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6岁北大研究生当食堂阿姨”一事引发热议。这位名叫黄女士的毕业生,2022年从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毕业后,选择留校成为北大餐饮中心的一员,目前作为管培生在食堂轮岗,被学生亲切的叫做“黄妈”。
近日,“26岁北大研究生当食堂阿姨”一事引发热议。这位名叫黄女士的毕业生,2022年从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毕业后,选择留校成为北大餐饮中心的一员,目前作为管培生在食堂轮岗,被学生亲切的叫做“黄妈”。
26岁的黄女士,研究生专业为健康传播。她透露,自己曾前往互联网大厂实习,然而每日被KPI追着跑的工作节奏让她不堪重负,“我本身抗压能力不算强,那种被工作任务推着走、时刻紧绷的状态,实在难受”。与之相比,在食堂的工作虽需从早站到晚,是体力上的辛苦,但睡一觉便能恢复,让她感觉轻松许多。“在食堂工作的时候,比在互联网大厂快乐多了,这段时光特别美好。”黄女士说道。
据了解,黄女士2022年入职北大餐饮中心时担任文员,2023年7月转岗为管培生。按照管培生培养计划,需要在各个基层岗位轮岗,以熟悉食堂运营全流程,为今后走向管理岗位积累经验。谈及职业目标,黄女士表示,不想与他人比较,自己满足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她希望能一步步晋升,成为食堂经理。“这份工作好不好,全在于自己的感受,自洽远比所谓的体面重要。”
2023年5月,黄女士曾发帖称,研究生两年期间也经历过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后来,她决定留在北大食堂工作,希望大家能吃上便宜健康又好吃的饭。“不是做食堂经理,不是做厨师,也不是做打饭阿姨。”她还称,自己在食堂里做了一个健康餐窗口,让菜品从“更少油、更少盐、更少糖”开始。
面对外界“北大研究生当食堂阿姨是否大材小用”的质疑,黄女士回应,这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为此她放弃了不少高薪工作,身边人起初也十分诧异。她还解释,这份工作既无编制也无北京户口,收入与食堂效益并无太大关联,自己用心工作是出于对这份事业的尊重。
黄女士的经历撕开了“高学历必须匹配高门槛职业”这一固有观念的口子。在当下996盛行、“35岁危机”笼罩的职场焦虑环境中,她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成功并非只有身着西装、出入写字楼的“精英人设”这一种模样,在灶台前为师生打造健康饮食的踏实耕耘,同样也是成功的体现。
来源:大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