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南昌市扎实做好产业帮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11:29 2

摘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种下农民致富、乡村美丽的“摇钱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种下农民致富、乡村美丽的“摇钱树”。

近年来,我市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大力开发乡土资源,发挥竞争优势,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立足资源

做强特色产业

3月26日,记者来到南昌县冈上镇的南昌苗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苗旺”),只见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分拣鸭苗、装入塑料筐,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南昌苗旺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种鸭繁育、养殖、孵化、屠宰、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拥有孵化厂房2万平方米,全自动禽苗孵化设备近1000台,主营的花边鸭苗、麻鸭苗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2024年鸭苗销量达1.6亿羽。

“除了花边鸭苗、麻鸭苗,公司还实行定制化生产模式,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培育鸭苗品种。”南昌苗旺总经理黄志勇向记者介绍,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向农户免费提供科学养殖技术,与农户签订保底订单,进行统一回收、销售,有力保障了农户稳定增收。

据介绍,冈上镇成立了养鸭协会,每天会进行市场分析,让养殖户与相关企业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交易时合理报价,防止无序竞争。目前,冈上镇有鸭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农民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养殖户)960个,规模以上鸭苗孵化基地82家。鸭苗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年销售量达1.6亿羽,已经形成了“种鸭繁育、鸭苗孵化、蛋(肉)鸭养殖、鸭精深加工、鸭品牌推广”全产业链条,鸭产业一年的产值达到14亿元。

近年来,我市以“一镇一业”“一县多业”为主抓手,突出区域农业特色,通过制定“一产一策”,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强镇做优做特。全市共申报创建南昌县冈上镇(水禽)、安义县长均乡(蔬菜)、进贤县三里乡(黄鳝)、南昌县幽兰镇(蔬菜)、进贤县李渡镇(白酒)等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以及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和30个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形成了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强镇梯次培育格局。

龙头引领

推动产业升级

在湾里管理局的政通园艺草花生产基地,一盆盆花卉整齐排列,工人们在鲜花丛中来回穿梭,为花朵浇水。这里目前有鼠尾草、细叶美女樱、小百日草等多个品种,主要供应南昌市的市政道路美化工程,以及满足园林、旅游景点和各种庆典活动的需求。

“基地于2020年落户罗亭镇义坪村,目前已初步建设100亩连体大棚、300亩绣球花谷和500亩玫瑰芳香种植园,种植花卉品种100余种,年产值达1500万元。”江西政通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龙说。

鲜花不仅美化了城市,也让当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政通园艺草花生产基地作为南昌市的乡村振兴龙头企业之一,通过“龙头企业+土地流转+村集体入股+吸纳村民就业”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分红46万余元,带动150余名村民就业。同时,依托丰富的花卉苗木资源,建设的花溪谷景区集花卉种植、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是“南昌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游客络绎不绝。

记者了解到,花溪谷景区于去年5月建成,这里春季有郁金香,夏季有绣球花,秋季有红枫,冬季有蜡梅。其中,绣球花谷以淡蓝色无尽夏品种的绣球花为主,另有玫瑰、波斯菊等10余个品种。

“义坪村曾是市级深度贫困村,在政府的部署下,结对帮扶单位在技术、资金、项目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近年来通过乡村治理与产业升级,该村逐步蜕变为‘人在画中行’的彩绘新村,村庄外立面改造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了‘七彩何坪’、花溪谷景区等特色景观,实现环境美化与人文浸润的融合。”南昌市农业农村局驻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村第一书记吴光生说。

近年来,我市强化产业助农,扶持各类经营主体1896个、产业基地515个,带动5635户脱贫户增收致富。此外,市级财政安排5060万元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通过强龙头,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截至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23家,其中国家级17家、省级133家,全市主板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家,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联农带农

共奔致富之路

眼下,在江西林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林武”)生产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菌床上,双孢菇如珍珠般散落。

“我们这里一共有20个大棚,主要生产双孢菇、草菇等。单个大棚种植面积可达600平方米,一年三季,草菇两季、双孢菇一季;草菇年产量约180吨、双孢菇年产量约240吨,销售额约650万元。”江西林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武生表示,通过政府的支持,党员和人大代表带头参与,采用“公司+基地+客户”模式,向安义县推广食用菌种植,由公司提供菌种、技术跟踪、产品回收、示范种植等服务,让农户更好地参与到菌菇种植中来,走上致富之路。

“我们的合作模式有两种,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一是基地提供大棚给农户,农户自己负责种植,成熟的菌菇由基地收购;第二种是基地提供技术和菌种,农户自己负责搭建大棚,种植出来的菌菇依旧由基地收购。”林武生介绍,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农户都可以在基地进行学习后再开始种植,致富增收更有保障。

同样忙碌的还有新建区石埠镇西岗村的梦飞田园芦笋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芦笋,然后按照规格分拣、打包,准备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2020年,新建区石埠镇借助“三请三回”契机,邀请乡贤返乡创办芦笋种植企业,打造西岗村“梦飞田园”芦笋产业示范区种植基地。目前,已建成1500余亩核心示范区、100亩育种基地和新品种试验站,年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每年给当地村集体创收超40万元。

“我们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芦笋深加工产品,开发出芦笋茶、芦笋粉、芦笋面、芦笋酒、芦笋果糕等下游产品,持续推动芦笋产业发展升级,让其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该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建介绍。

为了“让市民下乡,让农产品进城”,实现一次乡村旅游,带动多次农产品的销售,在促进农产品消费方面,西岗村不仅把芦笋供货到了盒马鲜生、海底捞等大型商超和餐饮连锁企业,还引入了“00后”罗文轩创业团队和深圳农产品电商直播的周大凯团队等创客人群,开发了短视频、直播、小程序的全域电商。同时,示范区在“线上有产品”的基础上,也做到“线下有体验”。运用“整村运营”的模式,村集体以经营权入股的方式,与成功打造过“安义古村”案例的企业和机构进行跨界合作,通过创新活动策划,将康养旅游、休闲采摘、研学实践、企业团建等新业态植入“梦飞田园”。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115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近16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3.3%,村均收入138.32万元,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32个、占比20%,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超强村28个。(洪观新闻记者 万敏)

来源:南昌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