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的余晖:曾经的世界霸主如何沦为二流强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9 09:23 3

摘要:1920年,大英帝国拥有约337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统治着4.58亿人口,占当时全球总人口的23%。如今,英国只剩下14个海外领地,面积约17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6万。英国从最高峰的33个殖民地,缩减到如今只有直布罗陀、百慕大等14个小型领地,这都表明了英国

大英帝国曾经何等辉煌?在鼎盛时期,这个仅26万平方公里的岛国控制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陆地和人口。

从北美到非洲,从印度到澳洲,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布六大洲,真正实现了"日不落"的辉煌。然而今天的英国,已不复昔日荣光。

1920年,大英帝国拥有约337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统治着4.58亿人口,占当时全球总人口的23%。如今,英国只剩下14个海外领地,面积约17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6万。英国从最高峰的33个殖民地,缩减到如今只有直布罗陀、百慕大等14个小型领地,这都表明了英国在急剧衰退。

二战使得英国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战争结束时,英国负债达国民收入的237%,外汇储备几乎耗尽,不得不向美国借款37.5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500亿美元)才能维持经济运转。1947年印度独立标志着殖民体系开始崩溃。随后的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更是彻底击碎了英国的大国幻想——美国一个电话,就能迫使英法从埃及撤军。仅1960-1970年间,就有17个英国殖民地宣布独立,帝国解体速度惊人。这一刻,世界明白:英国已不再是主角,而美国才是真正的西方领袖。

19世纪中期的英国曾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1870年工业产值占全球32%,超过当时排名第二至第四的美国、德国和法国的总和。如今的英国制造业仅占GDP的9%,低于德中两国。2023年,英国GDP为3.1万亿美元,仅为美国的12.7%、中国的17.1%,甚至被印度超越,跌出全球前五。

曾经英国的蒸汽机、钢铁、纺织品征服全球,现在呢?钢铁产量从1970年的2800万吨下滑到2022年的580万吨,跌幅达79%。

英国如今高度依赖金融服务业,伦敦金融城贡献了全国10%的GDP和11%的税收收入。但这种单一依赖也带来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英国经济萎缩4.3%,2016年脱欧公投后,共有超过7000亿英镑资产(占英国银行业资产的10%)从伦敦转移至欧洲大陆。昔日的"世界银行家"也在失去影响力,2022年,纽约超越伦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一位。

19世纪的英国皇家海军拥有"以一敌二"的实力,能同时对抗世界上任何两国海军联合。1914年,英国拥有49艘战列舰和巡洋舰,称霸全球。而现在,英国皇家海军仅有两艘航母、6艘驱逐舰和13艘护卫舰,总吨位不足30万吨,比不上同为五常的中国(85万吨),甚至落后于印度(33万吨)和日本(45万吨)。英国军费开支为688亿美元,仅为美国的8.3%,中国的35.7%,是世界第四。

军人数量从冷战期间的30万人,降至如今的14.8万人,驻军人数异常减少。2021年,英国最新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亚洲巡航时,舰载机中仅有8架是英国皇家空军的F-35战机,18架则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充分暴露了其军事实力的空心化。

苏伊士危机后,英国彻底沦为美国的"忠实盟友"——更直白地说,是美国的跟班。伊拉克战争中,179名英国士兵阵亡,而国内民调显示73%的英国人反对这场战争,时任首相布莱尔被国内媒体讽刺为"美国的哈巴狗"。从军事上看,英国已无法独立策划和执行大规模远征行动,必须依靠美国的支持。

英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常任理事国席位,表面上仍是国际舞台的重要角色。但在实际影响力上,英国与美国、中国、俄罗斯相比已显得相形见绌。在关键国际议题上,英国往往追随美国立场,难有独立声音。2003-2018年间,英国在安理会投票中,与美国立场一致率高达93%,远高于法国的78%和中国的67%。

在争夺国际影响力方面,英国也节节败退。非洲曾是英国殖民地最集中的大陆,如今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影响力已远超英国。2022年,中国对非洲贸易额达2820亿美元,是英国对非贸易额(176亿美元)的16倍。与此同时,英联邦这个曾经的"大家庭"影响力日减,甚至有成员国选择退出。2021年,巴巴多斯宣布脱离英联邦,结束伊丽莎白女王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2022年,牙买加、巴哈马等6个加勒比国家也表示考虑效仿。

在软实力方面,英国的全球影响力也在萎缩。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全球受众从2016年的3.72亿人下降到2022年的3.51亿人,而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则达到了2.1亿人。在高等教育领域,英国牛津、剑桥仍居世界前列,但中国高校数量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例从2010年的2%上升到2022年的8%,增长迅速。

脱欧后,英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身份危机。一方面,它失去了在欧盟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也显得越来越不对等。特朗普时期,美英关系急剧恶化;拜登上台后,虽有改善,但美国明显更重视欧盟整体而非单独的英国。2021年,英国首相约翰逊访美,却未获得与拜登的单独会谈,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均获此待遇。

国内,苏格兰独立呼声高涨,2014年独立公投虽以55:45失败,但支持率仍在40%以上;北爱尔兰问题因脱欧而复杂化,2021年贝尔法斯特爆发了自1998年和平协议以来最严重的骚乱,英国甚至面临着国家解体的风险。

那些分散在全球的海外领地,恰如大英帝国最后的余晖。英国人固守这些地方,某种程度上是在固守他们的帝国梦和大国情结。直布罗陀的军事价值、开曼群岛的金融利益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让英国人能够继续幻想:我们仍是一个全球大国。

开曼群岛虽然只有264平方公里、6.5万人口,却管理着超过6600亿美元资产,是避税天堂的代名词。直布罗陀控制着地中海入口,每年有10万艘商船通过,战略价值不言而喻。福克兰群岛周边海域蕴藏着可能超过60亿桶的石油储量。这些都是英国不愿放弃的战略资产,成为其"大国"身份的最后支撑。

英国前外相约翰逊曾说过:"日不落帝国已经成为历史,但我们仍然可以成为'全球英国'。"这句话道出了英国精英的心声:他们不愿接受沦为二流国家的现实。然而,事实摆在眼前,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日落西山。

或许,英国最明智的选择是接受现实,放下帝国包袱,专注于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毕竟,区区6700万人口的岛国,再也不可能恢复昔日帝国荣光。日不落帝国终会落日,接受这一点,才能重新找到未来的方向。

来源:科普启示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