每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长生不老的真谛?
他研习过各种丹法,钻研过无数道经,可始终觉得差了点什么。正当他沉思之际,洞府中突然金光大作,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踏空而来。
白玉蟾一见此人,立即跪拜:"弟子拜见太上老君!"
老君面带微笑:"玉蟾,你在武夷山修行多年,可知长生之道的真谛?"
白玉蟾恭敬答道:"弟子虽遍览道藏,研习丹法,却总觉得还未参透其中奥妙。还请老君指点。"
老君缓缓点头:"长生之道,不在丹药,不在符咒。今日我传你三九秘法,你且用心聆听。"
老君继续道:"三九秘法共分三重,每重九法。这其中暗合天地人三才之妙。第一重九法,讲究修身养性;第二重九法,讲究炼气养神;至于第三重九法..."
白玉蟾听得入神,老君却话锋一转:"我且先与你细说第一重九法。修身先要炼心,心不动则神自安。要知道,心如猿猴,总爱乱跳,必须先把这猿心降服。"
"其一,清心寡欲。人心被七情六欲所困,欲望越多,烦恼越重。清心便如明镜,照见本性。"
"其二,戒躁戒懒。修道贵在持之以恒,太急则伤气,太懒则废功。要像山间老松,不疾不徐,四季常青。"
"其三,养浩然正气。天地间正大光明之气,能滋养万物。修道之人当以正气养身,邪气自消。"
白玉蟾若有所思:"老君,弟子见许多人追求长生,服食丹药,却依然未能长生,这是为何?"
老君道:"他们只知服食丹药,却不知修心养性。药虽能延年,却难以长生。真正的长生之道,在于明白生命的真谛。"
"其四,顺应自然。天有四时,地有阴阳,人要顺应天地之理,不可强求。就像江河入海,水自东流。"
"其五,存善念,除恶念。善念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恶念似寒霜凛冽,损人损己。"
"其六,修身先正己。己不正,难以感化他人。要如青松傲雪,自有一番气象。"
"其七,知足常乐。人心不知足,如深渊难填。知足之人,方能静心修道。"
"其八,持身有度。太过即溢,不及则枯。修道如烹小鲜,火候要恰到好处。"
"其九,心平气和。心不平则气乱,气乱则神散。要学会在纷扰中保持内心平静。"
白玉蟾听得入神,正要继续请教,老君却道:"第一重九法已传授完毕,你且记在心中。至于第二重九法..."
老君忽然神色一凛,面露深意:"第二重九法与第三重九法才是这三九秘法的精髓所在。这两重玄机,直指长生大道的核心。你要知道,分三重传授,另有玄机。这其中的关窍..."
老君继续道:"第二重九法,重在炼气。气为形之本,神之母。"
"其一,采天地之正气。天地之气,清浊共存,须知采其清而弃其浒。清者养形,浊者伤神。"
"其二,行气如九河归海。气机运行,要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自然流转,不可有丝毫阻滞。"
"其三,心气相依。心为主,气为臣。心正则气顺,心乱则气逆。要懂得心气相通之理。"
"其四,气聚神凝。气能聚则神自安,神安则形固。要明白气聚神凝之道。"
"其五,含光默照。收敛其光,内照本心,不使外露。藏光于内,养气于身。"
"其六,虚极静笃。心要虚静,犹如深潭,能容万物。虚静之境,乃气之本。"
"其七,守中抱一。守住中道,不偏不倚,方能见本性。中正安和,气自调顺。"
"其八,气行周天。任其自然,不可强求,如天行健,自强不息。周天之运,贵在自然。"
"其九,返璞归真。去除杂念,回归本性,方能见道。返本归真,气归于元。"
说完第二重九法,老君接着传授第三重玄机:"这最后九法,才是长生的真谛。"
"其一,认识生死。生死原是自然之理,明白这个道理,方能超脱。要知生死如昼夜,本是一体。"
"其二,看破执着。世人总执着于形骸,不知色身如幻,唯有本性长存。放下执着,方见真机。"
"其三,明心见性。心若明镜,照见本来面目,方知生命真谛。明心之后,性自显现。"
"其四,超越是非。是非只是世间相对,要能超越二元对立,方见真理。超越之后,道在其中。"
"其五,物我两忘。忘却外物,忘却自我,方能与道合真。物我双忘,真性自现。"
"其六,随缘不变。外在虽变,本性不改,如此方能长生。随缘之中,守住真常。"
"其七,了悟空性。万物皆空,唯有觉性长存不灭。空性之中,见真如性。"
"其八,圆融无碍。通达事理,圆融无碍,方能自在。圆融之境,道在其中。"
"其九,证道归真。明白本性,回归真如,便是长生。归真之后,道在其中。"
传授完毕,老君语重心长地说:"这三九秘法,表面看是二十七个修炼方法,实则暗合天地人三才之道。第一重九法修身,对应人;第二重九法炼气,对应地;第三重九法见性,对应天。三才合一,方成大道。"
"玉蟾,你要记住,真正的长生,不是延年益寿那么简单。长生之道,在于超越生死,明白生命的真谛。形体虽有生灭,本性却永恒不变。修行的最高境界,不在于追求永恒的形体,而在于认识永恒的本性。"
白玉蟾闻言大悟,对长生之道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明白了,长生不是追求肉身不灭,而是要识得本性不生不灭。从此,他不再执着于炼丹服药,而是专注于修心养性,了悟生命真谛。
这便是白玉蟾得道的真实故事。那些认为他得到某种神奇丹方的人,却不知这三九秘法的真谛,原来是教人认识生命的本质,超越生死的界限。正如老君所说,长生之道,不在追求永恒的形体,而在于认识永恒的本性。这才是长生不老的真正奥秘。
来源:文化剖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