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关“人造鸡蛋”的传言,在网络上曾经传播甚广。传言这种人造鸡蛋与家鸡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是用化学品勾兑而成,从蛋清到蛋白,再到蛋壳,全部都是用化学品勾兑。
有关“人造鸡蛋”的传言,在网络上曾经传播甚广。传言这种人造鸡蛋与家鸡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是用化学品勾兑而成,从蛋清到蛋白,再到蛋壳,全部都是用化学品勾兑。
为了生产这种“化学鸡蛋”,资本家甚至建造了生产线,由于大规模化生产,让这种人造鸡蛋的价格极其低廉,据说其成本仅1毛钱。
那么,市场上是否有这样的鸡蛋,还有其成本是否真的如传说的那样,仅仅一毛钱呢?
有关“人造鸡蛋”最早的传闻,出现在2010年左右,虽然那个时候的网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但是当时一条“人造鸡蛋”的视频,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在那条视频中,只见一名工作人员把海藻酸钠、明胶、碳酸钙等化学原料,经过一番调制后,不仅制作出“蛋清”,还有“蛋黄”,与人们平时见到的鸡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随着这条视频的传播,有关“人造蛋”的传闻,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有关“人造蛋”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随着这条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一些嗅觉灵敏的骗子也闻风而动,如同蝎子养殖、蚯蚓养殖、还有蜈蚣养殖一样,都是打着养殖把暴富的噱头,实际上干着“割韭菜”的行当。
当时的骗子们,打着高科技的口号,到处打广告,打着高科技的口号,声称掌握了人造鸡蛋技术,成本在一毛以下,甚至一些所谓的培训班,打出了“学会制作人造蛋,月入达百万”的宣传口号。
随着这些骗子们铺天盖地的口号,原本还只是在接触网络的年轻人之间传播的谣传,迅速在各个年龄阶层传播开来,而那些年,由于地沟油、还有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让“人造鸡蛋”的说法很有市场。
甚至在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两个老人在墙根上聊天,一个老人说自己的孙女有出息,大学毕业后,学会了高科技,现在在制作人造蛋。
而另外一个老人不甘落后,随即道:你孙女做“人造蛋”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孙女在外面做“鸡”,比你孙女高级吧!
可以说,在“人造蛋”之所以在以前让人深信不疑,一方面的原因是网络传播,另外一方面是骗子们打着高科技的噱头,打出了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人造蛋”这个词,迅速在大江南北普及开来。
那么,“人造蛋”长久以来,都非常有市场,特别是人造蛋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那么人造蛋就真的存在吗?
有关人造蛋是否存在的问题,就要看怎么理解了,如果只是造出外形相似,看起来像真鸡蛋的“人造蛋”,这种蛋实际上是存在的。
这种鸡蛋造起来,也不复杂,问题也不是很大。因为这种鸡蛋只是作为一种展示鸡蛋,就如以前很多餐饮店摆出来的模具样品菜类似。
实际上,有关最早有关人造蛋的那个视频,在相关专业人士看了之后,就发现那名工作人员之说的鸡蛋,就与这种“模具鸡蛋”,其虽然有着鸡蛋的“形”,但是却没有鸡蛋的“神”。
而鸡蛋中的“神”,就是真正鸡蛋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味道,还有其营养成分。
另外,如果想要完全复制出鸡蛋,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鸡蛋从外到内,总计有六层,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说,还无法复原天然鸡蛋的复杂结构。
曾有科研机构用一些可食用的原材料,制作过人造鸡蛋,不同于上面的“模具鸡蛋”,是真正可以食用的鸡蛋,但是,也只是制作出蛋清和蛋黄。
把这种人造鸡蛋的蛋清和蛋黄放到碗里,可以做到非常逼真的程度,但是靠近这种人造鸡蛋的话,可以闻到一股食用化工品的气味。
这种独特的气味,不要说拿出去售卖了,任何人闻到这股气味,也知道其与“鸡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关系,只是其外形与鸡蛋类似而已。
真鸡蛋,在加热的时候,会释放出独特的腥味,这种腥味是由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时候释放出来的,即便人造蛋在外形上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其内部的成分,是人造蛋无法复制出来的。
此外,即便人造蛋可以调制出真鸡蛋的独特气味,但是在口感也无法达到真鸡蛋的水准,经过调查发现,一些所谓的人造蛋,在加热的时候,会呈现出类似胶冻的质地,完全没有真鸡蛋那种真鸡蛋蛋白质的松散口感,也没有真鸡蛋那独特的鸡蛋味道。
并且,科研机构制作出来那种不包括蛋壳,仅仅只是蛋清和蛋黄的人造蛋,其成本是真鸡蛋数倍之多,这还是考虑到“蛋壳”的成本问题,刻意挑选那些廉价原料的结果。
有关“人造蛋”的传闻,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市场上没有流通的“人造蛋”,就从成本上来说,“人造蛋”的成本是目前真鸡蛋的数倍之多,这还是只是外形相似,并且可以食用的“人造蛋”。
而要想做到如假乱真的“人造蛋”,一方面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不允许,另外一方面是其成本或许是真鸡蛋的数十倍,数百倍之多。这对于以利益为目的的商人来说,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因此,市面上售卖的鸡蛋,可以肯定的说,全部都是真鸡蛋,绝对不会有“人造蛋”,即便有“人造蛋”,只要嗅觉和味觉正常人,也非常容易的分辨出来。
来源:5楼的男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