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季节更迭之时,沙尘天气便悄然现身,尤其在春天更是频繁造访,给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人们生活与环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摘要:沙尘不仅让自然环境受损,也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同时也对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那么,沙尘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春季多沙尘?沙尘天气来临,我们该如何应对?
沙尘不仅让自然环境受损,也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同时也对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那么,沙尘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春季多沙尘?沙尘天气来临,我们该如何应对?
沙尘天气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变得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 沙尘天气按照能见度大小可分为 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 四类: 浮尘是指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则是指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则是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当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时,即为强沙尘暴。 沙尘天气中的 沙尘颗粒 是我们受到伤害的主要来源,沙尘颗粒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长石等成岩矿物,以及云母、高岭土、绿泥石等粘土矿物。 分析表明沙尘颗粒还包括 铵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等,这些并非起源于尘土,可能是沙尘颗粒在飞行中吸收了其它的大气污染物,而提高了它的伤害力。 沙尘天气的形成,就像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复杂“配方”,这个“配方”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条件: 持续强劲的大风、丰富的沙尘源,以及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 大风对沙尘天气的影响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还决定了沙尘的传播方向、范围、强度以及持续时间。
大风能够卷起大量的沙尘形成沙尘暴,并随着风向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这种强劲的风力往往与特定的天气系统有关,如冷空气南下、气旋过境等。
同时,大风还影响着沙尘暴的浓度和扩散范围,随着大风的持续吹拂,沙尘颗粒会不断被卷入空气中,形成更加浓厚的沙尘暴。此外,大风的持续时间也是影响沙尘暴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如果大风持续时间长,沙尘暴也会相应持续更长时间。
沙尘源就像是沙尘天气的“原料库”,它提供了大量的沙尘颗粒供大风携带。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沙漠、戈壁、干涸的河床以及裸露的农田等,地表覆盖的松散沙土和尘埃颗粒构成了丰富的沙尘源。这些地方的土壤疏松、植被覆盖差,容易在大风的作用下被吹起形成沙尘。并且,沙尘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沙尘暴的规模和强度,如果沙尘源广泛且深厚,沙尘暴可能会更加猛烈和持久。
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在沙尘天气的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低层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空气垂直运动增强,这有利于沙尘颗粒的抬升和扩散。这种不稳定性通常与冷暖空气交锋、气压梯度增大等因素有关,在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下,即使风力不是特别强劲,沙尘颗粒也容易被卷起并随风传播。此外,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还可能引发对流天气,如雷暴等,这些天气现象会进一步加剧沙尘的扩散和混合。
我们介绍了沙尘天气形成的三个必备条件,那么问题又来了,大风、沙尘源、不稳定的低层大气不是季节限定,但为什么沙尘天气总是频繁出现在春天呢?这是因为,以上三个条件 同时具备 的时候,才会出现沙尘天气。专家介绍,冬季多数时候是西北高气压,在动力上缺乏低气压对沙尘的抬升力,此外,冬季相当一部分沙源地被冰雪覆盖,不易扬起沙尘。夏季多发东南风和西南风,沙尘失去向东南传输的条件。秋季有时也会遇到西北高气压与低气压共同作用的情形,但由于沙源区周边植被没有完全凋落,沙尘很难被大批量的搬运迁移,即使引发沙尘天气,在频率与程度上一般都弱于春季。 一般只有到了春季,产生沙尘天气的动力、沙源、传输作用三个条件才能同时具备,因此春天多发沙尘天气。 近年来,沙尘天气开始逐渐减少,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掌握沙尘来袭的应对措施: 关注天气预报: 沙尘天气来临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了解沙尘暴的强度、范围和影响时间,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减少外出: 沙尘暴天气时,尽量减少 外出,特别是老人、儿童和呼吸系统有疾病的人群应尽量避免 暴露在沙尘暴中。 做好防护: 如外出,应佩戴N95口罩或其他防尘口罩,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沙尘颗粒。同时,佩戴防尘眼镜或使用湿毛巾遮住眼睛,减少沙尘进入眼睛的机会。 保持室内清洁: 沙尘暴结束后,可以打开门窗通风,帮助室内空气流通。清理室内沙尘时,应佩戴口罩,以避免再次吸入沙尘颗粒。
来源:智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