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从化围村的麻竹笋种植基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6亩种植地每年产出约10万公斤麻竹笋,这一特色产业为当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 梁辉森)
清远龙山镇麻竹笋破土,“挖”出乡村致富金
近日,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从化围村的麻竹笋种植基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6亩种植地每年产出约10万公斤麻竹笋,这一特色产业为当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 梁辉森)
麻竹笋
小蚯蚓撬动“一地多收”模式 云浮郁南县千官镇探索撂荒地复兴之路
为破解当地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云浮郁南县千官镇探索乡亲能人示范带动发展模式。当地广泛吸引乡亲能人回乡创业,建立示范种植基地,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经多方考察发现,近年来,蚯蚓因其药用、生态和经济价值在养殖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千官镇决定引进和推广广地龙立体养殖项目,通过公司+农户,以点带面的方式有效推动农村撂荒地复耕复种和乡村产业振兴。(记者 郑俊良)
双龙村“广地龙”生态养殖项目
阳江阳春:机械臂育秧、无人机下田,春耕满满“科技范”
漠阳江畔的阳春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在庆大育秧中心,机械臂抓出翠绿秧苗;岗美镇隆岗村托管田里,无人机精准播下新种……一幅“人勤春早”的耕作图景正火热铺展。(记者 戴灵敏)
一个个秧盘从生产线“吐”出来,再由机械臂码垛整齐
东莞常平下墟精雕细琢,织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2025年是东莞市常平镇“百千万工程”实现高水平“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常平镇下墟村围绕“1+2+5”工作思路,精心规划1个和美乡村示范区,着力推动城中村道路升级改造、“美丽庭院”示范带建设等2个典型项目,积极开展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平安社会治理、绿美乡村建设、公共服务提升5项任务行动,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打造高水平乡村振兴新模范。(记者 秦小辉)
“美丽庭院”花卉超市
韶关学院助力南雄市绿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韶关学院规划团队深入南雄市珠玑镇和水口镇,经过调研村庄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环境现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完成了8个村的绿美乡村建设和村庄整体布局的规划设计,明确了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在绿美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记者 欧阳志强)
水口镇环境
星海音乐学院助力梅州蕉岭绿美乡村建设,共同打造蕉岭“双百林”
3月24日下午,由广东省“双百行动”驻蕉岭县服务队主办、长潭镇浒竹村委会承办的“绿美乡村”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在梅州蕉岭浒竹村举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杰、副书记纪晓辉、星海音乐学院党政办主任陈晓湃、蕉岭县副县长张慧,“双百行动”服务队、纵向横向帮扶工作队、长潭镇人民政府及浒竹村干部群众等约30人参与此次活动。(赖嘉华)
活动现场
肇庆封开“电商启航:解锁特色产品线上营销新技能”培训班开班
“只有封开独特自然环境养殖出来的鸡,才能够叫杏花鸡!”“只有把农业品牌的故事讲好,才能够把它销售好!”3月24日,由驻金装、南丰、长安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举办的封开“电商启航:解锁特色产品线上营销新技能”培训班在金装镇开班。(记者 杨再睿)
封开“电商启航:解锁特色产品线上营销新技能”培训班
湛江遂溪供电局:电力赋能北菜南种,驱动乡村振兴引擎
阳春三月,在湛江遂溪县河头镇的北菜南种产业园,千亩香葱绿意葱茏,广袤的大葱种植基地向远方延展。工人们在田间忙着松土施肥,微风拂过,葱香弥漫。这里,正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景象。(记者 余胜容)
广东湛江遂溪供电局党员服务队勇当电力 “先行官”,助力乡村振兴
引水归河惠民生!广东水电二局助力汕头雷岭镇建设排涝民生工程
近日,随着新旧排涝涵管的顺利对接通水,位于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的“引水归河”乡村排涝工程正式宣告完工。据悉,这项由广东水电二局援建的民生工程,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的洪涝问题,也以“水患变水利”的生动实践,为雷岭镇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谱写了新篇章。(记者 赵映光)
南溪村新寨八米巷排涝工程施工现场
整理、海报|张宇庭 李泽宇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