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原山地上,智能农机轰鸣;油菜花海中,旋耕机压青作肥;碧波之上,鲍鱼笼沉入深海……春分刚过,一幅科技与农耕交织的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贵州威宁讯)高原山地上,智能农机轰鸣;油菜花海中,旋耕机压青作肥;碧波之上,鲍鱼笼沉入深海……春分刚过,一幅科技与农耕交织的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铁牛”翻山越岭,高原薯田焕生机
在贵州威宁县观风海镇的梯田间,58岁的村民岩书正用手机APP操控着一台智能播种机。只见这台“铁牛”灵巧穿梭,开沟、施肥、播种一气呵成。“过去种土豆全靠人背马驮,30亩地得全家忙活半个月。现在机器一天能种20亩,播种深度还能精准到厘米!”他抹了把汗,笑得满脸皱纹舒展。
这片曾因山地崎岖而“十年九歉收”的土地,如今建成了10万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县农技站站长李建国透露:“今年机械化率比去年翻倍,农机农艺融合工程让土蛋蛋亩产有望突破4000斤,真正变成乡村振兴的金豆豆。”
油菜花海藏玄机,绿肥还田养沃土
广西宾阳县的春日网红打卡地暗藏“黑科技”。金灿灿的油菜花海中,游客们争相拍照,却不知这些花儿即将被旋耕机碾入泥土。“开花最盛时压青,秸秆鲜嫩易分解,一亩地能省30%化肥。”县农业农村局肖和平捧起一把混合花瓣的泥土,黝黑的脸上写满自豪。
5万亩油菜化作天然绿肥,为即将插秧的水稻备下“营养餐”。村民黄阿婆看着无人机在花田上空盘旋喷洒生物菌剂,感慨道:“老祖宗说‘绿肥养田’,没想到现在能用科技把老法子玩出新花样!”
深海“播种”新希望,鲍鱼住进智能公寓
福建连江县后湾村码头上,渔民老陈正将480粒一组的小鲍鱼苗装入特制笼房。“这些‘深海公寓’绑着定位浮标,通过水流计算能自动调节氧气量。”他轻抚着指甲盖大小的鲍鱼苗,如同对待自家孩子。
去年9月育苗的500万粒鲍鱼苗,如今乘着春风开启“深海成长之旅”。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数据显示,智能化吊养方式使成活率提升至85%,预计中秋前后即可上市,带动户均增收超2万元。
专家点评:农机革命重塑农耕文明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明指出:“2025年全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5%,智能农机正从平原向山地、从种植向养殖领域突破。”这场静默的农业革命,不仅让“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历史,更催生了200万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手持遥控器,眼观大数据,在古老的土地上书写着崭新的丰收史诗。
来源:小唐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