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结核病,打赢这场“无核”之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9 05:14 3

摘要:24日下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处处长孟君介绍,结核病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山东历来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不断优化防治策略,患者规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24日下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处处长孟君介绍,结核病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山东历来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不断优化防治策略,患者规范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97%。

记者 秦聪聪 济南报道

免疫力低下人群

易发病

山东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防制所主任医师王连森介绍,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除毛发、指甲和牙齿以外身体任何部位,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病。

结核病防治重点,主要是长期集体生活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学校师生、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这些人一旦感染,发病风险较高,很容易造成疫情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病存在潜伏感染者,我国结核潜伏感染者的数量不容小觑。

王连森解释说,结核潜伏感染是指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症状和体征,在临床细菌学和影像学方面也没有活动性结核病的证据。绝大多数结核潜伏感染者没有结核病的症状和体征,不具有传染性,但潜伏感染者中,5%-10%会在其一生的某个阶段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通过对结核病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会发现结核病患者和结核潜伏感染者。

对潜伏感染者来说,要进行预防性治疗。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分为化学性治疗和免疫治疗。化学性治疗是使用抗结核药物,常用的抗结核药包括异烟肼、利福平等。

免疫制剂治疗是使用母牛分枝杆菌生物制剂,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对未接受预防性治疗的结核潜伏感染者,建议在首次筛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不管是否接受了预防性治疗,建议结核潜伏感染者,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胸部X线检查和病原学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发展。

如果发现病情有变化或出现活动性肺结核的相关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

出现可疑症状时

做好“三个立即”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中心主任医师高绪胜介绍,结核病的核心症状,可总结为“两咳一热一消瘦”。如果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可能带血丝),伴随午后低热(体温37.5℃-38℃)、夜间盗汗,或者在未刻意减肥的情况下,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10%,就要高度怀疑。

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以及近期接触过结核病患者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出现上面说的类似症状,应优先排查肺结核。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首先做好“三个立即”:立即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止飞沫传播;立即与家人分室居住,减少近距离接触,保持房间每天通风至少3次;立即将痰液用密封袋收集并喷洒含氯消毒剂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务必前往具备专业的检测能力和隔离条件的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排查。

结核病可防可控

规范治疗是关键

“结核病可防、可控、可治,只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高绪胜指出,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据了解,结核病治疗以使用抗结核药物为核心,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2-3个月):通过4种药物联合治疗,快速杀灭活跃菌群,减少传播风险。巩固期(4-6个月):减少至2-3种药物,彻底清除残留细菌,防止复发。

耐药结核病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方案,通常需18-24个月,目前随着新药新方案不断应用,耐药结核短程治疗缩短至6个月,但一定是符合短程治疗标准的人群。

我国对初次就诊的肺结核可疑者(具有咳嗽、咳痰超过2周、咯血或血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患者),提供结核病诊断检查(包括1次痰涂片检查和1次胸部X光片)的费用减免。

对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规范治疗,对规范进行检查的患者提供随访检查费用减免,主要包括治疗期间3次痰涂片随访检查,强化期及疗程结束时各提供1次胸部X光片检查。2023年山东省将耐药结核病纳入“慢性病医保门诊报销”范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