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33 挥师西进(上)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8 14:18 2

摘要:1935年年末,任弼时接到由红四方面军转来的长电,内容是《中共中 央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策略决议案》的摘要,分析了全国抗日反蒋的新形 势,制定了十项行动纲领。这是全党工作从苏维埃革命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转折的开始。当时部队正在由湘入黔的转移途中,没有时间召开会议

1935年年末,任弼时接到由红四方面军转来的长电,内容是《中共中 央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策略决议案》的摘要,分析了全国抗日反蒋的新形 势,制定了十项行动纲领。这是全党工作从苏维埃革命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转折的开始。当时部队正在由湘入黔的转移途中,没有时间召开会议传达 讨论。

1936年1月12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部进入黔东的山城石阡, 总指挥部设在天主教堂里。这时,任弼时又从缴获的报刊上得知:日本帝国 主义正在积极推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实质是“以华治华”。蒋介石在 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声称:“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 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北平的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 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一二 ·九”示威运动。全国的形势正如中共中央来 电所说:“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胜利。”

进入石阡后,为了总结前一段的经验教训,认清当前形势,确定目前行动方针,两个军团政治部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任弼时在会上作了重要 报告。这天,在石阡天主教的福音堂里,头戴八角红星帽、为民族和国家利 益而战斗的两军团干部济济一堂,连长、指导员、支部书记以上的军政干部 大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当时全国政治形势,以及中国苏维埃运动和民族革 命形势作了一个简单分析;对远征的意义及胜利作了一个估计;提出了当前 的任务是加紧准备战斗,以战斗的胜利创造新的根据地;加紧扩大红军,以 充实部队等;对部队中的政治思想和士气作了一次系统的检查,对不正确的 倾向予以了坚决的纠正。

这时,蒋介石判断红二、六军团在石阡一带,只是作短暂停留,其目标 要么是伺机返回原来的根据地,要么是步中央红军后尘北渡乌江。因此,敌 人追到贵州后并没有和红军纠缠,而是拼命抢到红军前面布防。蒋介石派其 “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到贵阳坐镇代他指挥,任命樊嵩甫为第一纵队指挥 官,万耀煌为第二纵队指挥官,从云南调孙渡到贵州任第三纵队指挥官,李 觉为第四纵队指挥官;还将第99师由贵州镇远调到岑巩地区会同李觉纵队 对红二、六军团跟踪尾追;令由湘入黔之敌樊嵩甫、郭汝栋两纵队与新8师、 第93师在思南方向截击;陶广纵队和92师、新34师在沿河、秀山、永绥、 保靖地区布防,阻止红军北进;调郝梦龄纵队进到后坪、思南地区,沿乌江 西岸布防;令滇军孙渡纵队在威宁地区布防;第23师则固守余庆、龙溪地 区,掩护贵阳方向。

敌人此举的目的,是想趁红军向北运动之际围歼于乌江以东、松桃以西 地区。如果此计不能得逞,则将红军南压至广西境内,妄图迫使红军与对蒋 介石怀有敌意的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部队作战,来个“鹬蚌相争,渔翁 得利”。而李宗仁、白崇禧为预防这种情况,则先将部队向黔桂边集结,其 前锋已进至贵州独山地区,企图将红军抵御于广西之外。

按照原定计划,红二、六军团向石阡、镇远、黄平地区转移,目的在于争取在这里创建新的根据地,以继续发展革命形势。但是,由于便水之战 打成了消耗战,部队伤亡较大,没有能够创造出有利的局面;以石阡、江 口为中心的地区居民稀少,经济落后,粮食十分困难,不利于大部队久留; 从地形看,这里山河纵横,机动不便,也不适于进行运动战。而敌人又以 15个师的兵力围拢上来,1月15日,敌樊嵩甫纵队已追至铜仁,李觉纵队 追至江口、凯德旁、洪家冲一线,郭汝栋纵队也兼程向江口推进,形势对 红军非常不利。当时,敌人的报纸一齐叫喊,什么“贺龙孤军势必就歼”啦, “贺龙走投无路”啦,“江南赤患削平有日”啦,真可谓忘乎所以,狂妄 至极。

红二、六军团自离开桑植后,近2个月内,行军数千里,且战且走,到 石阡后部队才得到一次大休息。在瓦窑堡会议重要精神鼓舞下,部队情绪饱 满。此前,在1月7日,朱德、张国焘来电指示:

(甲)蒋现组织清一色的亲日政府,现反蒋军阀企图以两广为 基干拥胡反蒋。(乙)南京公开出卖华北,抗日反蒋运动在继续 发展。(丙)二、六军团可在黔滇湘一带广大地区活动,在敌力较 弱之处行动,寻求各个消灭敌人之机。(丁)根据历次长征经验,不 宜常采直径行进,在未给敌严重打击时不宜久停一处,有时急行军 夺取要点,有时行军勿过快,离敌策源处较远的地方活动,但勿入 太荒野地。敌力虽多,我能进退自如,主动在我。(戊)敌横的封 锁线易袭破或穿过,勿硬攻纵深雕[碉]堡线。(己)乌江下游障 碍大,上游障碍较小。黔南、黔西均少大河障碍,给养亦不难。(庚) 桂军只有十七团,能作山地战,不敢远出;滇军只有廿一团,战斗 力亦不甚强。滇东有广大地区亦可行动,但不可接近滇越铁路。川 南只有达凤岗和穆肃中两旅兵力。(辛)通过苗人地区必设法争取 苗人,严紧政治纪律。(壬)经常进行政治工作,广大宣传自觉的艰苦战斗,必能最终获得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的部署既然改了,红军的计划应当怎样变呢?两军 团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甘泗淇、夏曦等人,于1月 19日在石阡召开了军委分会会议,检讨了突围以来的战斗行动,总结了便 水战斗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决定放弃在石阡、江口地区建立根 据地的计划,继续西进。会议认为:

1. 因便水反击敌人,未能给敌以有决定意义之打击,开展新 的有利战斗局势。

2.敌依据原有碉堡线(已成碉堡网地区),已成包围逼近形势, 我军处在狭小地区,渐成被动局势。

3. 以石阡为中心地带内,粮食缺乏,居民稀少,地形不利进 行运动战。

4.军委指示:“在未给敌以严重打击时不宜久停一处……乌江 下游障碍大,上游障碍较小,黔南黔西均少大河障碍,给养亦不困 难。”同意西打驻黔蒋军,但须取进攻姿势。

根据上述情况及军委指示,乃决定继续西移,寻求在广大地区 进行运动战,并拟在黔省西部争取创立根据地。

为此,红二、六军团决定继续转移,争取在长江以南、乌江以北的贵州 西北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这是红二、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苏区后第二次确 定的战略目标。

石阡会议结束后,按照总指挥部的指示,各部队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工 作。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领导人深入各营、连,检查工作,慰问伤病 员。当晚,部队分别在驻地召开了联欢会和聚餐会,欢迎在石阡地区入伍的 800多名新战士。

从石阡到黔西,最主要的问题是能不能顺利地渡过乌江。乌江是一条水 流湍急、岸壁陡峭的大江,是红军进入贵州西部必经的要道。1936年1月 20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人率部由石阡出发,开始了抢渡乌江的战 役。为了迷惑国民党追堵军,保证红二、六军团顺利渡过乌江,出发后,部 队经过白沙、河坝场进入余庆县境,于21日进抵余庆的龙溪封附近,随即 对敌郭思演纵队李必藩之第23师设防于此的封锁线发起进攻,顺利突破了 龙溪封锁线。

之后,红二、六军团迅速改变行军方向,转向瓮安方向南进。22日,追 敌樊嵩甫纵队董钊之第28师和陈安宝之第79师分别追至合水、印江之线 和木黄、桃子坪之线,邹洪之第43师、孔令恂之第97师分别进抵乌罗司、 寨英之线。同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发现红二、六军 团改向南进后,于23日立即部署在瓮安地区“围剿”红二、六军团的计划: 令郭思演纵队主力“兼程趋平越,转向瓮安拦击或腰击,如堵截不及,即 以全力追击”;令“刘建绪部李(觉)、郭(汝栋)两纵队,由江口分向石阡、 余庆以南地区兜剿,樊(嵩甫)纵队由塘头向石阡、余庆跟进”;令郭思演 纵队第93师“全部移驻贵阳”;令万耀煌纵队第13师“由綦江开遵义,川军 许绍宗部由龚滩开南川、綦江”,第20军杨森部“由洪雅开赤水待命”。同 一天,蒋介石还命令蒋在珍的新编第8师抽一部留守铜仁、江口,主力归 入郭汝栋纵队。

就在国民党军重新部署“围剿”红二、六军团的当日,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收到朱德关于佯攻贵阳,速转黔西、大定、毕节地区的电示:“(壹) 据情报你们已过余庆线,应以佯攻贵阳姿势,速转黔西、大达[定]、毕 节地区,群众、地形均可作暂时根据地。(贰)杨森大败后现调川南,系你 们的好对象,[军]内极为动摇。(叁)万耀煌调基[綦]江,已在途中,长途行军后战斗力亦大大削弱。(肆)追你们的敌军,李、樊、郭各纵均不 大积极,打追敌恐不如,黔敌各部战斗力均甚弱。以袭击阻我之敌,可收 各个击破之利,并可占广[大]地区,扩大红军。速占有利阵地,再击追来 之敌,仍以运动战迎击之。(伍)现时情况望告。”

根据朱德这一指示,为了迷惑敌人,红二、六军团于24日继续向南直 下,经猴场、克瓮安、下牛场,逼近平越。25日,在牛场,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就红二、六军团行动情况及建议红一、四方面军配合行动致电朱德、 张国焘:“(一)依照前电,我军于20日由石仟[阡]西移,21日晚开始通 过河坝场、玉龙溪之封锁线,23日下午方全部过完。通过时方知该地带是 敌三十里纵深封锁线,碉有敌约两团分守,后由余庆又增两团,因此我军伤 亡二百余人。(二)24日我军占瓮安城,本25日进至牛场地区,明日拟进 平越城休息一天再继[续]西移。(三)据情报,李、樊、郭等敌仍将西 追,除黔敌外,杨森、万辉[耀]皇[煌]等亦入黔,蒋敌似仍继续以大力 进攻二、六军团。我们建议:一、四方面军此时应以较大的行动吸引川敌及 蒋敌之一部,以配合我们的行动。(四)我军二月余行军中,沿途伤亡两千余 人,落伍寄群众家者约一千四百左右,逃亡四五百人(多系沿途扩大的), 叛变二十余人,现有人数比桑植出发时约少四五百人,连十八师原数相等。 政治情绪尚好,唯干部损伤颇大。”

至此,红二、六军团经过5天的征战,终于跳出敌人设于铜仁、印江、 思南、余庆、黄平、镇远、玉屏、岑巩的包围圈。

25日,国民党“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令刘建绪指挥的樊嵩甫、李觉、 郭汝栋三个纵队紧随红军尾追;令驻守黔北地区的郝梦龄纵队防守乌江沿岸,并依照情况逐渐西移,防堵红二、六军团北进遵义、桐梓;令郭思演纵 队赶赴贵阳,拦击红军西进。26日凌晨2时,受令南下攻占平越的红4师从 黄土哨出发,经卡龙、杨家村、龙昌堡,于拂晓开始包围平越城。该城当时 是国民党贵州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红4师趁平越城内敌军防守 空虚之机,兵分三路向该城发起攻击,迅速攻破并占领平越。国民党专员兼 平越县县长聂洗纠集保警队和众乡丁负隅顽抗,但在身经百战的红军健儿面 前,他们像秋风里的落叶,不堪一击。聂洗被红军活捉,击毙于伪县政府甬 壁下。郭思演急令傅仲芳的第99师第590团赶赴平越马场坪驰援。随后,红 军采用声东击西战略,以红4师一部出南门,向马场坪方向奔袭。当时红军 的意图是:武力侦察敌在平越至贵定公路沿线布防的实力,阻止敌向平越的 增援,掩护主力转移,并给敌造成红军要经马场坪方向进攻贵阳或南进广西 的错觉。在马场坪附近,红军击退敌第99师第590团的阻拦后,按计划撤 回平越,红二军团主力进入平越城,红六军团抵达牛场。

红军迅速南进,连克瓮安、平越的行动,将跟踪追击的敌人全部抛到了 东面和北面,显示了贺龙的高超指挥艺术。克瓮安、平越后的红二、六军团 于27日突然西进,攻克洗马河,袭取龙里,前锋指向贵阳。红军突然西进、 指向贵阳的行动,使贵阳守敌大感紧张。当时,国民党军据守贵阳的兵力薄 弱,正规军极少,大多是民团之类的杂牌武装,战斗力很弱。红军前锋直逼 贵阳的行动,使蒋介石大为震惊,于1月28日亲自飞到贵阳,急忙命令傅 仲芳的第99师和李必藩的第23师向贵阳收缩,同时调郝梦龄纵队向湄潭集 中,准备南渡乌江截击红二、六军团。

敌向贵阳收缩兵力,使贵阳以西和乌江沿线的防务大为削弱,给红军西 渡乌江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红军忽南忽西的行动,使敌人防不胜防、堵 不胜堵。蒋介石在致龙云的电报中说:“萧、贺股匪向西急窜,证以匪性狡 绘,飘忽无定。”

这时,红二、六军团领导人收到朱德、张国焘1月28日来电,指示: “(甲)湘敌入黔、川、滇中是部分的不积极的,远进事实上亦甚疲劳。在湘 蒋军一部可能跟追。桂敌与蒋矛盾较大不能离桂,但蒋企图逼你们入桂,一 举两得镇压桂、粤,因此桂敌防边极严。滇敌实力不大,分散全省外,又恐 我处入滇,事实上不能派多兵远出。黔敌多系蒋军,较积极,指挥亦较统 一,但无主力,又多系客军,战斗力远不及在湘敌人,有利于你们各个击破 之。川敌陈万仞部达、穆两旅约4团,分布南六县。杨森新开川南,尚在 沿途,数量是称八九团,质量极差,大败之后士兵极不振,是你们入川开辟 道路的最好目标。许绍宗师有可能由酉阳调入渝、泸,其他川军暂时不能 抽调,但川军极不善守,有充分的可能争取运动战消灭拦阻之敌的好机会。

(乙)建议你们的行动有二:(1)在黔、滇、川境广大区域与敌人在运动战 中消灭敌之一部,争取根据地,与我们配合作战。(2)入川,经滇渡金沙江入 上川南;一经毕节入下川南,在泸洲[州]上、下游渡大江深入川中,与敌 作较大的运动战,均与我们直接会合作战, 一、三军亦可出陕南配合。

(丙)以上两建议,均须由你们的力量与渡河技术,当前的敌情和你们的 机动战术来决定。依据目前政治新形势,抗日反蒋高潮急速到来时,我军不 宜与敌决战,应努力争取时间之延长和本身巩固与扩大。目前你们战略当以 第一项为宜,第二项是带有决战性质,只是在极有利条件下采用。”

1月29日拂晓,红16师作为红六军团的前卫,从龙里的长寨向北进军, 翻越了一座大山,到达清水江支流顺岩河的东南岸。师特务连和前卫红46 团进至白崖山西侧密林里隐蔽待机。

顺岩河曲折蜿蜒,河水湍急,南岸是白崖山,北岸是平山,海拔都是 1100余米。两岸松林茂密,从空中俯瞰,即使有千军万马隐藏其间也难被发现。顺岩河河谷地区是苗族聚居之地。这里山高林密,到处是悬崖绝壁, 交通闭塞,苗寨除了鸡鸣犬吠之声,从未听过战马长嘶。对于红军的到来, 他们开始时惊怕,转而喜悦。由于1934年冬和1935年春中央红军两次经过 这里,纪律严明、开仓济贫、惩办土豪劣绅等行动在当地人民中产生了深刻 影响,苗民们奔走相告:“干人的队伍来了”,“红军来了”。

红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苏区转战到这里,先后渡过了澧水、沅江、巫 水等江河,对于渡江过河已不在话下。可是,顺岩河尽管河面不宽,但流急 滩险却很罕见,从山上就听到谷底河水的轰鸣声。在渡口下游不远的河床 上,屹立着一块方形巨石,湍急的河水拍打着巨石,在它下面形成一个深潭。

上午8时,前卫团的20多名同志冒着严寒跳进河水,为架桥作试探性 泅渡。时值六九,河水冰凉刺骨,水性好身体壮的同志勉强游到了对岸,而 水性差、身体弱的同志,或被急流冲到远处的浅滩上,或被急流裹挟撞上巨 石,沉入深潭而牺牲。在这种水深流急的情况下,架桥的确不易。

困难对红军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在渡河指挥所的指挥下,红46团的同 志们从骡马上卸下了十几匹布,结成200余米长的布带,尝试着由水性好的 同志拖到对岸去。然而,布带在急流中漂成越来越大的弧形,泅水的同志使 出全力也拖不住它,有的人被急流冲进旋涡,牺牲在顺岩河中。为了减少阻 力,大家又试着把布匹拧成布索。于是又一批同志下水,奋力和汹涌的急流 搏斗,总算把布索拖到了对岸。然而对于怎样架桥,却想不出稳妥的办法。

这时,负责伐木的同志喊着号子,扛着树干,从山坡的松林小道走向河 岸。大家迅速把四五米长的树干,用绳索、藤条捆扎成一个个三脚架,然后 依托布索把三脚架排成两行,放进水中准备架桥。可是,三脚架还没放好, 就一个个被急流冲走了。连续试了两次,都没成功。

时间在流逝,后续部队已经纷纷赶到,大量人员、马匹、辎重使这空荡 荡的山谷霎时寸步难行。

作为军团的前卫师,不能成功架起浮桥,不仅不能完成预定的掩护红二军团强渡鸭池河的战略任务,而且在峡谷中背水作战也是非常危险的。天快 正午时,大家还没有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时,军团政委王震带着去年忠 堡战斗中俘虏的敌纵队司令兼41师师长张振汉来到河边。

王震察看了渡口,看望了伤病员,听取了红16师领导的汇报,然后走 向集结在河谷里准备架桥的同志们,对大家说:“同志们,刚才你们的师长、 政委都跟我讲了,你们很英勇,真是工农的好儿女。多少大江大河我们都过 来了,这条河我们一定能过去。眼前架桥还有不少困难,我们红军流血牺牲 都不怕,难道还怕困难吗?大家想想办法,我相信,这座桥一定能尽快架 好!”王震简短有力的几句话,把大家的情绪一下子就鼓动起来了。

同志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开了。王震转过身来问周仁杰:“周师 长,你说现在怎么办?”周仁杰不好意思地说:“政委,河水太深、太急, 单靠布索和树干架不起桥来。”王震笑了起来,半激励半开玩笑地说:“你能 打硬仗,过去渡江过河用船搭浮桥,这里没船,架这样的桥没经验。我给你 请个老师,来指导你们架桥,怎么样?”他顺手指了指身旁的张振汉。周仁 杰看了看站在王震身旁的张振汉,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嘀咕开了:“他, 一个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在这既困难又紧迫的任务面前,能使出高招解 决架桥问题?”

不一会儿,红46团团长张辉就将大家对架桥的意见收集上来。经过简 短的商讨,张振汉说:“兄弟我师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冒昧提出一点建议, 供诸位参考,不妥之处请王政委裁决指正。”这时大家都注视着他那与众不 同的仪表和谈吐。张振汉接着说:“顺岩河水深流急,没有架桥器械,你们 做到这种地步已是不易。其实,你们架桥的工作基本上做了,这种方法在水 流较缓的江河是可行的,现在是水深流急,架浮桥首先要有固定的桥脚。你 们在三角架上面绑扎大石块,使三角架依托布索固定,然后在三角架上横铺 树干,用绳索捆牢,再纵铺木板,加土覆盖,这样浮桥即可架成。”

张振汉是保定讲武堂出身,在西北军当过工兵营营长。他被红军俘虏后,军团首长从不把他当败军之将看待,而是与他推心置腹地交谈,生活上 也处处优待。在跟随红军突围转战的日子里,红军的忠勇精神,爱国爱民行 为使他对红军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后来在与红二、六军团一起过雪山草地, 长征到达陕北后,张振汉在“抗大”担任了军事教官。当下,听完他的建 议,王震接着说:“周师长,按他说的试试!”

果然,不到两小时,一座稳固的浮桥就架起来了,主力部队携带辎重平 安地从浮桥上通过。

红二、六军团的行动部署变了,敌人也随着变。1月30日,贺龙率领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走到贵阳郊区新铺时发现了新的情况。电台队从敌人发出 的电报中得知,郝梦龄纵队的三个师已经奉命由遵义南下,准备迎头拦截红 二、六军团。红军本来就没有取贵阳的打算,因此,为了把这部分敌人滞留 在乌江北岸,虚晃一枪,突然来了个大转弯,从北面绕过贵阳,向西北急 进,于1月30、31日,袭占扎佐、修文,在扎佐全歼敌一个保安团,造成 了经息烽北渡乌江的态势。此时,国民党军由于害怕红二、六军团走中央红 军的老路,渡江北取遵义,连忙在乌江北岸加紧布防,并命令在四川南部的 第33师和第66师向遵义集中。在此情况下,红二、六军团就解除了右翼的 顾虑,遂再改变行军方向,星夜向西秘密急进,直取贵阳以西的乌江渡口鸭 池河。

鸭池河地处乌江上游,是黔西北通往贵阳的主要渡口。河面虽然不过百 把米宽,但河槽很深,加上两岸山势陡峻,壁岩似刀劈斧凿,河水落差较 大,因而水流湍急,地势十分险要。此地只需摆上一点兵力,就能阻挡百万 大军。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残酷统治,贵州经济贫困,无力修筑公路,所以往 来通行只能依靠木船摆渡。如果敌军毁船封江,将给红军北渡造成极为严重 的困难。因而夺取鸭池河渡口,便成为红二、六军团胜利渡河的关键。

此时,由于国民党军重兵正集中在遵义、贵阳一线,鸭池河上只有敌人 纠集盐商组织的盐防军和地方伪团防军100多人扼守北岸,有利于红军偷 渡。2月1日,红二、六军团抓住敌人在贵阳以西乌江防务空虚的有利时机,以红6师为先导,迅速奔袭镇西卫(今卫城镇),抢占鸭池河渡口。同时,总 指挥贺龙命令总指挥部参谋处,从各师抽调了12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一支 精锐的临时侦察大队,由前卫红6师师部参谋(相当于作战科科长)王绍南 带领,当夜急行军60公里,在天亮以前赶到鸭池河渡口,设法攻下烂泥沟, 控制渡船、公路,为红二、六军团主力渡过乌江开辟通路。

2月1日晚,侦察大队的同志们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出发上路了。然而 不巧的是,偏就在这个时候,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山路被雨水一浇,泥泞 不堪,侦察员们一步一滑地艰难前进,行进速度非常迟缓。

王绍南边走边想,这么个走法可不行啊,从出发地到渡口有60公里,照 这样下去,赶到天明,就连一半路也走不了呀。他想了想,便赶到尖兵组, 找到尖兵组组长胡克忠:“这样不行呀。宁可多走点路,把队伍领上公路 吧!”

胡克忠想想说:“也好,现在天黑,又下着雨,公路上不会有敌人的。” 他点点头,转身消失在黑暗里,去前边侦查了。胡克忠是红6师的侦察参谋, 平时虽然很少说话,却很有胆识和计谋。他惯常将二三十个人,伪装成敌人 的侦察或通信人员,混进据点里去捉匪首。有一次,他们混进敌人的据点把 一个保安小队消灭了,接着又换上敌人的衣服,把一个区公所也消灭了。他 的故事像神话一样,在侦察员中间流传着。因为偷袭敌人正是胡克忠的拿手 好戏,所以这次王绍南便让他领着尖兵组走在最前面。

走了20多里泥泞路,走上了坚实的公路,果然行军速度加快了。只听 到嚓嚓嚓的脚步声,大家谁也不说一句话,专心一意地赶路。天亮以前,侦 察队赶到了离鸭池河五里地的一个小村子。老百姓听说是红军来了,都围上 来,你一句我一句地抢着说:“我们都是干人哪!”“红军,好名声,我们都 晓得。”从老乡们口中,王绍南了解了不少敌人的情况,就连哨兵的位置都 摸得清清楚楚了。原来,河这边有黔军一个连守卫着,河对岸有黔军两个 连,共为一个营。

情况明了之后,王绍南和胡克忠商量:敌人前哨阵地离河岸不远,绕过 去呢,还是袭击呢?胡参谋果断地说:“绕过去恐怕来不及了,我带尖兵组去骗一骗他!”说着,他便挑了一个贵州籍的战士,走到队伍前面去。而王 绍南则带领一个班,远远地跟着他,以便呼应;其余的人随后跟进。这时候 已经是四更多天,雨停了,凄厉的山风阵阵袭来。此时正是寒冬腊月,可是 红军战士们还穿着夹衣。走路的时候不觉得,一停下,湿衣服往身子上一 贴,风吹来就像刀刮一样。战士们禁不住打起哆嗦来。

这时候,只听到对面一个人喝问道:“什么人?口令!”“是区公所送信 来的。”那个贵州籍战士回答道。王绍南暗暗通知部队作好准备。

敌人听到答话,要王绍南他们先过去一个人。黑暗中,隐约看见胡参谋 几步就跨到哨兵跟前,猛然抽出手枪对准哨兵的胸口,低声喝道:“不准喊, 喊就打死你!”

侦察员们趁机迅速冲了过去。王绍南悄悄问哨兵:“放哨的有几个?” “我……就是……我一个。”

“连部在哪里?”“祠堂里。”

王绍南一挥枪,命令他:“带路,喊就打死你!”那个俘虏猛缩一下头, 腿直打抖,哆哆嗦嗦地连说:“不……不……不敢。”

当下,在敌哨兵的带领下,王绍南和侦查员们到了祠堂前,他命令一部 分战士在外面把守,自己则带着其他人一齐冲了进去。霎时,几十只电筒对 着睡在两间廊房里的敌人晃动,眼疾手快的同志赶忙把敌人堆在墙角的枪支 收下。这工夫,敌兵睡得正香,鼾声此起彼伏,有的还在糊里糊涂地说梦 话。同志们的响动,把睡在一旁床铺上的敌人连长惊醒了,跳起来喝道:“半 夜三更吵得老子睡不成觉!有任务,天亮再说!”

胡克忠笑着说:“任务紧迫,等不得天亮了。”当下过来两个战士,上前 就把敌连长从被窝里拉了出来,三下五除二地捆了起来。到这时候,那个连 长还没有弄清楚,半睁着眼睛一个劲儿地追问捆他的战士:“你们,你们是 什么人?”“红军!”战士这一喊,倒像是一声雷把敌人都震醒了,一个个 同时举起手来,乖乖做起了俘虏。

王绍南命令队员们把敌人的枪统统卸下了枪机,叫俘虏们背着枪身跟红 军一路走。因为怕有敌人漏网跑去报信,所以都加快脚步,旋风似地向鸭池河边卷去。赶到河岸边的一个村庄时,天已蒙蒙亮了。侦查队便在一个斜坡 下隐蔽起来,待机抢渡。据俘虏说:河边那间屋里,有敌人一个班,是专门 看船的;山头上驻守着营部和两个连的兵力,并筑有碉堡,居高临下,控制 着渡口。

王绍南看过情况后,便把火力布置好,接着叫过一个俘虏,让他向对岸 喊话。那俘虏不敢不从,拉开嗓子喊道:“喂,过来一条船,张处长叫我送 紧急情报来了!”俘虏喊了一阵,只见对岸一个兵丁急急忙忙朝山上奔去, 一边跑一边喊叫,跑进山头的小屋子,不一会儿又出来了。一条小船很快从 对面撑来。红军静静地等着小船拢岸。谁知就在小船快近岸边时,不知从哪 里钻出一个人来,头戴一顶瓜皮帽,穿着青色棉袄棉裤,朝小船喊:“来, 给我上!”船还没靠好,他一纵身跳上船,脚一蹬,船就离岸好几尺。这情 况来得突然,是王绍南完全没有料到的,眼看着小船向河心划去。

这时,胡参谋着急地对王绍南说:“一定是给敌人报信去的!”拉起枪 来就想打。王绍南怕惊动对岸的敌人,迟疑了一下说:“不能开枪,开枪要 惊动敌人的。”连忙拦住他。就在王绍南迟疑之际,那人将船驶到了对岸, 一上岸就大喊起来:“红军来了!红军来了!……”这一嗓子,把河边小屋 里的敌人惊动了,一下子冲出了十几个人,连衣服也顾不得穿好,更顾不得 破坏船只,就跌跌撞撞地向山上奔去。

王绍南真后悔当时没有开枪把那家伙打死,但又想:等山上的敌人下来 把船弄走就麻烦了,于是,便命令机枪手说:“开火打死这些家伙!”机枪 手很快把机枪架好,一梭子子弹把对面山腹上打起一溜儿白烟,奔逃的敌人 顿时倒下五六个。那些没被打中的,还是不顾命地跑上山去。这时,守候在 山顶上的敌人也开枪了,激烈的枪声在清晨的山谷中回荡。

天亮后,先头部队红6师的第16、第18团赶到,红军在当地群众的帮 助下,找到两只大船。随后,红二、六军团主力相继赶到渡口。这时固守西 岸渡口的敌人,企图阻止红军渡河。川军刘湘也于当日转发“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关于向鸭池河追击红二、六军团的电令:“令郭思演纵队全部速由 贵阳经沙子哨附近向匪猛力截击”,令李觉纵队向贵阳、郭汝栋纵队向扎佐 “急进追击”,万耀煌师向息烽“急进夹击”。

为了保证主力部队赶在追敌来到之前渡过鸭池河,先期到达渡口的红6 师第16、第18团迅速占领渡口阵地,以猛烈的火力压制住对岸山头的敌人, 掩护主力部队抢渡。由于船只少,加上渡口狭窄,两岸陡峭,使渡河行动显 得缓慢。而奉命追击的敌人第99师和第23师正加紧从镇西卫一带向渡口进 逼,气焰嚣张,形势十分紧急。在紧要关头,有的红军战士急中生智,将缴 获来的布匹拧成绳子,连接起来,固定于河两头,指战员们手抓住绳索,鱼 贯过河。与此同时,率先渡过河去的红6师先头团一举攻克了北岸7.5公里 外的烂泥沟,接应主力部队过河。至2日下午,红二、六军团全部顺利渡过 了乌江天险,毁船封江。日暮黄昏时分,当敌第99、第23师追到渡口时, 声称歼灭红军于乌江东岸的敌人,此时只有隔江鸣枪“欢送”、“望江兴叹” 的份儿了。

侦察大队渡过河后,仍为前导,红6师随后跟进,于2月2日夜晚占领 了黔西城北关。侦察大队在这儿抓到一个保长,利用他骗开城北门。与此同 时,红6师先头部队攻破城东门,突入城内。守城敌军见大势已去,乱成一 团,纷纷从西门夺路逃窜,红军随即占领黔西。红军战士打开国民党县政府 的监狱,放出被关押的囚犯。主力部队进城时,黔西县工商界人士和群众千 余人,涌出县城,燃放鞭炮,夹道欢迎红军。

至此,红二、六军团打开了进入黔(西)、大(定)、毕(节)地区的大门,为 实现第二次的战略目标——在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创建根据地揭开了序 幕!

黔西、大定、毕节地区,是云、贵、川三省要冲,毕节居西,与云南省东北部毗邻,向北可通往川南,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西居 东,是黔西北的东大门,鸭池河附近的烂泥沟,设有四川省盐务局,管理八 大盐号,存盐数十万斤,是川盐的集散地;大定在黔西和毕节中间。一年以 前,毛泽东、朱德率中央红军入黔经过这一带时,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共产 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广大群众有良好的影响。 当时中央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委,并指示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争取建立背 靠云南,面向遵义、重庆的根据地。这个地区少数民族的自卫武装很多,1935 年蒋介石利用“追剿”中央红军的机会,“假途灭虢”,收拾了王家烈的黔军 第25军,即以其亲信吴忠信主持黔政。吴忠信上台后,极力排挤以至消灭 地方实力派,加深了敌人内部的矛盾和分裂,王家烈流入山林的残部也在这 一带活动。中央红军走后,省工委负责军运工作的邓止戈先后在毕节建立党 支部,了解社会情况,搜集军事情报,在反蒋的少数民族武装和黔军残部中 开展工作,这对红二、六军团深入黔西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贯彻朱德、张国焘1月28日的电报指示精神,确定红二、六军团 进入黔西后的工作方针,2月5日上午,中共湘鄂川黔边省委及军委分会在 黔西县城召开会议,任弼时主持。经过讨论,大家认为黔、大、毕在地形、 群众、粮食与敌我力量等条件上均为有利,在全国革命形势激烈发展条件 下,红二、六军团应继续在长江以南活动,在该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因 此,红二、六军团占领黔西县城后,即兵分三路实施战略展开:红5和红16 师继续西进,夺取大定、毕节;将第4、第6、第17这三个师集中起来,向 东北方向出击,迎击从东面袭来的敌万耀煌纵队;红18师则留守黔西,钳 制鸭池河东岸之敌。

当红二、六军团进入贵州西部地区后,蒋介石立即于2月5日做出在黔 西地区追堵红军的部署:令万耀煌、郝梦龄两纵队取捷径跟“匪”追剿;李 觉、樊嵩甫两纵队分向织金、仁怀拦击;郭汝栋纵队向葩沙集结,为预备 队;许绍宗纵队开四川叙永;杨森部开四川高县、珙县防堵;刘湘派队布防 四川宜宾、屏山、雷波一线江防和横江、滩头防线;李家钰部大部开四川西 昌、会理,兼顾金沙江西岸防务;孙渡纵队主力至威宁,一部至盘县,联络堵击;甘丽初之第93师巩固贵阳,傅仲芳之第99师和杨其昌部肃清湘黔公 路两侧之红军。同时,滇军一部进至云南昭通、宣威一线,防止红军北渡 长江和西进云南。

红二、六军团在贺龙等人指挥下,各师于5日下午按计划行动。担任继 续西进,占领大定、毕节任务的红5师和红16师分别西进。红5师沿黔(西) 大(定)公路急进,经狗场,进军大定。他们行至黔西、大定两县交界的西溪 河边时,与“宋马刀”的保安旅交火。“宋马刀”是国民党第25军第2混成 旅旅长宋醒的外号,他是前来协助国民党黔西县县长林雁峰镇守黔西的。只 经过半小时激战,红5师就击溃“宋马刀”两个营,夺取了重要通道西溪河 桥。当晚,部队宿营于离大定县30公里的甘荫棠。第二天,部队继续向大 定县城推进。赶到大定城南门外时,远远的有100多人,挥舞着标语、小旗 朝队伍蜂拥而来。原来,当红军从黔西向大定急驰时,国民党大定县县长早 已闻声而逃。曾受过地下党影响的开明士绅彭新民,当即串联了各阶层人士 组成欢迎队伍,热情欢迎红军进城。他们手持用彩色纸制成的小旗,上写 “欢迎红军入城!”“红军是干人的队伍!”“大定民众拥护红军”等口号。

上午10时,红5师在群众的簇拥下排成四路纵队,威武雄壮地开进了 大定县城。红16师随后跟进,于8日进入大定。

毕节地处黔西北,是云、贵、川三省交界处。这里山高水险,地僻壤偏, 又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那“夜郎自大”成语中所说的夜郎国,就在这 里。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多以背柴、背盐巴为生,生活非常贫困,经常是六 七岁的孩子没尝过盐的味道,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没有裤子穿。这里的地主豪 绅还强迫农民种鸦片烟,借以剥削穷人,结果弄得人民不但衣食无着,而且 吸毒残害身体。

红军解放大定之后,当时在毕节的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邓止戈即派地下党员到大定与红军联系。这天,红六军团先头部队指挥员、军团参谋长谭家 述,按照预定计划率部攻下了大定。正要宿营,战士们领着一个穿长衫的青 年人过来。见了谭家述,那青年上下仔细打量一番说:“我有封密信要交给 红军的长官!”

谭家述接过信,拆开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只见信上写着:“刘祖玉: 我是小开派来找你们的。现在我们有部分地方武装配合你们攻打毕节专署, 请即开到毕节来……”“刘祖玉是谁?”谭家述问。那青年说:“我也不 晓得。但写信人说,只要把信交给最高长官,就晓得了。”

谭家述立即将信转报给随红六军团行动的任弼时。任弼时一见信,好不 兴奋。原来“刘祖玉”和“小开”是党中央规定的地下党组织与红军联络的 暗语。信中说,毕节地区由地下党掌握的或和地下党有联系的地方武装共有 三支,一支是川滇黔边游击纵队的毕节支队,由阮俊臣领导,人数达2000 人,一支是席大明领导的彝族人民反蒋自卫武装,另一支是周质夫领导的川 黔边团队武装,他们已控制了毕节周围的要塞,正等待红军到来。任弼时当 即与王震、夏曦商定,马不停蹄,进攻毕节!

原来,1935年4月,中央红军将离贵州之际,向贵州省委传达了中共 中央的指示,要贵州省委在川滇黔边建立武装,迎接后面的红军。根据这一 指示,贵州省委就派了分管军事工作的工委成员邓止戈到黔西北,组织游击 队。

邓止戈开展工作之际,适逢蒋介石免去了王家烈的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主 席职务,只留军职,而把吴忠信推到了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主席的宝座上。蒋 介石力图把贵州作为他统治西南的根据地,提出“贵州中央化”的口号,推 行保甲制度和“新生活运动”。随后,他又免去了王家烈25军军长职务,调 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接着又改编黔军,将25军的原2师、5旅、15团, 改编为3个师,每师3个团。

如此一来,蒋介石就是要把贵州置于自己的卵翼之下,自然引起了贵州人民的不满。这时,贵州军队反蒋情绪高涨,在改编前就有周方仁率两个团 起义反蒋,拒绝改编;改编后的编余官兵在两广军阀的暗中支持下,在贵州 各地开展“新黔军”活动。但这些反蒋的军人大多数是跟陈济棠、李宗仁走 的,他们想搞西南政府,采取反蒋人、反共的立场,不和红军合作。邓止戈 见策反黔军已无希望,便带着游击队,到了叙永一带,与余泽鸿取得联络。 自此,两支游击队合为一体,在川滇黔边活动起来。

当时许多反蒋军人为了拉队伍,都纷纷回到各自的地方去搞团队武装, 发展自己的势力。曾在25军当过营、团长的席大明也在编余遣散之列,他 特地到水城找中共地下党员黄大陆帮助,黄大陆要席大明回家去搞武装,并 给他两支手枪和几百发子弹。席大明回到家乡赫章后,组织了一支队伍,活 跃于滇黔边境。原在25军任少校参谋的周质夫,被编遣后回到家乡毕节县 海子街,也以区长、联保主任等职务为掩护,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反 蒋情绪很高。

当时国民党已在毕节设有专员公署。专员莫雄原是国民党江西省吉安专 区的专员。在1935年4月间,正当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在贵州赤水与国民 党军“斗法”之际,蒋介石于百忙之中专门接见了莫雄。蒋介石告诉莫雄, 共产党在贵州赤水河留下约七八千人的游击队,要莫雄把吉安专署“富有经 验”的原班人马搬到贵州毕节负责“剿办”。于是,1935年5月,国民党江 西吉安专署摇身一变,正式成为贵州毕节专署,管辖着黔(西)、大(定)、毕 (节)、威(宁)、水(城)5个县。

莫雄是同情红军的开明人士,曾帮助中央红军获得蒋介石的“铁桶计 划”,此番到黔,也并不真心为蒋介石卖命。他到黔赴任后,便按照上峰要 求下令限期收缴民间私藏枪支。可是在毕节收缴民枪,除非你手中有重兵百 万,否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席大明是彝族人,他的队伍同云南边境镇 雄安家彝族军常打冤家,双方都发展到1000多支枪,势均力敌。席大明的 枪是用来械斗保家的,因此拒绝收缴。莫雄便派兵“进剿”。

土生土长的席大明,手下的兵多是本地农民,人熟地熟,进退自如。而 莫雄的官兵是外乡人,人地生疏。几个回合下来,莫雄并不占优势。所谓“进剿”,毫无进展。莫雄见对席大明部久攻未下,很是焦急。就在这时,红

二、六军团正向黔西北发展的消息传来。

国民党毕节专署的官员和当地豪绅,听到红军渡过鸭池河的消息后,纷 纷向莫雄献策:“红军一来,暂且先不打席大明了,主要抗住红军。席大明 是本地人,他不是声称‘所据人枪,保卫地方’吗?不如趁这个机会,把席 大明招纳过来,让他好好尽一尽保乡守土的责任。这样,可以收到以敌攻 敌、一箭双雕之效!等把红军赶走之后,再来解决席大明。”莫雄觉得在理, 当即派出8个豪绅作代表,找席大明谈判。这些说客,随身带着一份金灿灿 的委任状,委任席大明为毕节专区黔、大、毕、威、水5县的“清乡”总司 令,命他立即率部到大定抗击红军。

席大明连夜差人把消息报告了邓止戈,请他想办法、出主意。邓止戈考 虑了红军向黔、大、毕挺进的形势,再说,莫雄手头可直接调度的兵力与席 大明的人枪也旗鼓相当,所以,估计莫雄此时不敢主动攻打席大明。于是, 他给席大明复信,说:“红军来了,莫雄可能采取一箭双雕之计,但我们可 以将计就计,同红军会师来消灭他。现在你可答应接受他的委任,但要提 出:打红军要子弹,要钱粮,要莫雄送10箱子弹、1000元银圆来,部队才 能开拔。”席大明如法炮制,答应了来人。

于是,莫雄当即传令:答应席大明的全部条件。但有一点,必须等到席 大明的队伍开进毕节后,才如数发给子弹和现大洋!席大明按照莫雄的要 求,立即将部队带进了毕节城。果然,莫雄没有食言,将10箱子弹和1000 块现大洋痛痛快快交给了席大明,并要席大明立即开赴前线,阻击红军。

席大明领了子弹和银圆,按邓止戈的指示,片刻也不停留,火速沿毕节 往大定的大路一路布兵,将所有军事要地一个不漏地占领了,使莫雄的保安 团没有插足的地方。红六军团的部队一到,驻守在要塞头步桥的席大明,站 在高处,披上彝族同胞的红披毡,双方对空鸣枪。之后,席大明红彤彤地走 出防地,来到红军的行军队列里,跟指战员们亲切地拉手,队伍也汇成一处往回撤。

莫雄等人及保安团,见席大明部一枪不打就退回来,又抢占了毕节城郊 的制高点虎踞山,后面还有红军跟进,始知中计。莫雄的参谋班子中有多名 共产党员,大家都不愿同红军开战,即弃城逃跑。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 了毕节城,还俘虏了莫雄的弟弟和伪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进而控制了整个 黔、大、毕地区。红军进城后,邓止戈亲率席大明等人会见了王震和夏曦等 同志。随后,阮俊臣、周质夫等部也陆续开进了城。至此,贵州省工委执行 中央关于在川滇黔边搞武装,迎接红二、六军团的任务初步完成。

“红军来了!”2月9日,喜讯传遍山城,人民群众像过节一样,走上 街头,欢迎自己的队伍。当年轻的红军指战员们头戴红五星,英姿勃勃地走 在街头的时候,老人们流下了热泪。红二、六军团进入毕节,给当地人民带 来希望。红军在入城的当天下午,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红二、六 军团直属队和各师、团政治部人员全部出动,上街搞讲演,贴标语,和群众 拉家常,摆“龙门阵”,访贫问苦,组织宣传队唱歌、演戏、跳舞。红军还 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聚餐大会,慰问劳苦群众。参加聚餐会的人自备碗 筷,人们笑逐颜开地吃着鸡肉、猪肉、大米饭。经过几天的宣传活动,广大 劳苦群众的革命热情激发起来了,整个山城到处呈现着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贵州地下党的配合下,红军在这里开展了20多天的建立根据地工作, 在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和扩大抗日武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广泛而 深远的政治影响。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