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J]. 中华消化杂志, 2020, 40(9): 577-59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胃食管反流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Z]. 2021年发布.
你有没有试过,躺下就像吞了把火?吃口饭就觉得胸口上了锁?别怀疑,这不是情伤,是胃在“逆行”搞破坏。
胃食管反流病,说白了,就是胃里的东西不安分,倒流回食管,本该“单行”的消化系统变成了“逆行”通道,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很多人以为这就是“烧心”那么简单,殊不知,它背后的“杀伤力”比你想象得大得多。
这病的成因复杂,从下食管括约肌松弛、胃排空延迟、胃酸过多等生理变化,到饮食结构、生活节奏、情绪波动、肥胖等外在因素,都是推手。
而最“坑”的是它的隐匿性。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忽视;一旦发展严重,不仅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还可能引发食管炎、食管狭窄、甚至癌变。
胃食管反流的表现,不止是大家熟知的“烧心”和“反酸”。下面这8个症状,是我在门诊里见得最多的典型表现,也往往是患者最痛苦的来源:
1. 胸口烧灼感——像吞了火球
这是最典型的表现。很多人描述为“胸口像被火烧”“一躺下就难受”,尤其在饭后或夜里更明显。农村大爷常说“饭后烧得慌”,其实指的就是这个症状。
2. 反酸——酸水上涌到喉咙
饭后半小时或晚上躺下时,胃酸倒灌到喉咙,嘴里泛起酸味。有些人甚至会误以为是“胃疼”,其实这是胃酸逆流造成的化学刺激。
3. 嗓子发紧、咽喉异物感
有不少患者在乡下说“嗓子里像卡了鱼刺”,其实检查根本找不到异物。这是胃酸刺激咽喉黏膜引起的慢性炎症表现。
4. 久咳不愈,特别是夜里咳
这种咳嗽不是肺的问题,而是胃酸刺激气道反射引起的。常见于老人,误以为是支气管炎,久治不愈。
5. 喉音嘶哑、说话费劲
胃酸频繁上来,会腐蚀声带。你以为是感冒,实际却是胃在“惹事”。
6. 胸痛、心慌,误以为心脏病
有些患者胸口压迫感明显,甚至伴有心悸,做了心电图也没事,最后才发现是胃食管反流。这种“假心脏病”,很容易被误诊。
7. 打嗝频繁、嗳气不断
胃里的气体被胃酸刺激后排出体外,表现为打嗝、嗳气,尤其在饭后明显。老年人常说“饭后气多”,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胃酸反复刺激口腔,会破坏牙釉质,同时引发口腔异味。长期不管,连牙齿都保不住。
这病不是天降横祸,而是生活中的小习惯日积月累的后果。总结多年经验,以下这些“罪魁祸首”,你中招了吗?
饮食结构不合理常吃高脂肪、高糖、油炸、辛辣、腌制食品,刺激胃酸分泌。
农村常见“干完农活一顿吃三碗”,或者“早上赶集不吃饭”,这些都破坏了胃的节律,容易引发胃部压力增高,导致反流。
吃完饭就躺沙发、看电视,或者马上弯腰干活、锄地,这些动作都会促使胃内容物返流。
吸烟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放松下食管括约肌;酒精不仅刺激胃,还损伤食管黏膜,尤其是白酒和啤酒,伤害不小。
胖人,尤其是肚子大的中年大叔,腹腔压力增高,直接压迫胃部,反流风险大增。
心理因素是一个被忽视的方面。情绪波动大,交感神经兴奋,会影响胃肠功能,加重反流
药物诱发像钙通道阻滞剂、抗胆碱药、地西泮这类药物常见于高血压或失眠患者,长期服用会影响括约肌功能。
老年人身体器官自然退化,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胃排空变慢,反流几率大大提升。
这些病本身影响胃肠神经调节,加上服药较多,病上加病,反流更难控制。
缺乏健康意识很多农村老人认为“烧心、酸水”是小毛病,不去医院,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农村传统美食如腊肉、腌菜、香肠、辣子鸡等,高盐、高油、高刺激性,长期食用对胃食管破坏极大。
很多人以为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这是在给身体埋雷。
食管黏膜反复炎症,导致糜烂、溃疡,甚至出血。
食管狭窄,长期反流造成瘢痕,饭都咽不下。
巴雷特食管,一种癌前病变,已有研究指出,慢性反流患者转化为食管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0倍。
误吸引发肺炎、哮喘,尤其是夜间反流,酸液吸入气管,易致呼吸道感染。
有位六十多岁的老伯,反复胸闷胸痛,家人以为心脏病发作,跑了三家医院做心电图,结果都显示正常。后经胃镜检查,发现严重的胃食管反流合并糜烂性食管炎。
调整饮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两个月,症状明显缓解。此类案例在农村尤为常见,误诊、漏诊率高,一定要提高警惕。
饭后慢走30分钟:帮助胃排空,防止倒流;
晚餐不超过七分饱,睡前不吃宵夜:胃内容物减少,反流自然减少;
床头垫高15厘米:重力帮助胃内容物下沉;
穿宽松衣物,避免束腰束腹:减少腹压;
戒烟限酒,少吃刺激性食物:给食管一个喘息的机会;
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胃肠功能也需要情绪调节;
吃饭不贪多,饮食要清淡,饭后不躺下,烦恼莫上心。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正是防治胃食管反流的关键。这不是“养生鸡汤”,而是经过无数患者验证的“血泪经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岐黄传人邓医生一点号