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张策教授课题组博士生招生启事(人工智能与生物实验平台结合方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8 16:10 3

摘要:张策教授,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纳流控芯片研发及其在生物医用、高通量诊疗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张策教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曾在瑞典、新加坡、瑞士及美国多所顶尖科研机构任职。2016年回国,获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称号。

张策教授,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纳流控芯片研发及其在生物医用、高通量诊疗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张策教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曾在瑞典、新加坡、瑞士及美国多所顶尖科研机构任职。2016年回国,获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称号。课题组在《Nano Letter》《Science Advances》《PNAS》《Lab on a Chip》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涵盖生物大分子动态行为微纳流控芯片生物分析检测医疗诊断应用等。

课题组与华芯微鱼(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形成强有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华芯微鱼成立于2023年,总部位于苏州,是一家专注于将人工智能数字化控制微纳流控芯片深度融合的生物科技企业,致力于打造面向活细胞类器官斑马鱼模式动物的全流程自动化实验平台。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AI驱动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数字微液滴自动化平台智能细胞培养监控系统等,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生物标志物识别、类器官构建等多个前沿领域。公司在西安、苏州和扬州布局三大科研中心,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和一流实验平台。

我们诚邀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自动化系统交叉研究感兴趣的优秀学子,加入我们的科研团队,具体方向包括:

1. 人工智能+实验自动化平台搭建:开发基于AI的智能控制算法与自动化流程,用于实验平台的任务调度、样本处理和数据分析。

2. 人工智能+实验反馈系统:设计实时反馈与自适应调控系统,实现实验过程的智能调节和质量监控。

3. 人工智能+图像数据处理:研究生物实验中的高维图像处理算法,用于细胞识别、轨迹追踪和形态学分析,提升实验结果的精度与效率。

专业背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物理、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硕士研究生。

科研能力:具备良好的编程基础(如PythonMatlab),了解常用AI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有交叉学科研究经历者优先。

团队精神: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沟通协作能力,愿意在跨学科环境中开展研究。

语言能力:具备良好的英语文献阅读与科研写作能力。

欢迎加入张策教授科研团队,与华芯微鱼公司共同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的生物实验未来平台,携手迈向科研创新与产业转化的新高地!

来源:公务员小课堂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