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爹放羊捡到花布包,娘把它送给流浪女孩,18年后她娘找上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9 10:04 2

摘要:我叫陈峰,今年61岁,出生在1964年的春天。我生长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却土地贫瘠。村子被青山环绕,一条蜿蜒的小溪从村前流过,那是我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讲述人/陈峰撰写/情浓酒浓

(声明:作者@情浓酒浓在头条用第 一人称写故事,非纪实,情节虚构处理,请理性阅读)

我叫陈峰,今年61岁,出生在1964年的春天。我生长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却土地贫瘠。村子被青山环绕,一条蜿蜒的小溪从村前流过,那是我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母都是朴实憨厚的农民。靠山吃山,村里的人们大多以种地和养殖为生,我爹也不例外,除了忙地里的农活,还养了一群羊,每日去山上放牧。我娘则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1975年,对于我们家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那年雨水特别少,庄稼地干裂出一道道口子,种下的种子大多都没能发芽。村里的粮食收成锐减,家家户户都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困境。为了补贴家用,我爹每天天不亮就赶着自家的几只羊和村里的羊群去山上吃草,希望能多卖点羊奶和羊毛。

一天清晨,我爹像往常一样去放羊。当他路过村后的小河边时,发现草丛里有个鼓鼓囊囊的东西。走近一看,竟是一个花布包。我爹好奇地打开布包,里面有几件小孩子的衣服、一双小鞋子,还有一个破旧的本子,本子上写着“林晓”两个字。我爹猜测,这可能是从上游哪个村子被水冲下来的,或是哪个人不小心遗失的。

回到家后,娘见爹提着个花布包,便询问哪来的,爹把捡到花布包的经过告诉了娘。娘仔细翻看着布包里的东西,感叹失主肯定很着急。他们在村里打听了一圈,却没有人知道这花布包是谁的。娘把花布包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晒,打算等失主找来。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村里来了一对母女。女孩看上去七八岁的样子,瘦骨嶙峋,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衣服,眼神中透着胆怯和无助。她的母亲面容憔悴,头发凌乱,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碗,一看就是来讨饭的。

那时,家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粮食金贵得很。一瞧见有讨饭的人上门,不少人家怕被分走口粮,忙不迭地关了门。

我娘却和旁人不一样,她心地善良,瞧见这对母女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满心都是心疼。一见到她们,立刻热情地招呼起来:“大妹子,外边冷,你们母女快进来烤烤火。”

母女俩眼中满是诧异,似乎没想到在这样艰难的年头,还能碰上这般热心的人。她们感激地看着娘,忙不迭给娘道谢:“大姐,太谢谢你了,我们走了好多地方,大多吃了闭门羹,没想到您这么好心。”

娘笑着摆摆手,把母女俩迎进屋里,说道:“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我也是为人母的,看不得孩子受苦。你们别客气,先进来暖暖身子。” 接着,娘转身进了厨房,翻出家里为数不多的小米,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粥,又拿出几个菜团子。

女孩坐在一旁,身上的衣服单薄得可怜。娘瞧在眼里,疼在心里,赶忙翻出妹妹的几件旧衣服,又顺手拿起之前捡到的花布包,一起递给女孩,轻声说:“孩子,快把衣服换上,别冻着了。”

女孩原本只是机械地接过衣服,可目光不经意间扫到花布包的瞬间,整个人猛地一震,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随后眼眶迅速泛红,激动地指着布包对她母亲喊道:“娘,娘!这是我们的包,我们的包找到了!” 她的母亲听到这话,也快步凑过来,仔细端详后,眼中泛起泪花,嘴唇微微颤抖,拉着娘的手说:“大姐,这真的是我们的,可算找着了,这里面装着孩子他爹留下的念想,太感谢您了。”

原来,她们母女是从很远的地方逃荒过来的,一路上风餐露宿。几天前路过这里时,不小心把花布包弄丢了,没想到被我爹捡到了。

娘把花布包里的东西还给她们,女孩高兴得不得了,紧紧地抱着布包。

娘看着她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说道:“妹子,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看你们母女俩怪可怜的,要不今晚就在我家住下吧。”女孩的母亲犹豫了一下,终还是答应了。

晚上,娘让女孩和我妹妹睡在一起,她则和女孩的母亲在堂屋聊天。从女孩母亲的口中,我们得知她姓刘,丈夫在一场意外中去世了,留下她们母女俩相依为命。如今家乡遭遇旱灾,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出来讨饭。我娘听了,忍不住落泪,感叹着命运的不公。

隔天早上,刘姨和女孩要离开,娘见小姑娘身子弱,便留她们母女多住了两天。母女俩在我家住了三天,在娘的悉心照料下,渐渐恢复了精神。临行那天,娘又装了些干粮递给她们,嘱咐道:“妹子,路上吃,以后要是还有难处,就再来。”母女俩千恩万谢,一步三回头地告辞离去 。

看着她们母女离去的背影,娘心里有些不舍,也有些担忧。她对我们说:“这母女俩太可怜了,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刘姨和女孩走后,我们家的生活依旧艰难。但好在我爹勤劳能干,我娘精打细算,我们一家人勉强维持着生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长大,哥哥也成家立业,妹妹去了城里打工。我则留在村里,帮着父母种地、养羊。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吹进了我们的小山村,村里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我们家也在政策的扶持下,扩大了养殖规模,日子慢慢好起来。我也到了谈婚论娶的年龄,父母开始为我的婚事操心。

大姨来我家做客,说要给我介绍个对象。对方是她邻村的一个姑娘,名叫李梅,和我同岁,长得清秀,性格也温柔。我和李梅见了几次面,彼此都感觉不错,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李梅是个非常孝顺、善良的女孩。她对我的父母也很尊敬,经常帮着我娘做家务。我父母对她也十分满意,觉得她是个能和我踏实过日子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举办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我和李梅一心扑在养殖生意上,每天起早贪黑,精心照料羊群。在我们的辛勤操持下,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生意也愈发红火。几年之后,我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呱呱坠地,我们满心欢喜,为他取名陈阳。孩子的到来,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家里整日回荡着欢声笑语,那是一段幸福美满的时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的一场灾难,打破了生活的平静。那天,当我像往常一样去羊圈查看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如坠冰窟。只见许多羊都病恹恹地瘫倒在地,竟有不少羊死去。看着羊圈里的惨状,我脑袋嗡嗡作响,满心都是绝望。当初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养羊的资金有一半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如今羊大批死亡,这可如何是好?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日唉声叹气,却毫无办法。

我正坐在院子里发呆,突然听到门口有人喊我的名字。走出去一看,只见一个衣着得体的中年妇女站在门口,眼神中透着几分熟悉。我仔细打量着她,一时想不起来她是谁。

中年妇女看到我,激动地说:“陈峰,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刘姨啊,就是当年带着女儿来你家讨饭的那个。”我这才恍然大悟,惊讶地说:“刘姨,真的是您啊!您怎么来了?这些年您过得怎么样?”

刘姨的眼中泛起泪花,说:“这些年多亏了你们一家当年的帮助,我和晓儿才能熬过那段艰难的日子。后来,我们到了城里,我找了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总算能养活自己和晓儿。晓儿也很争气,学习一直很努力,考上了大学,现在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我一直没有忘记你们的恩情,今天特意来看看你们。”

娘得知刘姨来了,忙吩咐我妻子去做饭,她则拉着刘姨进屋聊天。闲聊中,刘姨得知我的事情,神色立刻变得焦急起来,说道:“可不能耽搁,我认识一个很厉害的兽医,在业内口碑很好,我这就回去联系他,带他过来帮你看看。”

“刘姨,真的吗?太谢谢你了。”听到刘姨的话,我心中一阵激动。

“你这孩子!当年要不是你们一家帮忙,我和晓儿早就撑不下去了。现在你有难处,我肯定不能不管。”刘姨说完,饭也顾不上吃,匆匆忙忙地赶回城里。隔天一大早,她便带着兽医赶了过来。

兽医仔细查看了羊群的情况,给开了药。在药wu的救治下,羊群慢慢好了起来,总算是减少了损失。

刘姨临走时,从包里拿出一沓钱,递到我面前:“这些钱你先拿着,一部分给羊治病,剩下的拿去还一部分债。不够的话,姨再想办法。”

我眼眶一热,连忙推辞:“刘姨,这可不行,这么多钱,我怎么能要您的。”

刘姨佯装生气,把钱塞到我手里,说道:“跟姨还客气啥!做人不能忘本,当年要不是你们,哪有我们母女的今天。你就把这钱收下,好好渡过这个难关 ,晓儿她本来也想一起来的,可工作太忙走不开。这些年,我们一直想找机会报答你们,今天终于如愿。”

“当年我们帮您也是举手之劳,您千万别放在心上。”

刘姨执意要把钱留下,临走时,她还邀请我们一家去城里做客,说一定要让晓儿当面感谢我们。

刘姨走后,我和李梅感慨万千。没想到当年一个小小的善举,竟能让刘姨和晓儿铭记这么多年。这件事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善良是一种美德,它就像一颗种子,在不经意间播撒,终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从那以后,我们和刘姨一家保持着联系。每年过年,晓儿都会给我们寄来礼物和贺卡,我们也会邀请她们来家里做客。两个家庭的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深厚。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了我们家珍贵的回忆,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保持善良,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

来源:情浓酒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