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亮,一场始料未及的翻车!被抵制是自找的?

摘要:最新一期《再见爱人》播出,李行亮麦琳敞开心扉,和好如初,网上的舆论风向就变了。

李行亮可算是玩砸了。

就在今年,凭借《再见爱人》,他天天上热搜成了流量担当。

身价那是蹭蹭往上涨,新综艺、热度这么高,商演都纷纷找上门来。

最新一期《再见爱人》播出,李行亮麦琳敞开心扉,和好如初,网上的舆论风向就变了。

网友们开始抵制他的商演活动,一个接一个的。

说起来,李行亮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呀,那是早有定数的。

或许,从一开始,他想要的,就不是离婚,而是翻红。

只不过,他没想到,这届网友没那么好骗了。

11月21日的时候,江苏的某个商场邀请李行亮来参加12月的开业庆祝活动呢。

可没想到的是,这事儿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遭到了网友们超级强烈的抵制。

你去看那评论区,全都是要求“取消李行亮”商演的留言就跟刷屏似的,一条接着一条,根本停不下来。

原来啊,邀请李行亮这事儿,是早在节目争议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确定好的演出计划的。

主办方还表示,他们不仅早就定好了,而且连定金都已经付出去了。

可是现在,李行亮因为在节目里的表现,让群众很不满意,没想到会遭到了大规模的抵制。

主办方也说了,虽然取消李行亮的演出,他们会亏损一部分演出费,但是呢,他们还是会站在群众这边的。

这事儿还没平息,另一波又起了。

商场开业活动这边还没个结果,李行亮的另外一个商演又出问题了。

11月30日的时候,芒果台和移动的联合商演名单一公布,好家伙,李行亮的名字明晃晃地就在上面呢。

这名单一出来,又一次引发了网友们强烈的不满情绪。

网友们那是相当激动,评论区里留言像雪花一样不断,甚至还有人直接打电话举报,要求李行亮退出这个商演。

在节目一开始,李行亮和他的妻子麦琳的婚姻生活那叫一个状况百出,争吵不断、矛盾重重的,把看节目的观众们都带入进去了,大家可都动了真感情,大家觉得李行亮太可怜了,全网都在骂他妻子麦琳。

可谁能想到呢,这在观众眼中矛盾大得不得了的两口子,到最后竟然手拉手和好了。

这时候观众才反应过来,自己就像个大傻瓜,就跟路边平白无故被踹了一脚的狗似的。

总结起来,就是网友们特别讨厌公众人物进行自我炒作。

李行亮被网友抵制,真的是一点都不冤。

作为公众人物参加综艺,往往都是冲着名和利去的。

要知道,巨大名利背后往往藏着不少风险。

他在带着妻子麦琳上节目之前,就应该想到可能出现最坏的情况。

李行亮这人,可精明着呢,也很有心机。

刚上节目的时候,他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个爱老婆的“绝世好男人”

他能扮丑来给麦琳庆祝生日,还专门跑到上海去给麦琳买青团。

再看看麦琳呢?

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本性暴露在镜头之下,结果她那些发疯的行为和各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遭到了全网的批判,网友们都直接称呼她为“颠婆”

在讨伐麦琳的同时呢,全网都在同情李行亮。

甚至好多女网友都说:“我很少这么同情一个男人”

可是随着节目不断播出,李行亮的心机就慢慢藏不住了。

在综艺镜头下,每个嘉宾都要接受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审视,任何一个小举动都可能被放大去解读。

李行亮和麦琳这对夫妻,从节目开播起,就轮流被网友审视。

先不说他们具体的言行,光是在网上引发的这一场又一场的舆论风波,就全都是负面消极的。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他们这是在传递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和婚恋观,会给大众带来不良影响。

这种剧情发展的走向,让很多网友都怀疑,这是不是按照脚本演的炒作啊,是不是用畸形的婚恋观来博取流量呢?

“黑红也是红”。

你瞧,就因为麦琳和李行亮,芒果台这次可真是赚得满钵满钵的。

自从麦琳被全网骂出圈以后啊,节目里对三对嘉宾的资源分配,就麦琳和李行亮这一对可绝对是遥遥领先。

整个剧情的发展走向,就像是有人在故意把麦琳往更“坏”、更无理的方向去引导发酵。

就说那次“熏鸡事变”吧,大家都在大骂麦琳的时候,芒果台可机灵了,立马就在视频底下挂上了熏鸡的链接。

但这次芒果台可玩过火喽,舆论就像脱缰的野马,根本控制不住,全网都在嘲讽,甚至都开始对麦琳进行人身攻击了。

麦琳都被上升到男女权问题、人格问题的高度了,都快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了。

再这么下去,可真就没法收场了。

节目里呢,其实也有透露了一些麦琳未播的细节,像麦琳大月龄引产导致腰椎脱落这样的事儿,这可是葛夕说出来的,那说明他们肯定聊过啊

可奇怪了,这些片段为啥不放出来呢?

不管是麦琳、李行亮的想法,还是芒果台剪辑方面的考虑,这其实都是他们在舆论上做文章的证据呢。

也不是说把这些信息放出来麦琳就不会被骂了,只是如果在节目里透露这些内容的话,多少能分散一下火力,不至于让舆论发酵到社会问题这么严重的程度。

就像网友1说的那样,芒果台又想顾全自己的面子,又想得到实际的利益。

舆论发酵起来之后呢,就开始害怕引发社会问题,也担心嘉宾承受不了。

到最后收场的时候啊,只能把责任推到那些“搞不清事实”“太容易代入”的观众身上,这可真有点不地道了。

现在直接把网络舆论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流量经济之下,“臭名也是名”、“黑红也是红”的价值观,正在带偏网络风气。

李行亮不是“黑红”翻车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

如今,李行亮被大规模抵制,就是对全网最深刻的教训。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来源:Insdaily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