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准备就绪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8 17:45 2

摘要:3月28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赛音胡都嘎苏木查干敖包嘎查的平茬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数台平茬机械高效运转,伴随着阵阵轰鸣,将过高过密的黄柳整齐截断。这一热火朝天的作业场景,正是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标志着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一场大规模的生态改

3月28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赛音胡都嘎苏木查干敖包嘎查的平茬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数台平茬机械高效运转,伴随着阵阵轰鸣,将过高过密的黄柳整齐截断。这一热火朝天的作业场景,正是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标志着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一场大规模的生态改善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即将拉开帷幕。

对黄柳进行切割。

在平茬现场,技术人员寸步不离,实时指导作业。他们紧盯平茬深度关键参数,确保完全符合科学标准。作为沙地固沙的先锋植物,黄柳对于沙地生态稳定起着关键作用。现场技术人员介绍:“平茬是黄柳养护和沙地治理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刺激黄柳萌发新枝,强化固沙能力,还能为后续植被的优化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物资全部就绪。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忙碌的工人们大多有着另一重身份——当地牧民。牧民温都斯一边熟练地整理着平茬后的枝条,一边笑着分享:“过去觉得这些疯长的黄柳没什么用处,参与治理工作后才发现,它们浑身都是宝,对沙地治理十分关键。”温都斯还说,从去年11月起他就加入了治理队伍,每个月能有9000多元的收入,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还能为家乡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心里特别满足。

温都斯的经历并非个例。锡林郭勒盟推行“谁的草场谁申请、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政策,采用“以工代赈”模式,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农牧民可依据项目内容,参与网围栏架设、工程固沙、人工补播等工作,并通过人工、机械入股获取劳务报酬。这一举措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又为农牧民开辟了增收渠道。

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每一卷网围栏。

在正蓝旗的物资储备场地,同样是一片忙碌景象。参与沙地治理的企业积极储备物资,大量黄柳种苗整齐排列,这些种苗将在后续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沙地重披绿装的“希望种子”。除此之外,各类网围栏物资堆积如山。网围栏能够有效减少牲畜对沙地植被的过度啃食与践踏,为沙地植被自然修复提供空间和时间。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每一卷网围栏,确保质量合格、数量充足,为围封禁牧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大量黄柳种苗进行装运。

自2025年启动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前期准备工作以来,正蓝旗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多部门,深入重点区域,与农牧民深入交流,签订沙地治理协议,大力宣传沙地治理的重要性,获得了农牧民的广泛支持。在治理规划上,结合沙地实际,制定了科学详尽的方案,涵盖飞播灌草、工程固沙、封沙育草、人工种草等多种治理手段。

正蓝旗林草局副局长苏伦高娃说:“正蓝旗2025年计划投资4.55亿元,实施‘三北’六期工程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异地治沙128.87万亩,治理面积在全盟居于首位。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苗木、黄柳条、草料、草种、网围栏水泥桩等物资全部就绪,完全能够满足全旗治理需求,一旦土地化冻,工程将立即开工。”

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圆满完成,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工程蓄势待发。在科学规划与全民参与下,这片沙地即将迎来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坚实力量,也为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张璐

新闻编辑:陈春艳

来源:内蒙古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