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芳草三月天,花间寻浪漫”。有人说,只要途经一朵花的盛放,便能读懂春天的浪漫。在渐消的寒意里,杏花轻嘟小嘴,小巧的花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舒展着懒腰,打着呵欠,迷迷瞪瞪地睁开了双眼。而当大片大片的杏花热热闹闹地缀满枝头,花枝轻颤,花瓣如雪般飘落,呈现出淡淡的粉
#汾酒杏花节# “芳草三月天,花间寻浪漫”。有人说,只要途经一朵花的盛放,便能读懂春天的浪漫。在渐消的寒意里,杏花轻嘟小嘴,小巧的花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舒展着懒腰,打着呵欠,迷迷瞪瞪地睁开了双眼。而当大片大片的杏花热热闹闹地缀满枝头,花枝轻颤,花瓣如雪般飘落,呈现出淡淡的粉白色,像是被颜料晕染而成,颇有几分世外桃源般的美感。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古诗中的杏花是春雨后于深巷飘散的芬芳,而在现实里,它是汾河畔拉开的春日盛景。“最是一年春好处,阳春三月杏花村。”在春雨淅淅沥沥地润泽后,杏花村里的杏花便呼啦啦地在一夜之间绽放,花色粉白交织,如胭脂轻点,占尽了春日的万种风情。一棵棵杏树遒劲林立,它们像是收到了春的集结号迫不及待地吐露花蕾,有的独自一株,有的则携手并肩,汇聚成一片浩瀚的花海,随便截取一个画面,都溢满了芬芳。
春有信,花如期。在这杏花盛放的美好时节,第八届汾酒杏花节盛大启幕。在过去的七年,汾酒集团始终秉持高瞻远瞩的视野,即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执行,深度融合“链主产业+文旅产业”,通过不断挖掘产业协同潜力,持续推动“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发展壮大,夯实产业根基,提升品牌影响力。
花海盈盈,酒香漫漫。在杏花村汾酒六千年的酿造史中,其与文学艺术紧紧相依,结下了深厚的关联。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杏花村之行,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诗句朗朗上口,家喻户晓,而现代文豪郭沫若,更是以“汾阳主人”自居,四川乐山旧居之中都高悬着“汾阳世第”金字匾额。如今,汾酒集团更以文化为笔,饱蘸千年传承的墨汁,以旅游为灵动墨彩,晕染锦绣山河,在时代画卷上绘就古韵新篇,为爱酒之人带来一场“可游览、可品评、可体验”的文旅盛宴。
在第八届汾酒杏花节,汾酒集团以“剧目盒子”为创意源泉,通过福禄齐天、杏花侠影、汾酿醉八仙、兰陵王入阵曲……让观者一步一景皆为诗画,一步一剧尽显风华,既能真切领略古风雅韵,又能深度品味诗酒交融的美好意境。当古老文化与现代设计碰撞,这无疑是汾酒以文化赋能品牌的又一次有力探索,彰显出汾酒传承经典、创新发展的决心。
循着香传千里的杏花香踱步至生态园南门,抬眼望去,四周粉白相间的杏花恰似天边绚丽灿烂的云霞,而春风拂过,花瓣如雪般簌簌飘落,洋洋洒洒间就像一场浪漫至极的花雨,恰在此时,伴随着老者口中“杏花坞”余音袅袅,仙子们身着粉白交织的纱裙,衣袂飘飘,自繁花深处款步而来,她们的每个转身,每次抬手,都充满了韵律之美,让人一时间分不清究竟是仙子化身了杏花,还是杏花幻化成了仙子。瞧,这杏花树下的角落里仍有诸多身着汉服的仙子,她们云鬓轻挽,步摇轻颤,或手持团扇,轻掩笑意,或抚琴,或吹笛……
当跟随着“仙子们”飘逸的裙袂所指引的方向,行至醉仙楼南主干道,便坠入了充满烟火气的清香市集,这里的潮玩物件新奇有趣,文创产品独具匠心,美食琳琅满目。值得一提的是,多种汾酒文创产品在市集上纷纷亮相,涵盖了玩具、文具、家居用品、茶具、餐具、酒具、纺织品、手办等多个类别,这些文创产品打破了传统的刻板印象,以年轻态的设计和创意,成功在“酒文化”与“新消费需求”之间找到了同频共振的结合点,让年轻人成为汾酒文化的传播者,为汾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浩荡征程满目新,砥砺奋进正当时。汾酒一路步履铿锵,从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酿酒企业,到鲜明提出“汾酒,中国酒魂”的品牌理念,再到当下奏响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戏,汾酒凭借着不懈探索与拼搏一次次踏上新征程,勇攀行业新高峰,于汾酒集团而言,汾酒是先辈们留下的珍贵财富,承载着千年酿造智慧与文化传承,而做好这篇“酒文章”,则是全体汾酒人的团结奋进,迎来的“天时、地利、人和”。
来源:安丰英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