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约1/100万 男子患上罕见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04:30 2

摘要:今年2月初,覃先生(化姓)因患上罕见疾病——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相关的成人免疫缺陷综合征,来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四医院”)住院,经过一个多月精心治疗,覃先生终于康复,于昨日出院。

覃先生给市四医院结核病科三病区医护人员送上锦旗表示谢意。 本报记者 叶祯 摄

■本报记者 叶祯 通讯员 黄连飘

今年2月初,覃先生(化姓)因患上罕见疾病——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相关的成人免疫缺陷综合征,来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四医院”)住院,经过一个多月精心治疗,覃先生终于康复,于昨日出院。

3月27日上午,覃先生为市四医院结核病科三病区的医务人员送上一面锦旗,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治疗和照顾。

国外工作多年患上罕见病

患病前,覃先生在国外工作多年。近一年,他逐渐感觉身体不适,先是有胸腔积水,又患上了“马拉利”(疟疾),甚至还被“芒果虫”钻到手臂内。

回国后,覃先生曾到多家医院检查和治疗,依然反复发热、咳嗽,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一直不消,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持续升高,肺部感染反复发作,始终无法明确病因。医生都认为他的病症与其在国外接触到的各种蚊虫有关。

今年春节前夕,覃先生的病又犯了,连续一周高热不退,身上还出现了带状疱疹,麻痒的疼痛让他夜不能寐,到小诊所输液未能好转,身体每况愈下。此外,他还发现除了颈部淋巴结比原来肿大,腋窝也长出了新的淋巴结,同时还被诊断患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多种疾病。

经朋友介绍,覃先生来到了市四医院。医院多学科团队迅速集结会诊,一份关键的检测报告成为转折点——“抗γ-干扰素抗体阳性”。结核病科三病区副主任何华伟介绍,这是一种近年才逐渐被重视的罕见免疫缺陷病,它会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失灵”,使得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引发播散性疾病,比如带状疱疹、播散性真菌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这种疾病救治报道极少,很多患者往往因为无法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

精准用药后免疫系统恢复

确诊后,医院调集医疗、检验团队力量,用最新的纳米孔测序、荧光PCR曲线图等检测手段,迅速在覃先生血液、支气管灌洗液、淋巴结中找到3种病菌,确诊他合并患上了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播散性脓肿分枝杆菌、病毒性肺炎、带状疱疹等病症。

通过精准用药治疗,覃先生在入院第5天后,发热及白细胞、嗜酸粒细胞升高问题逐步好转,随着治疗的推进,其肺部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淋巴结也逐渐缩小。他的身体逐渐恢复活力,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随后专家团队联合临床药学专家共同为他制定了免疫恢复方案,经过两个疗程治疗,“抗γ-干扰素抗体”检测终于下降,覃先生的免疫系统开始恢复工作。

“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用专业的技术为患者治病,还要用温暖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谢周华说,“我们希望通过个体化治疗的病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罕见病,也让更多的人关注罕见病患者。”

■相关科普

抗γ-干扰素抗体阳性成人免疫缺陷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据估计,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能在1/100万左右,全球报道不足千例,治疗依赖个案经验,尚无统一方案。由于它的罕见性,很多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可能从未遇到过这样的病例,这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建议对有热带地区生活史、反复发生播散性感染的成人,如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难治性肺炎或皮肤感染,且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治疗反应差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

由于免疫系统失去了正常的调节,患者的身体就像失去了“保护罩”,各种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抗γ-干扰素抗体阳性成人免疫缺陷病很难完全治愈,但是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控制感染,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比如免疫调节治疗、血浆置换等,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