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丨“优绩主义”为何引发反感

摘要:所谓优绩主义,简而言之,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足够才能,努力学习工作,就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获得世俗标准中的某些荣誉、某些成绩,那么他便是不够努力,自然也称不上成功。

最近,拥有800万粉丝的网红“羊毛月”因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嘲讽“00后找不到工作”,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引发了关于优绩主义的讨论。

所谓优绩主义,简而言之,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足够才能,努力学习工作,就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获得世俗标准中的某些荣誉、某些成绩,那么他便是不够努力,自然也称不上成功。

然而,近些年来,优绩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人们渐渐发现,优绩主义可能是个话语陷阱。那么,优绩主义在当前有哪些突出表现?我们又该如何走出“优绩主义陷阱”?

图源:视觉中国

优绩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一个人的成功是源于“能力+努力”,倡导“能者多得”,反对“出身决定论”。这有它的积极意义。一个人要想成功,确实需要提升能力、不懈奋斗,社会也需要鼓励这种行为。但是不少人因此忽略了时运、观念等因素对个人成长成才的作用,片面理解成功,言语中总是透露出一股“精英的傲慢”。最近几年,随着“越努力越幸运”“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等话语在网上热传,引起部分网友情绪反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奉行优绩主义的不合理之处。在当今社会,奉行优绩主义导致了以下几种典型误区。

比如,职场领域要么“卷”要么“躺”。优绩主义对“成功”的定义无外乎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在这套残酷逻辑的“指引”下,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要么拼命“内卷”,要么干脆“躺平”。一些职场精英对升职加薪孜孜以求,心甘情愿“榨干”自己,“比别人优秀,还比别人更努力”,甚至认为长时间加班是成功所必需的。而当“疯狂”努力过后,如果付出没有得到即时的、符合预期的回报,有人就可能急功近利、自暴自弃,出现“卷不赢就躺”等不良心理。

比如,教育领域奉行“成绩至上”。优绩主义在教育领域的突出体现是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其实,即便分数对于学生的升学、就业有着关键影响,但也不该仅从这个单一维度去评价学生,要知道每个学生除了分数以外,还有很多闪光点。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理想追求,有人专心钻研学术,有人热心公益活动,还有人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尝试创业,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被肯定,此时学校和社会的评价体系尤需开放多元。

再如,社交领域嘲讽“不如自己的人”。在一些自认为是“精英”的人看来,自己已有的社会成就完全是凭借个人的本事,因而觉得有资格、有话语权去规训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如,嘲讽普通劳动者“不好好读书,活该拿着微薄的薪水艰难度日”,去年9月,某知名主播在直播带货时,有网友评论商品的价格偏高,遭到该主播指责“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引起广大网友的强烈不满;或是嘲讽名校毕业生“高开低走”,20年前“北大毕业卖猪肉”被群嘲,如今“北大的博士、武大的硕士,找不着工作在抖音上说段子”等言论同样充满轻视。类似这样“精英贬低大众”的傲慢,人为制造群体对立,加剧社会撕裂。

优绩主义之所以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主要在于它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任何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跃迁。这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每个人的人生追求越来越多元,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不确定性在增强,遍布各种阴差阳错,这导致我们不能再以单一标准衡量人生。

首先,单纯用社会地位或财富来定义“成功”,已经不符合这届年轻人的价值追求。在优绩主义影响下,成功的标准变得单一,比如“上名校”“拥有较高的薪金和职位”“有房有车”等。这种以社会地位或经济收益作为成功标准的价值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被当代年轻人认同。一方面,一个人可能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绩,但却未必收获巨大的经济回报。樊锦诗将一生都献给了敦煌文物事业,被称作“择一事终一生”的典范,这种付出,难道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吗?相反,一些流量网红日进斗金,却未必能创造多少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成功的人生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学业成功或事业成功,过好自己的生活、实现个人的目标,何尝不是成功呢?哪怕只是平安健康地度过一生,又有什么不好呢?

其次,“成功”并不仅仅由能力和努力决定,而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优绩主义的初衷或许在于鼓励个人奋斗,但它忽略的是,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受到各种或必然或偶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教育,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经济条件较优渥家庭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接触的信息、涵养出的眼界等,往往优于相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同等能力和努力程度下,前者通常也拥有更多机会。比如遗传天赋,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可能天生就对旋律和节奏保持高度敏感,这使得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在该领域取得成功。再如,机遇和运气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些互联网“大佬”正是抓住了信息化时代的机遇,成为了行业佼佼者。“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广为流传,正是说明千里马固然难得,但若遇不上慧眼识珠的伯乐,可能才华也难以展现。

再者,不存在一种绝对客观理性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要知道,能力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角色中,所需要的能力都不相同。名校学历一度被认为是社会精英的标配,但实际情况是,依靠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和自律程度考入名校,却并不必然能够转化为相应的职场成就。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书阶段“优绩”所需要的能力与迈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并不相同。不仅如此,一个人可能在一个岗位上表现不佳,却能在另一个岗位创造“优绩”,这也说明,只有当能力与“优绩”相匹配时,“能力+努力=成功”的优绩主义公式才有可能灵验。

应当看到,优绩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确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这一理念的不断深入和蔓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与“优绩”之间的关系,避免落入“优绩主义陷阱”?

世上从来不只有一种“成功”。被优绩主义“绑架”所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当大多数人挤在同一条赛道上拼命竞速,在都会变得更劳累更焦虑的同时,却不一定会收获更多。对此,社会应形成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多多营造包容差异的舆论氛围。每个人摆脱“优绩主义陷阱”的最好办法,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非只是为了“随大流”或者“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比如,挖掘自己的优势,把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像司马迁出于对历史的执着与热爱,耗尽一生著就《史记》。再如,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健康快乐地活着,像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工作的意义需要重新被“定义”。长久以来,当人们探讨一份工作是否具有价值时,总会习惯性考虑工作是否体面、赚钱多不多。“北大硕士辞职送外卖”的新闻曾一度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觉得挺好,“拥有‘下班’自由”,也有网友认为“也许人家每天过得比我开心多了”,这也告诉我们,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份工作都值得被尊重。现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就业形态的日益多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认识到,工作的目的不是只有升职加薪,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感到自己“被需要”。许多人没有挤破头去赚取高薪,原因不是一些优绩主义信奉者所说的“不努力”“没能力”,而是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不该仅仅为了“回报”而努力。优绩主义饱受诟病的一点便是大力宣扬“努力便成功”,而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优绩主义在鼓励人们努力的同时,却也将部分人推向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为了“回报”而努力,当看不到“回报”时,就有可能心灰意冷,陷入迷茫。有人说,“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一定会成功,但每一次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在《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捕鱼生涯充满挫折,84天一无所获却依然勇敢地踏上了第85天的征程,最终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每个人都需要知道,通往理想的路充满曲折,有可能经历失败;对社会来说,不管每个人最后取得的成绩如何,这种努力的精神,都是值得被肯定和尊崇的。

归根结底,当我们反对优绩主义时,实际上反对的是单一的“成功观”和它所导致的高度“内卷”下的焦虑和倦怠,以及四处弥漫着的对“平凡”人生的畏惧或蔑视。

来源:中国蓝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